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沐陽
一個人如果身體有了殘疾,絕不能讓心靈也有殘疾。
——霍 金
【編輯解讀】
余秋雨曾在《廢墟》中說過:“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一種事物過于完美,就給人以不真實。而殘缺美恰恰是一種幻想美,一種彌補美,一種在心靈里重塑的藝術(shù)。正是因為有了一個缺憾,人們才會盡百倍的努力將它填滿。
我的書桌上,有一尊并不顯眼的工藝品,甚至,它還有小小的瑕疵和缺口。但是,我最喜歡的仍然是它。
那是一條龍,張牙舞爪,土褐色的膚色透著一絲高貴。龍的身體彎曲著,形成一條優(yōu)美的曲線,身上的鱗片如同鉆石般閃爍著淡褐色的光。它是用玻璃做的,一對藍色的瞳孔閃閃發(fā)光,凌厲的目光射向四周,有著無與倫比的威嚴。頭頂上灰色的尖角與口中純白的利齒,如同一把把鋒利的匕首,一根根地刺向敵人的心臟。頸處,金黃的鬃毛隨風舞動,栩栩如生。既如招展飄舞的旗幟,又似冬日的一團烈火,熊熊燃燒。巨大的龍爪凌空而起,像一把巨劍,劃破時空,引領(lǐng)我們來到另一個世界。美麗的龍尾如一把巨扇,驅(qū)趕黑夜與邪惡,也似一把大傘,為我們撐起一片光明與正義的天地。
將這尊工藝品轉(zhuǎn)一個面,粗糙卻不失光澤的龍背便展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而在這巨背之上,卻只有一只流光溢彩的翅膀和一處斷痕。我不明白,為什么工匠不將它造得完美些?
看見那斷痕上的小字時,我明白了,上面寫著:生命,永遠不可能完美,它只是一枚有缺口的銀幣。
原來,生命,只是一枚有缺口的銀幣,連龍這樣的強者也不例外,而因為這個缺口正好存放著生命的意義,我們不能因缺口而扼腕嘆息,要努力不懈。
在生活中,自卑、失望、絕望充斥著多數(shù)人的生活;在社會的某一個角落,也有著幽暗的靈魂,因挫折與不足而走上不歸路,這樣的事并不罕見。在我看來,弱,并不可怕,而害怕弱,卻是可悲的。
翅膀沒有缺口的龍是不幸的,沒有缺口,不經(jīng)奮斗的人生更是可憐的。
我們平凡,但可以拒絕平庸;我們無法延續(xù)生命,卻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要叩開成功的大門,只有用不完整的人生去奮斗,畢竟誰也沒有永恒的青春。
讓我們用不懈與勇敢,去創(chuàng)造世間美麗的傳奇,告訴懦弱卻追求完美的人們:一只翅膀,也可以翱翔碧空。
【評點】
與追求完美不同,文章開篇,作者就表明自己喜愛一件并不完美的工藝品,既引出了下文的介紹,又給讀者留下不解的疑問。接下來,作者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詳細地描寫了工藝品的外貌,“張牙舞爪”“無與倫比”等成語的準確使用,更是將龍工藝品描繪得栩栩如生。一句“生命,永遠不可能完美,它只是一枚有缺口的銀幣”,自然地將文章的內(nèi)容過渡到情感的升華,也道出了作者之所以會喜愛這件工藝品的真正原因,這種情感正是作者想要表達和傳遞的,也是值得人深思的。
【寫作方向】
缺憾美;勇氣;不懈努力;永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