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生
老團是淶陽大禮堂的檢票員。他極高極胖。認識他的時候我十一歲,他該是四五十歲。憑我一個孩子的模糊記憶,只覺得我從沒見過這么高這么胖的人,他似一個大糧囤,肚子上的肉一走一哆嗦,能讓人聯(lián)想起滑嫩嫩的水豆腐,以至于喚起童年的我總想拍拍他肚皮的強烈渴望?;蛟S正是這奇特的體型,老團沒娶上媳婦。
大禮堂是縣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全縣各種大型會議一般都在這里開。當然它的主要功能還是演戲放電影。這里幾乎每晚都會放電影,間或唱戲,從沒冷清過。那時候,電視機稀缺,縣城居民就指著大禮堂解悶呢!
老團塊大,門神一般,混混們都怕他。
檢票時,總會有一些半大小子在門口搗亂起哄,想方設法不買票混進去,所以禮堂門口總是亂哄哄的。老團一絲不茍檢票,觀眾把軟軟的電影票遞過來,他瞄一眼,撕個角兒,把檢過的票遞給觀眾,順便把那個撕下來的“角兒”丟進旁邊的一個紙箱子里——老團愛干凈,捎帶腳兒就清了垃圾。一開始,人三三兩兩地進,再往后,接近開演的時間了,買了票的觀眾著急往里進,擠疙瘩,那群半大小子開始起哄搗蛋,想蒙混過關。老團邊檢票邊用余光踅摸,遇到哪個小子探過身子,眼一瞪,喊聲“呆”,那小子就得縮回去。觀眾進完了,就剩下老團和半大小子們對峙了,雙方都不軟不硬,那邊求:“老團,讓我們進去吧!”他答:“等著!”等到什么時候?快散場了,大概還剩幾分鐘了,如果是“打仗”的電影,該是八路軍吹沖鋒號總攻的時候,或者是打完勝仗奔赴新的戰(zhàn)場老百姓沿街歡送往戰(zhàn)士懷里塞雞蛋的時候,老團會說一句:“進啵!”身子一閃,小子們便撒丫子跑進去看看電影小“尾巴”。
戲或電影散了,老團送走最后一名觀眾,把落在箱子外邊的“角兒”撿起來,扔到箱子里。關大門、上鎖,吆喝上同事們,拎上裝著“蝴蝶”的紙箱子回宿舍。
老團檢了幾十年的票,那些“蝴蝶”每年能收多少?至少十幾箱吧。
老團工作認真,口碑特好??h公安局長是他老鄉(xiāng),想把他調到公安局,公安局是個吃香的好單位。局長跟老團一說,他竟不同意,說:“檢票,才熱鬧。別人下班跟老婆孩子親熱,我只能跟枕頭說話,我多熱鬧一會兒是一會兒?!?/p>
又過了幾年,老團到了退休年齡。過幾天,就該辦退休手續(xù)了。這晚,大禮堂上映《解放石家莊》,這部片子在當時也算“大片”了,很吸引人。按過去的經驗,如果放一般的電影,上座率最多也就七八成,但這次上座率肯定會百分百,搗蛋鉆空子想逃票的也肯定多,禮堂經理考慮到檢票口壓力太大,便向駐地派出所請求幫助,派出所來了四名干警幫助維持秩序。老團說:“觀眾又不是壞蛋,來警察干嗎?”經理說萬一鬧事的多怎么辦?老團想了想,給經理出了一個鮮招,說:“咱不如先進后查?!崩蠄F就跟經理說個仔細,所謂“先進”,就是觀眾進禮堂時不檢票,先放進去,至于“后查”,就是到了放映廳再挨個查。沒票,對不起,請出去。老團說:“咱把話放狠點,再加上有警察‘鎮(zhèn)著,估計不會有人混票?!苯浝硐肓讼?,可行,就這么辦了。然后就緊急寫了個“先進后查”的告示貼在禮堂大門口,那上邊特別強調對逃票者罰款,“罰款”兩個字下面還特意劃了兩條紅杠以示重要性。結果那天晚上,兩千個座位的大禮堂涌進來的觀眾足有三千。那些逃票的自然沒座位,就貼著墻或在走廊里站著,這樣就擋住了那些買票坐著的觀眾視線,買票的理直氣壯,喊著要逃票的閃開,但這次逃票的人多,“眾志成城”,卻不理這個茬兒。吵鬧、謾罵……大禮堂亂成了一鍋粥。經理傻了眼。這么多逃票的人,挨個查,那得查到什么時候?電影還演不演?經理腦門出了汗,老團腦門也出了汗。法不責眾??!沒辦法,就湊合著演吧!
好在沒出大事。電影散了,經理雙腿一軟,一屁股坐在臺階上,苦笑著望著老團說:“老團你這個主意好,零存整取,把那些逃票的‘打捆兒放進來了?!?/p>
幾天后,老團辦了退休手續(xù),準備回鄉(xiāng)下老家。經理選了個日子給他辦了歡送酒,從來不喝酒的老團竟喝了一杯白酒,醉了,摟著經理嗚嗚哭,說那場《解放石家莊》,是他故意出的那么個餿主意,他擋了那些人幾十年,總覺得對不起他們,那次就想讓他們看場“全乎”電影。
退休后的第三年,剛剛六十出頭的老團死了。喪事是他侄子們料理的。侄子們除了在他靈前燒了冥幣紙錢,還燒了瓷實實一麻袋花花綠綠的紙屑——那幾百萬只“角兒”被點燃,升騰起柔柔的火焰,黑色的灰燼飛上天,狀如一只只歡樂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