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世鵬
北海,南國之城,美麗之鄉(xiāng)。北海環(huán)境優(yōu)美,氣候宜人,不僅有北海銀灘、紅樹林等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更有海洋之窗、老街等充滿韻味的人文景觀。北海作為一座沿海城市,其三面環(huán)海的地理特征不僅養(yǎng)育了一方水土,更是給歷代北海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特點帶來深遠的影響。
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北海人長期居住在海邊,所食用的多為海產品。除去那些名貴的鮑魚、海參,有一種海產品對海邊人家有著極大影響,那就是沙蟹,《舌尖上的中國》有一個片段曾經講到了這種食材。片中講到的“沙蟹汁”和“沙蟹炒豆角”更是讓許多食客慕名而來。然而,作為北海人的我也僅僅嘗過而已,對這些美食背后的故事卻知之甚少。
2015年的一天,在一次家庭活動“捉沙蟹”中,我算是真正體會到這種為人稱道的食材從獲取到制作成品的全過程。當晚八時,我和親戚們手持各種工具來到一片寂靜的海邊。海邊很暗,幾乎沒有燈光,只有遠方的漁船仍亮著幾盞幽暗的燈。海邊人家告訴我們,沙蟹就在遠處那片沙灘上,然而一眼望去,天地好像被刷過油漆一般,一片全然的黑,分不清哪里是沙灘,哪里是海,哪里是天。我們只好打開手電筒,一路摸索著前進。海風柔和地吹在我們的臉上,腳下的沙灘冰涼而柔軟,使得本就寒冷的夜晚又蒙上了一層寒意。在黑暗中走了一會兒后,不知誰突然喊了一聲:“看!沙蟹!”所有人都齊齊地向那里跑去。果然是沙蟹!在手電筒的光中,一群沙蟹正在忙碌而緊張地移動著,仿佛對于它們來說,生活才剛剛開始。我們都迫不及待地沖上去,試圖用手把他們裝進桶里,可是它們溜得很快,一眨眼的工夫,幾乎都沒了蹤影。少數(shù)來不及逃走的,也揮舞著鉗子試圖抵抗。老一輩的人有經驗,用鏟子和手配合,很快就捉到不少;而我們這些年輕人是極少參加這些漁家活動的,所以累得氣喘吁吁,甚至是白費力氣。在沙灘上,兩條腿的還真是跑不過八條腿的。經過一番折騰,我們得到了為數(shù)不多的“戰(zhàn)利品”。我們鼓勵自己,繼續(xù)前行。在黑暗中“奮戰(zhàn)”了兩個小時后,我們終于帶著滿滿的沙蟹回到岸邊。沙蟹雖然好吃,可捉沙蟹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粗约菏稚蠋讉€被鉗子夾到而留下的傷口,我不禁感嘆起來。
有了沙蟹,就可以做沙蟹汁了。沙蟹汁是海邊的傳統(tǒng)佐料,可以讓食物充滿“海邊的味道”。對沙蟹進行簡單清潔后,沙蟹汁的制作就正式開始了。要想制作沙蟹汁,首先得把沙蟹弄碎。不僅如此,還要把沙蟹的臍蓋去掉。外行的人一般會直接用手將沙蟹弄碎,這樣容易弄臟手。應該把沙蟹放在盆里用木棒搗碎,不過我們當時一切從簡,就直接用菜刀側面把沙蟹拍碎。這個活兒因為用到菜刀,所以都是由長輩們來做。之后,把拍碎的沙蟹放在盆里,加入食鹽和配料。食鹽加入的量沒有嚴格規(guī)定,口味重的多放一點,不過對于一般人來說,每公斤四兩鹽是比較適合的。加入配料后,再添加適當?shù)乃噭?。這個活兒是小孩們能做的,所以這些工作都被我們幾個包攬了。最后把制好的沙蟹汁進行晾曬,就能得到日常吃的沙蟹汁了。
沙蟹汁對我來說不僅是一種美食,也包含了我的些許童年記憶。以前家里吃飯的時候,有時會有一小碟沙蟹汁。不說用沙蟹汁拌東西吃,光是沙蟹汁和粥就是一大美味。一小碟沙蟹汁,可以吃一大碗粥。大人們總是嫌太咸或沒有營養(yǎng),但它對我還是有很大吸引力的。除此之外,還有更甚于此的吃法。有時趁大人不在,飛快地擰開裝沙蟹汁的瓶蓋,用干凈筷子迅速夾起一小塊沙蟹放入嘴里,咸得齜牙咧嘴,迅速合上蓋子,猛灌涼水沖淡咸味,但沙蟹的味道卻已是唇齒留香了。盡管如此,我嘴饞時還是要偷吃,這也成了我的童年記憶之一。
海邊的沙蟹給海邊人家?guī)砻朗车耐瑫r,也給作為北海人的我留下了不少記憶。盡管身處海邊,有時可以品嘗到各種海產品,但是沙蟹汁的那淡淡的鮮香總是無法被我的舌尖遺忘,這是自然的饋贈。也許我不能天天吃到名貴的海產品,但就是那一碟棕色的沙蟹汁,成了我對所有海產品評價的一大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