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紡企以功能加工為中心實現產品高端化
紡織企業(yè)以功能材料、加工為中心推進的高端產品開發(fā)速度不斷加快,其背景是社會結構的變化。如何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本刊向讀者介紹日本紡紗材料開發(fā)的最新進展情況。
在展會上以“氣味”為焦點推廣新產品(SHIKIBO)。
用水浸泡能使油污浮出的“WONDER FRESH”(富士紡控股) ,右為未經加工面料。
SHIKIBO公司近年來把焦點放在清潔、衛(wèi)生上的功能材料、加工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梢哉f產品都滿足了來自消費者的需求。典型例子是抗菌防臭、消臭等針對“氣味”的加工技術。另外,在對感染癥風險意識提高的情況下,率先成功實現了抗病毒加工的實用化,也受到了關注。
近年來出現了“sumehara(smell harassment)”這樣的詞匯,社會對“氣味”的關心升溫了。同時雙職工家庭變得普遍,衣物在房間內晾干產生的氣味等開始受到關注。隨著氣味成分分析技術的進步,還出現了對于中年體臭等新的氣味消除的需求。為了滿足這樣的需求,SHIKIBO公司擴充了能抑制氣味產生的抗菌防臭加工和吸附、中和氣味的消臭加工的商品線。
除了抗菌防臭“NONSTAC”、針對衣物室內晾干時抗菌防臭“ROOM DRY”等抑制臭味產生的加工技術外,消臭加工也有實現了消除氨臭味的“anier”、針對汗臭的“Super anier”、針對加齡臭(Nonenal)的“Super anier9”、針對中年體臭(二乙酰)的“Super anierM”,消臭加工技術不斷進化。消臭加工的主要原理是兼具化學中和和物理吸附,充分發(fā)揮了該公司的經驗。
該公司把材料開發(fā)的重點放在擴充消臭對象氣味種類以滿足消費者的具體需求。這一方針不僅限于抗菌防臭或消臭,還活躍于防污加工等其他的功能材料中。防污加工現在針對化妝品污漬或血液污漬等具體的污漬對象實現了防污功能。
抗病毒加工也率先實現實用化?,F在有確認對流感病毒(有膜)具有抗病毒功能的“FLUTECT”、對用來替代諾如病毒(無膜)的貓嵌環(huán)狀病毒(feline calicivirus)有抗病毒功能的“NOROGUARD”,都獲得了纖維評價技術協議會的“SEK抗病毒加工標志”認證。
NOROGUARD已經被酒店及餐飲行業(yè)用作嘔吐物處理布,并正和大型餐飲連鎖店開展實際驗證試驗。在諾如病毒集體感染成為社會問題的情況下,SHIKIBO公司功能材料活躍的舞臺越來越大,在很大意義上可以說是進行了響應社會結構變化的商品開發(fā)。
富士紡控股公司在致力于賦予純棉材料各種功能的同時,發(fā)揮棉花原本風格的材料開發(fā)。其中富士紡織物公司和歌山工廠有很重要的存在意義。
該公司現在重點開發(fā)防污加工和消臭加工。通過吸水拒油功能實現的防污加工“WONDER FRESH”已經實現商品化,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功能的升級,和其他功能加工組合實現多功能等。還使其對商業(yè)洗滌具有耐洗滌性,向床品租賃用途開展推介。
開發(fā)的關鍵是如何發(fā)揮棉原有的風格。通過后加工對棉的功能加工通常采用使加工劑與纖維素分子結合的方法,但這樣會損害棉的風格。為此需要再進行柔軟加工等風格加工。功能加工和風格加工的并用由于化學的限制需要極高的技術。通過克服了這一技術瓶頸的材料開發(fā),使面料兼具功能性和棉的風格。
另一方面,消臭加工推進和抗菌防臭加工的復合化。抗菌防臭、消臭的對象也不是通常的氨臭或汗臭,而是針對衣物室內晾干臭味原因的摩拉克氏菌以及中年體臭原因的二乙酰具有抗菌防臭、消臭效果。另外還能對尚未制定規(guī)格的氣味成分及臭味原因細菌發(fā)揮抗菌防臭、消臭功能。為此還努力推進試驗方法的研發(fā)工作。
開發(fā)這些的產地主要是富士紡織物公司和歌山工廠。以針織為主力進行染色加工,不僅接受集團內的訂單,還有來自產地的訂單,存在感很高。擁有公司自己的染色加工工廠成為了材料開發(fā)的優(yōu)勢。
防污或抗菌防臭、消臭等功能材料開發(fā)升溫的背景是社會結構的變化。在社會高齡化的情況中,在護理等領域誕生了對紡織產品的新需求。針對這樣的需求,用純棉實現功能材料和加工,這是富士紡控股公司材料開發(fā)的重要戰(zhàn)略。
針織材料也引進“APOLLOCOT”技術(日清紡Textile)。
2016年8月,在廣島縣福山市舉行的制服展示會上展示“ZIZAIA”(倉敷紡績)。
日清紡Textile公司現在重點推進誕生了形態(tài)穩(wěn)定加工等各種新商品的面料加工技術與牛仔布或針織材料的融合。把面料加工和牛仔布生產的功能集中到吉野川工廠(德島縣),成為材料開發(fā)的優(yōu)勢之一。
該公司過去通過樹脂加工或液體氨加工的應用實現了形態(tài)穩(wěn)定加工等各種功能加工,把這些技術應用到牛仔布中,發(fā)掘牛仔布的新需求。
