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慧
(黑龍江百盈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
摘 要:經(jīng)濟在不斷的發(fā)展,社會在不斷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對建筑質量有著較高的要求,建筑物中對隔震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需要不斷的加強研究,尤其是在底層柱頂隔震建筑的施工中,要對施工的流程和工藝進行具體性的研究和分析。本文是通過對小學教學樓的施工為例,對底層柱頂隔震建筑施工技術研究,研究結果表明了質量、技術和檢驗是底層柱頂隔震建筑施工技術的關鍵性的因素。
關鍵詞:底層柱頂;隔震建筑;施工技術
底層柱頂隔震技術在建筑施工中是十分重要的,需要不斷的重視和研究,而且我國的隔震房屋是非常少的,在此方面的施工技術也欠缺,需要不斷的加強研究和管理,將隔震建筑的質量和施工技術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作為技術工人,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職業(yè)素質,在隔震支座的使用上也要注意。一定要使用合格的隔震產品,做好隔震施工縫的施工,本文對底層柱頂隔震建筑施工技術進行研究,為相關的研究提供借鑒。
1 隔震建筑
1.1 隔震技術的簡單介紹
隔震技術在建筑中是十分關鍵的,如果建筑沒有隔震技術,那么建筑就會有一定的危險性,需要有高水平的隔震技術作為支撐。隔震技術主要是指建筑物的基礎層和上部結構之間的構造的一種比較柔的一種隔震系統(tǒng),這種隔震系統(tǒng)可以很好的減少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可以將相關的能量進行分散,讓建筑物的地基和建筑物可以有效的隔開,使用一種以柔克剛的抗震能力,在這樣的引導下,可以很好的進行抗震工作,在地震發(fā)生時,抗震系統(tǒng)中的支座就可以減少能量的分散,吸收能量,減少由于地震發(fā)生的建筑物的位移,讓建筑物可以保持著平動,而且這樣還有著一定的抗震周期,可以很好的保證建筑物中人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通過相關的檢測,可以知道,地震對建筑物的影響是巨大的,需要對地震進行有效的防護,尤其是高層建筑,需要將高層建筑的隔震能力提高上去,保證高層建筑的抗震系統(tǒng)可以更好的為高層建筑服務。
1.2 隔震建筑的發(fā)展歷程
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歷史是十分悠久的,在早期就已經(jīng)有了建筑物,尤其是在西方的國家,有著技術水平較高的隔震技術,有著隔震的建筑物也較多,發(fā)生地震的時候,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人身安全隱患,建筑物的隔震還需要檢查。通過具體的研究可以知道,我國現(xiàn)階段的隔震水平在不斷的提高,如果沒有將隔震技術做好,或者是隔震技術沒有經(jīng)過相關的部門進行檢查,也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對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有著很大的威脅,需要人們不斷的監(jiān)督。近幾年來隔震技術已經(jīng)越來越受到重視,國家已經(jīng)規(guī)定嗎,在學校、幼兒園等人口密集的地區(qū)的建筑物一定要使用隔震技術對建筑進行施工處理,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建筑施工的順利進行,讓隔震技術為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貢獻力量。
2 工程的施工
2.1 工程項目的簡單介紹
