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永祥
不要一聽乙肝就唯恐避之不及
文/趙永祥
我國是乙肝大國,乙肝發(fā)病率高,流行面廣,傳染性強,危害性大。有人一聽說身邊某人是乙肝患者,嚇得膽戰(zhàn)心驚,避之唯恐不及。
其實如果了解了乙肝的傳播途徑,就不會談之色變了。乙肝的傳播途徑有以下幾種:母嬰傳播、父嬰傳播、醫(yī)源性傳播、輸血傳播、密切生活接觸傳播、性傳播。
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乙肝不會通過消化道傳染。乙肝病毒表面有層蛋白膜,這層膜在病毒進入胃以后就被胃酸破壞了。因此,聚餐、握手、擁抱、跳舞、游戲、旅游、共事,甚至禮節(jié)性的親吻都不會傳播乙肝。
從乙肝的傳播途徑可以明確一個問題,正常的社會交往不會造成乙肝的傳播,人們大可不必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面對乙肝患者不必草木皆兵,并不意味著可以掉以輕心,日常生活中還是要注意保護好自己。首先要定期注射乙肝疫苗。乙肝患者親屬接種疫苗以后會獲得抵抗乙肝病毒侵害的免疫力,一般不易發(fā)生乙型肝炎。平時不要太勞累,適當運動,增強體質,避免感染病毒。其次,不可共用私人物品。因為乙肝患者的血液、唾液、精液、陰道分泌物、尿液、糞便等,都含有乙肝病毒,與患者密切接觸的親屬應該注意隔離病毒,特別是碗筷、毛巾、浴巾、面盆、腳盆、牙刷、茶缸等應單獨使用并定期消毒。另外,性生活要有保護措施。性傳播也是屬于體液傳播的一種。由于性行為的固有特點,常常導致性行為接觸部位的黏膜或皮膚發(fā)生微小創(chuàng)口,而這種微小的創(chuàng)口并不一定肉眼可見或被當事人感知,卻已構成了病毒出入的“門戶”。同時,病毒傳播并非僅僅來自微創(chuàng)部位的血液,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生殖道排液均有可能攜帶病毒。
由此可見,乙肝是一種傳染性較強的肝病,具有傳播途徑復雜、流行面廣、發(fā)病率高等特點,預防乙肝傳播應以切斷傳播途徑為重點,特別是有乙肝患者的家庭,消毒工作顯得尤其重要。家庭預防乙肝傳染的消毒措施,大致有以下4種:一是煮沸消毒。將乙肝病人用過的餐具、茶具等耐熱物品,以及一些小件的衣服浸入水中加蓋煮沸,一般在沸水中煮一分鐘就可以使乙肝病毒失去傳染性,煮沸15~20分鐘可以徹底殺滅乙肝病毒。二是消毒劑消毒。普通的消毒劑,加水 40~60倍可洗消茶具、餐具、廚房用品;加水40倍可洗消家具、浴池、廁所、便盆;加水100~200倍可洗消魚、肉、蔬菜及水果。三是蒸汽消毒??梢赃x用大一點的高壓鍋或做飯用的大蒸鍋、蒸籠,適用于金屬、玻璃、書報及一些不適宜水煮消毒的物品,消毒時間為水煮沸冒出蒸汽后20~30分鐘為宜。四是漂白粉消毒。用3%漂白粉澄清液即可對居室地面、白墻噴灑,關閉門窗兩小時進行密閉消毒,這種方法適用于乙肝患者的嘔吐物、分泌物及糞便接觸過的地方進行消毒,然后再沖洗;被乙肝病毒污染的容器可放在 3%漂白粉澄清液中浸泡兩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