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
人的壽命越來越長。原始人的化石中極少發(fā)現(xiàn)罹患癌癥的證據,究其原因,除了那時山青水秀無污染,也有學者認為他們30歲左右就已夭折,根本還沒來得及活到癌細胞肆虐的高齡。
人生七彩虹, 由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階段組成。每個階段都有相對應的年齡界限,比如18歲以前是少年,30歲之前是青年,再往后就是中年了……現(xiàn)在樓房加高,各個階段如何分配就成了新問題。聯(lián)合國的法子是把青年的尺度放寬到45歲,這對所有不愿老、不服老、不承認老的人是個利好的消息。
但我心里總不踏實,一個20歲的青年和一個44歲的青年,是一代人嗎?后者簡直就是前者的老爸老媽了。孩子和父母同屬一個年齡段,固然是美好景象,但實用起來,恐有不便。比如說開發(fā)一款面對青年人的時裝,20歲的年輕人求的是袒胸露臂靚麗涼爽。40多歲的人就要顧忌腰背別受了風,以防跟“五十肩”提前掛了鉤。
大學里,常常聽到20多歲的學子,滿面嬌羞地稱呼自己是“男孩子”“女孩子”,甚至見過一個40多歲的離婚女子,滄桑地說:“我們女孩子……”童年就像上等拉面,被抻得如此之長。
唯一沒有歧義的,可能是老年了。60歲以上是老人,120歲也是老人。多出來的20層樓如何分配?是把膨大起來的蛋糕均切到每個年齡段上,還是一股腦地塞進老年這只集裝箱?
我的童年還算幸福,吃穿不愁,經常受到老師的夸獎,但那時的我,沒有勞動能力,太孱弱也太無知了。
這雖然不是我的過錯和責任,但童年的長度已達到我忍耐的極限。我至今清晰地記得當時最迫切的渴望——快快長大成人!
青年階段。我記得那時血氣方剛的味道,也懷念一目十行的好記性。體能充沛,奔跑的速度是一生中的巔峰。但我依然決定把多出來的壽命從青年階段掠過,不再回頭。那時青澀沖動,多目空一切的虛妄和淺嘗輒止的竊喜。我雖絕不后悔逝去的青春,但我不期望它被延長。
老年階段是大廈屋頂,琉璃華美反射陽光,也許它的觀賞意義大于實用價值。頂樓的房間,即使附送花園也避免不了無法冬暖夏涼的缺陷。
中年階段。這個時候的我,不再豆蔻年華人面桃花,不能無憂無慮一個人吃飽了全家不餓,負著太多的責任和期待,常常撫摸著酸硬的肩脊眺望遠方,不知還有幾程風雨橫亙荒野。職場的中流砥柱,要承接更多風險。學術的棟梁之材,要秉燭夜讀承上啟下。侍奉患病的雙親,長夜漫漫,守候著巖洞滴水般的輸液瓶。撫慰拼搏中的家人,要有海一樣的襟懷,絲綿一樣的柔腸……
眼睛已經有一點花了,從昏暗的室內走到明亮的藍天下,會有幾秒鐘的恍然,好像一架聚焦不靈的望遠鏡。額上已盤了細密的皺紋,有些是困難的思考烙印在那里的,有些是長久的歡顏聚起來的。手指失去了柔軟和靈活,晨起后有輕微的僵直。雙腿早已沒有麋鹿般的彈跳和輕盈,上下地鐵通道,不能跨越兩級,只能一個個臺階穩(wěn)步前進……
盡管有種種的不如意,思前想后,我依舊懇請延長我的中年階段,因為這是我最勇敢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