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爾文淵《中國空軍》雜志編輯冤
深入虎穴,虎口拔牙
文/羅爾文淵《中國空軍》雜志編輯冤
雖然是夏日,但西北大漠清晨的氣溫仍然在零攝氏度以下,絲絲云霞在朝陽的映射下五彩斑斕,微風揚起指揮塔臺前的藍旗,也拂過飛行員王長銀的飛行頭盔和抗荷服遙馬上,他就要駕駛戰(zhàn)機執(zhí)行這次堪稱“虎口拔牙”的突防突擊任務。
這次演練,規(guī)模大、難度高,幾百名飛行人員聚嘯戈壁,競技“金飛鏢”。
王長銀與后艙飛行員楊庚旗駕馭戰(zhàn)機隨著大漠地勢起伏而低空疾行遙戰(zhàn)機左彎右繞,上下漂移,避開“敵”雷達和地導武器系統(tǒng)的搜索遙終于,王長銀看到了烏壓壓一片“小黑點”——要靶標區(qū)。
從目視靶標至發(fā)射導彈,這一系列復雜操作留給他倆只有十幾秒的時間遙何況,他需要擊中的,是一輛吉普車——要不是空曠場地中孤零零的一輛,而是眾多吉普車模型中指定的那一輛。
確定目標遙躍升,瞬間機頭朝上,戰(zhàn)機向上直躥,之后倒轉機頭建立攻擊航線,像一頭猛禽捕食遙截獲時機出現(xiàn),他壓在扳機上的食指已經發(fā)力遙突然,截獲標記又跳到視場右上角,此時若發(fā)射,導彈將跟蹤那個高亮噪點而不是靶標遙再次截獲,扣除按壓扳機、導彈電路通電等過程,余下不到1秒遙“發(fā)射浴”容不得半點含糊,他立刻按壓了發(fā)射扳機遙導彈沖著靶標呼嘯而去,王長銀隨即把飛機拉回到超低空,動作銜接連貫,一氣呵成,行云流水中標靶灰飛煙滅。
有人打比方,突防是深入虎穴,突擊堪稱虎口拔牙遙低空高速飛行,一旦有特情,幾乎沒有時間應對處置曰計算不精確或時機把握不準,命中點就要錯過上百米。
正因為有難度,喜歡挑戰(zhàn)的王長銀才覺得有意思遙他說自己喜歡鉆研門道,剛到單位時,他還不太會打《紅色警戒》游戲,兩個月略微研究下技巧后,沒人再能打得贏他遙“現(xiàn)在很多人都比較浮躁,我喜歡靜下心來,琢磨遙比如把每個架次的視頻和數(shù)據(jù)綜合起來,利用數(shù)學模型分析比對,就能挖掘出很微妙很關鍵的東西遙”王長銀說。
勝利就隱藏在這些微妙之中遙突防突擊考核的又一課目,這次靶標是一架模擬飛機,翼展小,在白茫茫一片的戈壁灘上幾乎看不見遙“發(fā)現(xiàn)難,識別難遙從高空看靶子就像看二三十米外窗戶上的一個小蟲遙”
理論上,高度越低,雷達盲區(qū)就越大遙所以,王長銀想方設法依托地形降低高度,最大限度靠近目標遙飛到突防區(qū),“嘀——要”凄厲的告警聲提示他已經被防空力量發(fā)現(xiàn),必須繼續(xù)下降高度遙戰(zhàn)機貼著沙丘的地勢在高速飛行,一會兒在鞍部,一會兒又爬至脊部,仿佛一《扁舟在沙海上顛簸遙王長銀操控駕駛桿位移量以毫米計,精確得像繡花遙回憶起這段經歷,王長銀說,“這么低的高度,一個下降氣流就可能把飛機拍下去遙不夸張說,能取得耶金飛鏢爺這樣的榮譽,真是得拼命的遙”
王長銀知道,未來的空中進攻作戰(zhàn)將更加激烈而殘酷,復雜的氣象、地理、電磁等環(huán)境,探測、打擊能力逐年上漲的雷達、地導等防空力量更是將其難度推向極致,沒有勇敢頑強的進攻血性很難完成艱苦卓絕的任務遙“古人云院藝精則膽壯,膽壯則兵強,這就是技戰(zhàn)術與勇敢血性之間的辯證法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