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雨航
1955年,美國動畫片先驅華特·迪士尼先生在加利福尼亞州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個現(xiàn)代意義上的主題公園,取名迪士尼樂園。
迪士尼樂園由現(xiàn)代著名建筑大師、哈佛大學建筑系主任格羅皮烏斯親手設計。經(jīng)過三年施工,園內(nèi)主體建筑都已竣工,只要把連接各個景點的道路鋪設出來,就可以對外開放了。
可是連接各個景點的路線規(guī)劃設計方案卻遲遲沒有交到施工部。原來,從事建筑設計40多年、攻克過無數(shù)個建筑方面難題的格羅皮烏斯卻在迪士尼樂園的路線設計上“卡了殼”。格羅皮烏斯先后設計出了50多種路線方案,卻沒有一種能讓他滿意。為了能早點開放,迪士尼樂園天天打電話催格羅皮烏斯盡快拿出路線設計方案。
格羅皮烏斯被催得心煩意亂,正好接到了法國一個慶典活動的邀請。他原本不想?yún)⒓?,但轉而一想,出去靜一靜,也許會想出更好的方案來。慶典活動結束后,格羅皮烏斯與朋友開車到巴黎郊外散心。一路上,格羅皮烏斯看到一些種葡萄的農(nóng)民把葡萄擺在公路兩邊,向過往的車輛和行人招手叫賣,但很少有車停下來。一會兒,格羅皮烏斯的車駛到山腳下的一個葡萄園,他發(fā)現(xiàn)這個葡萄園外停了很多車,采摘葡萄的人興高采烈,進進出出。原來,這個葡萄園的主人是位獨居的老婦人,她因年邁無力打理葡萄園,只好在園門口放了個鐵盒子,游客只需投入五法郎便可以進園采摘一籃葡萄。葡萄園綠意盎然,除了幾條游客自然踩踏出來的道路,別的地方都長著青草和野花??粗咸褕@內(nèi)游客自然踩踏出來的路,格羅皮烏斯深受啟發(fā):路是給人走的,人們最喜歡最常走的就是最佳路線。
格羅皮烏斯趕回美國,把最新的路線設計方案交給迪士尼樂園施工部。而他的設計方案就是在樂園空地上撒上草種,等小草發(fā)芽整個樂園被綠草覆蓋時,再提前開放樂園。在樂園提前開放的日子,草地被游客們踩出了許多條小路,格羅皮烏斯讓施工人員按照這些踩出來的路鋪設了園內(nèi)各景點之間的道路。道路鋪好后,有寬有窄,自然天成,深受游客喜愛。1971年,在倫敦國際園林建筑藝術研討會上,迪士尼樂園的路線設計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
有時,通過逆向思維更能找出問題的最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