本文是通過對某小學的教學樓的施工對隔震技術進行研究,在本次工程的施工中,主體的建筑物有四層,而局部的建筑物有五層,在建筑物的底部應該是完全的架空的,建筑物的高度也要注意,建筑物的高度應該在21.7m左右,建筑面積,為3664.82m2,使用的建筑結構是現(xiàn)澆混凝土框架,這一框架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施工的質量,在建筑的安全性上有著很大的優(yōu)勢,在使用建筑隔震技術的時候,對隔震的位置一定要注意,這一因素決定了建筑物的隔震技術的使用效果,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隔震的能力,將隔震技術發(fā)揮到極致,一定要將隔震層建立在底層的柱頂,底層柱頂隔震建筑是現(xiàn)代化的建筑施工中應用較為普遍的技術,可以最大程度的抗震,在本次工程的施工中,一定要將周圍的施工環(huán)境調查好,避免出現(xiàn)影響隔震能力的狀況,將其中存在的問題解決,讓建筑施工為人們做出更大的貢獻。
2.2 底層柱頂隔震施工的準備工作
2.2.1 要做好支座的驗收和檢查工作
隔震制作在建筑物的施工中是十分重要的,是核心的部件,隔震支座是由施工單位運送到現(xiàn)場的,運送到現(xiàn)場支座也不能立即使用,需要進行檢查和驗收,只有確保支座沒有出現(xiàn)問題,才能夠進行支座的施工,確保施工質量。
2.2.2 機械準備
本工程結合施工塔式起重機進行隔震支座吊裝。其余為鋼筋加工、模板加工及混凝土振搗機械等。
2.2.3 其他事項
提早確定訂貨時間,擬定訂貨合同,保證產品供應質量,組織人員與廠家對接,進行產品驗收,取得產品性能出廠檢驗報告。第三方檢驗檢測方法須符合相關規(guī)定,且需由建設部認定的、具有檢測資質的檢測單位進行檢測方可有效。同時做好重要部件的成品保護工作。組織相關人員集中學習隔震技術,統(tǒng)一思想認識,了解隔震建筑的技術、經(jīng)濟、施工工藝、發(fā)展等相關知識。
3 施工工藝流程
3.1 隔震支座下支墩鋼筋綁扎
下預埋板安裝及下支墩鋼筋綁扎前,將獨立柱澆至預埋板的錨筋底部,這部分混凝土澆搗質量應有足夠的保證率,與此同時,將梁底模支設完畢。下支墩鋼筋綁扎應注意支墩鋼筋下料長度應達到預埋板下沿,鋼筋籠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為70mm。
3.2 安裝下預埋板
預埋件指預埋于隔震支座上下支墩中,使隔震支座與基礎和上部結構相互連接的構件,由套筒、鋼筋組成,鋼筋擰入套筒。將下預埋板吊裝至支墩上,然后利用人工將預埋板鋪設到位,下預埋板標高和中心線位置調整準確后簡單固定下預埋板。用調整螺栓控制垂直與水平方向。
3.3 下支墩混凝土澆筑
預埋件混凝土澆灌過程中應將套筒用密封布料將其扎緊,避免雜物混入,同時為方便振搗隔震支座下部構件或基礎的混凝土,在下部埋件鋼板中心開直徑150mm的孔。振搗完成后用干石子放置在預留孔洞上部,并大力夯實,保證預埋件下支墩混凝土能夠密實充分,最后將預埋件表明磨光。
3.4 隔震支座安裝
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后可進行隔震支座安裝,安裝前必須進行定位復測并記錄,復測內容包括預埋件標高、中心位置及平整度。復測滿足要求后可進行隔震支座安裝。安裝前應將下支墩表面清理干凈。在吊裝隔震支座過程中需要2名工人進行配合,對稱擰緊螺栓,保證隔震支座定位準確,同時需要一名廠家技術負責人進行指導。
4 工序驗收相關事項
隔震支座四周、上部結構體、下部結構體間水平及垂直方向,均須確保隔震系統(tǒng)所須凈空。上部結構在移動范圍內,不可有障礙物。隔震支座的豎向變形觀測操作可在隔震支座附近的上下連接部位四邊分別彈一條水平線,量取這四組水平線之間的豎向距離。
5 結論
我國隔震房屋總量較少,因此積累的隔震施工經(jīng)驗不足。為了保證隔震工程施工的順利完成,應事先組織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對隔震技術的原理和應用做培訓,對施工圖和隔震技術報告進行學習和分析。
參考文獻
[1]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關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廣應用減隔震技術的若干意見(暫行)[J].中國勘察設計,2014(03).
[2]郭挺旭,樓曉偉.試論建筑結構的隔震、減振和振動控制[J].科技展望,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