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劉勤暖
高考化學測試題
■河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劉勤暖
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 Cu:64
1.下列關于化學與生產(chǎn)、生活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
B.使用清潔能源是防止酸雨發(fā)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C.節(jié)能減排符合低碳經(jīng)濟的要求
D.合理開發(fā)利用可燃冰(固態(tài)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緩解能源緊缺
2.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少量NaHCO3溶液與過量Ba(OH)2溶液反應:BaCO3↓+H2O
B.碳酸鈣溶于醋酸溶液:CaCO3+ 2H+??Ca2++CO2↑+H2O
C.Fe3O4溶于過量的稀硝酸中:Fe3O4+ 8H+??2Fe3++Fe2++4H2O
D.實驗室用濃鹽酸與MnO2制Cl2: MnO2+2H++2Cl-△??Cl2↑+Mn2++H2O
3.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常溫常壓下,6gNO2和40gN2O4混合氣體中的原子總數(shù)為3NA
B.25℃時,pH=13的1.0L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數(shù)目為0.2NA
C.78gNa2O2中所含陰離子的數(shù)目是2NA
D.3.2gS在足量O2中燃燒,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0.6NA
4.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物質的量濃度相等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體積混合液中:
2c(H+)+c(CH3COOH)= c(CH3COO-)+2c(OH-)
B.Ksp(AgCl)>Ksp(AgI),由此可以判斷AgCl(s)+I-???AgI(s)+Cl-能夠發(fā)生
C.氯水中:c(Cl-)>c(H+)> c(OH-)>c(ClO-)
D.常溫下NH4Cl和NH3·H2O的混合溶液中,若pH<7,則
5.E、F、G、M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E、G在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下。已知E元素最低負化合價的絕對值與其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F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離子半徑:G>M>F
B.G、M兩元素的氣態(tài)氫化物中,M的氣態(tài)氫化物更穩(wěn)定
C.E與G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空間結構呈直線形D.E與氫組成的分子中只含有極性共價鍵
6.在下列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B.水電離出來的c(H+)=10-13mol·L-1的溶液中:
C.所含溶質為Na2SO4的溶液中:K+、
D.室溫下,pH=1的溶液中:Na+、Fe3+、
7.用下列有關實驗裝置進行的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圖1
圖2
圖3
圖4
A.用圖1所示裝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B.用圖2所示裝置蒸干FeCl3飽和溶液制備FeCl3晶體
C.用圖3所示裝置制取少量純凈的CO2氣體
D.用圖4所示裝置分離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層的有機層和水層
8.(16分)中學化學中常見的物質有如下所示的轉化關系(反應條件略去)。X、Y、Z、W是單質,其余均為化合物,A、W、Z常溫下呈氣態(tài),且A是一種大氣污染物,B是一種常用的酸。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Y為____, A為____,C為____。
(2)D的電子式為____。
(3)我國生產(chǎn)B的工業(yè)中,常采用以下方式處理尾氣A:
試從綜合經(jīng)濟效益的角度分析,這樣處理的目的是(答出其中兩點即可):
a.__;
b.___。
(4)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____。
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____。
反應④的離子方程式:____。
9.(6分)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過程和還原過程是同時發(fā)生的兩個半反應:Cu2O-2e-+2H+??2Cu2++H2O是一個半反應式,下列五種物質FeSO4、Fe2(SO4)3、CuSO4、Na2CO3、KI中的一種物質A能使上述半反應順利發(fā)生。
(1)寫出并配平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____。
(2)向(1)中反應后的溶液里加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還原產(chǎn)物為Mn2+(無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判斷Cu2+、MnO4-、Fe3+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用離子符號表示)____。
10.(16分)硫代硫酸鈉(Na2S2O3)可由亞硫酸鈉和硫粉通過化合反應制得。
已知: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穩(wěn)定存在。
(1)某研究小組設計了制備Na2S2O3·5H2O的裝置(如圖5)和部分操作步驟如下。
圖5
Ⅰ.打開K1,關閉K2,向圓底燒瓶中加入足量濃硫酸,加熱。
Ⅱ.C中的混合液被氣流攪動,反應一段時間后,硫粉的量逐漸減少。當C中溶液的pH接近7時即停止C中的反應。
Ⅲ.過濾C中的混合液。
Ⅳ.將濾液加熱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烘干,得到產(chǎn)品。
①Ⅰ中,圓底燒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
②Ⅱ中,“當C中溶液的pH接近7時即停止C中的反應”的原因是____。
“停止C中的反應”的操作是____。
③Ⅲ中,“過濾”用到的玻璃儀器是(填儀器名稱)____。
④裝置B中盛放的試劑是(填化學式)____溶液,其作用是____。
(2)依據(jù)反應2S2O2-3+I2??S4O2-6+ 2I-,可用I2的標準溶液測定產(chǎn)品的純度。取5.5g產(chǎn)品,配制成100mL溶液。取10mL溶液,以淀粉溶液為指示劑,用濃度為0.050mol·L-1I2的標準溶液進行滴定,相關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1所示。
表1
① 判斷達到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是____。
②Na2S2O3·5H2O在產(chǎn)品中的質量分數(shù)是(計算結果保留1位小數(shù))____。
(Na2S2O3·5H2O的式量為248)
11.(20分)汽車尾氣中的主要污染物是NO以及燃料不完全燃燒所產(chǎn)生的CO。為了減輕大氣污染,人們提出通過以下反應來處理汽車尾氣:2CO2(g)+N2(g) ΔH=akJ·mol-1。
為了測定在某種催化劑作用下該反應的反應速率,t1℃下,在一定容的密閉容器中,某科研機構用氣體傳感器測得了不同時間的NO和CO的濃度如表2(CO2和N2的起始濃度均為0)。
表2
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條件下該反應能自發(fā)進行,則正反應是____反應(填“放熱”或“吸熱”)。
(2)前3s內的平均反應速率v(N2)= ____(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t1℃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____。
(3)假設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上述反應,達到平衡時改變下列條件,能提高NO轉化率的是____。
A.選用更有效的催化劑
B.升高反應體系的溫度
C.降低反應體系的溫度
D.縮小容器的體積
(4)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質量催化劑時,增大催化劑的比表面積可提高化學反應速率。根據(jù)表3設計的實驗測得混合氣體中NO的濃度隨時間(t)變化的趨勢如圖6所示。
表3
圖6
則曲線Ⅰ、Ⅱ、Ⅲ對應的實驗編號依次為____。
(5)已知: N2(g)+O2(g)??2NO(g) ΔH1= +180.5kJ·mol-1
2C(s)+O2(g)??2CO(g) ΔH2= -221.0kJ·mol-1
C(s)+O2(g)??CO2(g) ΔH3= -393.5kJ·mol-1
則處理汽車尾氣反應中的a=____。
(6)用活性炭還原法也可以處理氮氧化物,有關反應為C(s)+2NO(g)???CO2(g)+N2(g) ΔH4。向某密閉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在t2℃下反應,有關數(shù)據(jù)如表4。
表4
平衡后升高溫度,再次達到平衡測得容器中NO、N2、CO2的濃度之比為5∶3∶3,則ΔH40(填“>”“=”或“<”)。
(參考答案在本期內找)
(責任編輯 謝啟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