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佳 馳
(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225)
?
仙居抽水蓄能電站導水機構安裝優(yōu)化措施
蔣 佳 馳
(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225)
介紹了抽水蓄能電站的原理及構造。主要介紹了浙江仙居抽水蓄能電站導水機構安裝采取的優(yōu)化措施,并將其與導水機構常規(guī)安裝方法進行對比,采用優(yōu)化措施方案后,大大縮短了安裝工期、減少了資源投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仙居抽水蓄能電站;導水機構安裝;優(yōu)化措施;安裝工期
仙居抽水蓄能電站位于浙江省仙居縣湫山鄉(xiāng)境內,為日調節(jié)純抽水蓄能電站,安裝4臺單機容量為375 MW立軸單級混流可逆式水輪發(fā)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1 500 MW,年平均發(fā)電量為25.125億kW·h,年平均抽水電量為32.63億kW·h。該電站利用電力負荷低谷時的電能抽水至上水庫,在電力負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庫發(fā)電??蓪㈦娋W負荷低時的多余電能轉變?yōu)殡娋W高峰時期的高價值電能,還適用于調頻、調相,穩(wěn)定電力系統(tǒng)的周波和電壓,且宜為事故備用,還可提高系統(tǒng)中火電站和核電站的效率。
樞紐工程主要由上水庫、輸水系統(tǒng)、地下廠房、地面開關站及下水庫等建筑物組成。水泵水輪機及附屬設備由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其中導水機構主要由活動導葉、頂蓋、導葉操作機構及附件等組成,導水機構安裝高程為107 m ?;顒訉~布置在頂蓋與底環(huán)之間,外形尺寸為3 001 mm×952.83 mm×425 mm,單個導葉重量為1.8 t,共20個。頂蓋分兩瓣到貨,單瓣頂蓋外形尺寸為7 030 mm×3 515 mm×1 922 mm,單瓣頂蓋重量為64.5 t。
仙居抽水蓄能電站機坑里襯上口直徑為5 100 mm,頂蓋組圓后最大直徑為7 030 mm。由此可知,里襯上口直徑要比頂蓋組圓后尺寸小,頂蓋拼裝必須在機坑內完成。若轉輪不參與導水機構預裝,則導水機構預裝完成后要把頂蓋拆成兩瓣吊出機坑,待轉輪吊入機坑后再將頂蓋重新吊入機坑進行拼裝和回裝工作。筆者對轉輪參與導水機構預裝進行了可行性分析,利用轉輪中心位置確定了水輪發(fā)電機組安裝中心,避免了頂蓋二次拆裝作業(yè),發(fā)電機下機架預裝工作亦可同步進行,從而大大縮短了安裝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2.1 方案對比
(1)轉輪不參與預裝的情況見圖1。
圖1 轉輪不參與預裝時的安裝流程圖
(2)轉輪參與預裝的情況見圖2。
圖2 轉輪參與預裝時的安裝流程圖
2.2 優(yōu)化后采用的安裝工藝
(1)轉輪中心的確定。
首先在水輪機基礎環(huán)上放置4對10 mm厚楔子板,然后將轉輪放置在楔子板上并調整其水平,用框式水平儀檢查達到0.02 mm/m標準,最后以下止漏環(huán)為基準調整轉輪中心。具體調整方法見圖3、4。
圖3 下止漏環(huán)剖面圖
圖4 百分表布置圖
由圖1可知:下止漏環(huán)處并無測量孔,該處間隙無法用塞尺直接測量。對此,我們采用推算法調整和測量轉輪中心(圖2)。在轉輪X和Y方向架設4塊百分表,將所有表的初始讀數調至5 mm,先調整X方向中心,再調整Y方向中心,反之亦可。
在-X位置用30 t千斤頂將轉輪向+X方向推移直至+X方向百分表讀數不再變化為止(記錄此時X方向百分表讀數),然后將30 t千斤頂換到+X位置、將轉輪向-X方向推移直至-X方向百分表讀數不再變化為止(再次記錄X方向百分表讀數),此時可得出X方向下止漏環(huán)總間隙為4.1 mm,最后再將轉輪向+X方向推移2.05 mm,即X方向中心調整完畢。Y方向中心調整方法同上,數據見表1。
表1 百分表讀數表 /mm
(2)頂蓋中心的確定。
頂蓋上設計了4個測量孔,可以用塞尺直接測量上止漏環(huán)的間隙。因為轉輪已處于中心位置,所以,根據上止漏環(huán)間隙值調整頂蓋中心是可行的。
(3)下機架中心的確定。
轉輪安裝后,下止漏環(huán)位置已經全部遮擋,無法作為基準調整下機架中心,只能在轉輪上找一個基準面。由于轉輪內側上止口位置為精加工面,與轉輪下迷宮環(huán)同心度為0.05 mm,此時,以轉輪內側上止口為基準掛鋼琴線調整下機架中心是可行的。
筆者對導水機構安裝優(yōu)化措施進行了介紹和可行性分析,并將其實際應用到仙居電站安裝工作中,在以下幾方面成效顯著:
(1)采取該優(yōu)化措施后,減少了安裝工序和資源投入。
(2)縮短了安裝工期,大大提高了安裝效率和經濟效益。
(3)采用推算法調整轉輪中心,減少了測量誤差,提高了安裝質量。
筆者介紹的優(yōu)化措施經歷了仙居抽水蓄能電站4臺機組運行穩(wěn)定的考驗,不僅適用于抽水蓄能電站,亦可供立軸混流式水輪發(fā)電機組安裝時參考。
[1] GB/I8564—2003,水輪發(fā)電機組安裝技術規(guī)范[S].
蔣佳馳(1989-), 男, 四川廣安人,助理工程師,學士,從事機電安裝技術與管理工作.
(責任編輯:李燕輝)
溪洛渡水庫首次生態(tài)調度試驗完成
5月9日,隨著最后一扇疊梁門順利提起,溪洛渡水庫首次分層取水生態(tài)調度試驗現場工作已圓滿完成。4月19日,三峽集團組織召開了溪洛渡生態(tài)調度試驗啟動會,對生態(tài)調度試驗作出全面部署。試驗現場工作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溪洛渡電站機組進水口第一層90扇疊梁門進行落門和提門操作;二是每日對6個固定斷面的表層水溫和溪洛渡壩前垂向水溫進行監(jiān)測。4月20日,試驗正式開始,溪洛渡第一層疊梁門開始落門操作,水溫監(jiān)測工作同步開展。28日,疊梁門落門工作完成,運行兩天后,于5月1日開始提門操作,9日下午提門工作順利完成。此次溪洛渡生態(tài)調度試驗,需統(tǒng)籌考慮水位消落、電網調度、航運、疊梁門運行等需求,時間緊、任務重、協調難度大。工作組每日匯總水庫調度運行、疊梁門操作進展、水溫監(jiān)測等信息后及時報出,整個試驗期間信息暢通,確保了本次試驗順利完成。流域梯級水庫開展生態(tài)調度不僅是落實環(huán)評批復要求,更是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建設“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fā)”的重要舉措。其中,溪洛渡生態(tài)調度為水溫調節(jié)調度,主要是通過操作機組進水口疊梁門取上中層水,調節(jié)出庫水溫,以促進產粘沉性卵魚類(達氏鱘、胭脂魚等)的產卵繁殖。
2017-04-23
TV7;TV51;TV743;TV735
B
1001-2184(2017)03-00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