切入點之一是彈性,該公司開發(fā)了緯紗高支數化增加插入根數的特殊織造技術“i pick advance”并實現實用化。由于能插入包括棉以外材料在內的多根緯紗,因此能生產特殊的復合牛仔布。插入彈性紗的話可生產與以往產品不同的彈性牛仔布。
通過融合織造技術和面料加工技術,開發(fā)風格具有新特點的牛仔布。
還應用加工技術成功開發(fā)了純棉的彈性牛仔布,被大型品牌的長銷商品線所采用,獲得很高評價。
另一方面還致力于以襯衫面料為中心的面料加工的高水平化。深化和擴充免熨燙襯衫“APOLLOCOT”的形態(tài)穩(wěn)定功能。不僅是純棉,還用于CVC以及滌棉混等面料。除了功能外,主題還包括兼具自然的風格。還努力開發(fā)精制纖維素纖維“Tencel”混以及人造絲混的形態(tài)穩(wěn)定加工。
近年來形態(tài)穩(wěn)定加工也考慮到家庭的實際使用情況,對家庭洗滌和懸掛晾干時的形態(tài)穩(wěn)定性需求很高。因此加快了懸掛晾干時兼具形態(tài)穩(wěn)定性和面料風格的開發(fā)。
除了梭織面料外,該公司還對針織面料施加形態(tài)穩(wěn)定加工,通過對接觸冷感針織面料“Coolfast”施加APOLLO加工,實現了純棉彈性針織的商品化。希望通過加工技術的應用,發(fā)掘針織面料的需求。
從時裝到實用服裝領域,現在彈性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功能。針對這樣的需求,倉敷紡績公司積極推動彈性面料的升級。開發(fā)了能滿足制服等需要高水準物理性質的用途需求的彈性面料。
近年來工裝制服也以店鋪銷售為中心,版型出現緊身化等時尚化趨勢。這樣的趨勢還波及到目前銷售的長銷商品以及企業(yè)定制的制服。為了實現緊身的設計,彈性面料不可或缺。從穿著感受的角度來說,消費者對彈性面料的需求也很高。
另一方面,制服還需要對頻繁穿著具有耐久性,對包括商業(yè)洗滌在內的洗滌具有耐洗滌性、耐熱性、耐藥品性等。使彈性面料實現這些特性也十分重要。
倉敷紡績公司從這些角度出發(fā)進行開發(fā),開發(fā)了最適于制服用途的高附加值彈性面料——“ZIZAIA”。普通的彈性面料由于所使用的彈性紗的性能關系,通常耐久性較差。而ZIZAIA即使洗滌30次后仍然能保持彈性,具有很高的耐久性。此外制服用途還需要有成本競爭力和通用性,因此推出了可作為常規(guī)材料延長線上使用的彈性面料“BANGEE TECH”。
由于倉敷紡績公司擅長開發(fā)休閑服裝面料,因此包括彈性在內,具有豐富的開發(fā)高設計性面料的經驗,這是該公司的優(yōu)勢。
該公司還將彈性功能應用于其他面料以擴充產品種類。例如與牛仔風格面料“DENIMUNI”或兼具針梭織面料特點的“OLIAMIX”的融合。還使阻燃面料“BREVANO”具有彈性功能。為了確保防火、阻燃性能,原料有各種限制,該公司克服了這些困難,可向更廣泛的用途領域推廣彈性面料。
Daiwabo Neu公司推進運用酞菁加工以及紙紗、聚丙烯(PP)短纖維等具有獨創(chuàng)性材料、加工的“Fiber戰(zhàn)略”。為了進一步提高開發(fā)水準,將開發(fā)部門設在信州大學纖維學部,是產學合作的新方式,加強基于學術理論和評價的商品開發(fā)。
Daiwabo Neu公司過去把負責基礎研究的功能材料研究開發(fā)室設在信州大學纖維學部的孵化器設施“Fii”內。4月還把負責商品開發(fā)、研究的Techno-station部門也移至Fii設施。信州大學纖維學部現在正開展先進的纖維工學以及感性工學的研究,擁有很多知名研究者。通過把商品開發(fā)部門設在大學設施內,可以開展具有學術性評價基準的功能材料等的開發(fā)工作。
Techno-station現在致力于應用了加工技術的材料開發(fā)。在這方面Fii設施內新引進了最新的POT染色機等,利用這些設備可以實現高水準的開發(fā)。通過和同樣設在Fii設施內的功能材料研究開發(fā)室的合作,可以促進基礎研究應用開發(fā)的交流。另外信州大學纖維學部所在的長野縣上田市離東京市場很近,技術人員能夠聽到消費者的反響。
公司發(fā)揮位于大學設施內的優(yōu)勢,開展中長期主題的開發(fā)。以智能紡織品、針對高齡者、護理領域的解決方案、中老年勞動者支援、包括生產流程革新在內的環(huán)保等為主題進行研究開發(fā)。和大學合作實現技術、開發(fā)領域的人才培養(yǎng)也是重要目的。
另一方面,獨創(chuàng)材料、加工的應用范圍也在擴大。該公司去年開發(fā)了樹脂用的masterbatch功能材料“Magical assist”,可以引進過去無法masterbatch化的功能。今后還將應用到纖維中。在這方面也期待與大學合作進行的技術開發(fā)能發(fā)揮效果。
Daiwabo Neu公司把Fiber戰(zhàn)略定為事業(yè)的核心,把這樣的技術平臺與成長戰(zhàn)略的直接連接作為重要目標。
設有功能材料研究開發(fā)室和Techno-station部門的信州大學纖維學部“Fii設施”(Daiwabo N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