佚名
孫中山先生曾說過:豆腐是窮人的肉食。豆腐在中國已有了千年的食用歷史,但到20世紀50年代,大豆才開始出現(xiàn)在美國人的餐桌上。有研究說:大豆是精蟲殺手,因為大豆中的某些成分能造成精子數(shù)量下降,影響男性的生殖能力。不過,這項研究經面世即遭到質疑。英國專家指出,豆制品是亞洲很多國家民眾的主要食物之
,特別是在中國和日本,但在任何醫(yī)學研究中并未發(fā)現(xiàn)“亞洲男性生育能力低于其他地區(qū)男性”的結論。就在諸多媒體“追蹤”這個“殺手”時,豆腐卻在國外火了起來。
美國人寫書夸豆腐
盡管美國營養(yǎng)學家、醫(yī)生和衛(wèi)生官員都不斷勸誡美國人民,豆腐含有大量蛋白質和鈣,不含膽固醇和飽和脂肪,熱量很低。但或許是習慣了肉類、快餐的香濃滑膩,美國人總認為豆腐口感粗糙,不好吃。
然而,隨著三高食物帶來的諸多麻煩,營養(yǎng)豐富的大豆食品對癌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骨質疏松等具有的積極的預防作用逐步被人們認識和接受。美國營養(yǎng)學專家說,如果每天食用80克大豆食品,就能使罹患癌癥的風險降低40%。因此,近年來,豆腐在美國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追捧。
為了使豆腐走進更多的美國家庭,指導人們如何烹飪豆腐的食譜書籍也應運而生。這些食譜把豆腐和美國人熟悉的烹飪方式結合起來,佐以西式調味料,使美國人更容易接受。比如有一本書,書名就很有趣,叫《這不可能是豆腐!》。該書收入了75個豆腐菜譜,包括炒豆腐、炸豆腐、西式豆腐南瓜湯、咖喱豆腐、菠蘿豆腐炒飯和豆腐春卷等,該書菜譜甚至把豆腐調入了果汁和奶昔中。
豆腐食譜的出現(xiàn),對在美國推廣食用豆腐和健康飲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特別是一些過去因鐘愛高脂肪、高熱量食品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豆腐成了他們每天必吃的食物,一些“大胖子”用豆?jié){代替可樂、用豆腐代替奶酪和肉類,也取得了極好的減肥效果?,F(xiàn)在,常吃豆腐、愛吃豆腐的美國人越來越多,普通超市中隨處可見豆腐,許多餐飲店內都能看到涼拌豆腐等豆腐菜肴。
加拿大人把豆腐帶進奧運會
據資料記載,加拿大很早就開始種植大豆了,但并不會做豆腐。20世紀60年代,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移民的大量涌入,才使加拿大人第一次接觸到了豆腐,不過很多人都不喜歡它,甚至大人在教訓孩子時也會說:“走開,不然就給你吃豆腐!”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少吃肉、多吃素”等健康飲食觀念開始深入人心,豆腐開始受到人們的歡迎。2000年10月,加拿大豆制食品業(yè)協(xié)會掀起了一場“多吃豆腐、有益健康”的宣傳高潮,使豆腐一下子成了“明星食品”:綠色和平組織和動物保護協(xié)會也建議人們把豆腐作為替代肉食的首選食物。如今,在加拿大各地的超市里都能買到各種各樣的豆腐以及豆制品。
過去,加拿大人在豆腐的吃法上以中式、韓式和日式為主。后來,營養(yǎng)學家和業(yè)內人士不斷探索中西結合的豆腐新吃法。在中餐館里,豆腐菜更是豐富多彩,現(xiàn)在加拿大還有了三大豆制品公司。
2008年8月在北京召開的奧運會上,三位加拿大名廚以志愿者的身份來京搭起“奧運灶”,每天為加拿大運動員燒菜做飯。為了讓運動員在比賽之余能吃到家鄉(xiāng)菜,三位大廚在出發(fā)前就炮制好了“奧運食譜”。這份“奧運食譜”包含了三四十種加拿大風味菜品,其中有一道中國菜叫“家常豆腐”。為學做“家常豆腐”,廚師還特地從加拿大飛到北京,利用參加加拿大駐華使館“中加美食節(jié)”的機會,向中國廚師學藝。
德國人愛上中國豆腐
20世紀末,歐洲出現(xiàn)了瘋牛病,隨后又發(fā)生了口蹄疫、禽流感,使得人們一度對肉類產品產生了恐懼,素食主義開始興起。也就在此時,豆腐開始在德國供不應求,很多華人開始投資豆腐店,一時間德國出現(xiàn)了100多家生產豆制品的華人企業(yè),豆制品產量每年以20%的速度增加。
最開始時,這些華人企業(yè)只生產豆腐、豆?jié){等制品,但主要消費者是在德亞洲人,習慣了肉食美味的德國人則覺得清淡無味。后來,許多華人企業(yè)開發(fā)出了海鮮味、麻辣味、咖喱味等口味多元的即食豆腐,以及各種各樣的豆腐干、豆腐罐頭、素雞、素腸、素牛排等豆制品,得到了德國人的青睞。再后來,又有華商研發(fā)出配合西餐食譜的豆腐,如色拉豆腐、鐵板豆腐、甜品豆腐等,有的更別具匠心地創(chuàng)制了豆腐素烤鴨、豆腐蛋糕、豆腐雪糕等,深受德國人喜愛。
豆腐被稱為“中國奶酪”,如今以中文發(fā)音為基礎的“DOFU”已廣為德國人熟知,“豆腐熱”席卷德國。德國媒體還推出了“中國豆腐專欄”,稱“豆腐是世界上最美味可口的佳肴”。德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還將豆腐列為“具有減少冠心病風險等功效的健康食物”?!对鯓映远垢贰抖垢∩韺毜洹返葧查_始暢銷。有媒體甚至預言:“未來十年,最有市場潛力的并非是德國汽車,而是中國豆腐。”
現(xiàn)在,很多德國人已經用豆腐干取代看電視時吃的薯片;在德國大學食堂,在寶馬、大眾等著名企業(yè)的食堂也都有豆腐招牌菜:在超市,想買新鮮豆?jié){甚至還得預訂。在德國有一家生產豆?jié){的企業(yè),他們的廣告詞耐人尋味:“為什么幾千年前的中國人能造出長城,因為他們吃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