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古黟民間對聯里的『道理』"/>
●劉春生
位于黃山主峰西南的黟縣始建于秦,距今二千二百多年,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稱。秀美的皖南山區(qū)青山綠水,古樹參天,許多古村落、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廊橋點綴其間,成為名符其實的古徽州原始建筑的代表。
這些古村落各有特點,西遞巧妙的船形村落布局、大夫第、彩樓、履福堂是主要看點;宏村巧奪天工的牛形布局水系、精美的明清建筑、人稱『民間故宮』的承志堂使其有別于其他古村;盧村以木雕聞名,南屏有『中國古祠堂博物館』的美譽。在這些古村落,無論是官宦之家,商賈門第,還是族氏宗祠,村夫民居,幾乎每家每戶都懸掛或張貼著絕妙聯句,稱西遞宏村為黃山楹聯之村,一點也不為過。
古黟的楹聯佳句內容豐富,質樸典雅,含蓄雋永,崇尚讀書明理,講求忠孝節(jié)義,倡導勤儉持家、修身養(yǎng)性、積善修德。由于宋明理學所宣揚的崇儒尚文、含而不露的處世方針,不但給這里的明清建筑群罩上
了一層內在的含蓄、質樸、典雅的美,而且使儒學的道德觀、價值觀、審美觀滲透于人們的生活習俗中,并深深地植根于這塊土地上了。在西遞『瑞玉庭』有副對聯,被稱為古黟第一聯:
快樂每從辛苦得;
便宜多自吃虧來。
其中,『辛』字多了一橫,繁體字『虧』又多了一點,含有『多份辛苦,多份收獲』以及『多吃小虧,實為便宜』和『吃虧是?!恢猓屓烁形虻竭@平凡的聯句有不平凡的道理。
以讀書為內容的楹聯比較多,古黟民間現在也隨處可以看到這樣的楹聯,這與古黟千百年來提倡耕讀家風不無關系。在古色古香的『履
福堂』大廳里,懸掛著一副楹聯引人注目:
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德;
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
無論從做人的志向,教化子孫的影響,還是楹聯構成的嚴謹、獨到,無不體現了主人讀書養(yǎng)性、寧靜致遠的豁達心智。其他楹聯如:
敦孝悌此樂何極;
嚼詩書其味無窮。
詩書敦風好;
鐘鼓樂清晨。
孝悌傳家根本;
讀書經世文章。友天下士;
讀古人書。
讀書執(zhí)禮;
孝悌力田。
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
創(chuàng)業(yè)難守成難知難不難。
二字箴言惟勤惟儉;
兩條正路曰讀曰耕。
以上這些楹聯說得再明白不過了,將讀書當作人生的『第一等好事』;讀書能給人帶來快樂,能讓人知書達理。尤其是最后兩聯說出了一個道理,讀書、營商都好,創(chuàng)業(yè)、守業(yè)都難,惟有努力,惟有勤儉,就會知難不難,乘勢而上,時至今日,也有一定的教育意義。為善、積德,是古黟民間楹聯另一個重要內容,因為中國傳統(tǒng)的倫理道德觀在黟縣極盛,與人為善,息事寧人,互相謙讓,以理服人,以德報怨,這些良好的風氣在古村落一直延續(xù)了下來。有的楹聯佳句成為箴言警句,引導每一個人從善如流,規(guī)范個人的行為,提高個人的品德。比如:
守身如執(zhí)玉;
積德勝遺金。
欲高門第須為善;
更好兒孫必讀書。
克已最嚴須從難處去克;
為善以恒勿以小而不為。
德從寬處積;
福向儉中求。
兄弟自然敦友愛;
叔侄不必結冤仇。
講究個人的素養(yǎng)守身如玉,不因為一個小的事情而不去做,講德性比給人一塊金子還珍貴,這些『道理』藏在楹聯里,讓人細細揣摸,細細品出人生的真諦。
楹聯中還有許多教人退讓賢達、心胸開闊、戒浮戒躁等為人處世的佳句,有的雖有幾分消極隱忍之情,但仔細品味,對個人
品性的修煉和鍛造也是有益的?!禾依顖@』 有一副楹聯讀起來瑯瑯上口:
迎送遠近通達道;
進退遲速遊逍遙。
一副對聯十四個字,清一色的走字旁,看似有把玩文字之嫌,但行書運筆別有一番意韻,且極富哲理,堪稱妙絕。其他的楹聯如:
會心今古遠;
放眼天地寬。
退一步天空海闊;
讓三分心平氣和。
世事讓三分天寬地闊;
心田存一點子種孫耕。
傳家有道惟存厚;
處世無奇但率真。
遇事虛懷觀一是;
與人和氣察群言。
氣忌躁言忌浮才忌露學忌滿;
膽欲大心欲細智欲圓行欲方。
世事每逢謙處好;
人倫常在忍中全。
事臨頭三思為妙;
怒上心一忍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