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玉梅
親愛的老媽:
也許愛嘮叨是天下母親的共性吧,當初懵懂的我卻無法忍受。我高興時,您的嘮叨讓我掃興;我煩惱時,您的嘮叨是雪上加霜;我生氣時,您的嘮叨更是火上澆油。不過,現(xiàn)在的我卻樂意聆聽您的嘮叨,因為這嘮叨里有溫情的問候、深切的牽掛和真摯的關愛。
記得那次我和同學大吵后,憤然奔回家中,獨自待在房間里,沒好氣地撕本子。您聽到后,站在門外開導我:“妮子,干嗎發(fā)這么大脾氣呀?火大傷身……凡事都要往開了想,有什么天大的委屈跟媽說……”
瘋狂耍脾氣的我卻把您當成了出氣筒,大聲吼道:“你說得輕巧,受這么大的委屈,這氣兒你能咽得下去嗎?”說完,竟隨手拿起一只玻璃杯用力朝地上摔去,玻璃杯被摔得粉身碎骨。您再也沒有說話,屋里靜得出奇,我似乎聽得到玻璃杯的呻吟聲。我后悔了,后悔自己的不懂事,后悔自己的魯莽,更后悔自己沒有及時向您道歉。
接連幾天,您都沒有說一句話。飯桌上少了您的詢問盤查,上學前少了您的叮嚀囑咐,睡覺前少了您的噓寒問暖……我感到我的生活仿佛缺少了什么,我知道,您的嘮叨已經(jīng)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那一夜,我鼓足勇氣,走向您的房間,從房門的細縫中,看到您坐在床邊,凝望著天花板,眼睛里充滿了憂郁。我該怎么辦呢?對了,給您扮個鬼臉吧……不行不行,萬一您不領情,那我豈不是很尷尬?要不和您談判吧,只要您不再嘮叨,我就保證再不對您發(fā)脾氣了……不行不行,我怎么會想出這么個餿主意?這樣太無禮了……不知怎么的,我腳下一滑,竟闖進了您的房間,四目相對,都感到很詫異,卻幾乎同時說出一句“還沒睡嗎”。我笑疼了肚皮,您笑得喘不過氣來,在笑聲中,過去的不快一掃而空。
您把我拉到床邊,擦了擦我眼角溢出的淚花,語重心長地說:“咱笑歸笑,我該說還得說。你那壞脾氣真應該改改了,這樣子與同學相處下去,誰還愿與你交往呀……”我撲到您的懷里,一任不聽話的眼淚盡情地流淌……
第二天清晨,我還在夢鄉(xiāng)流連,就被您的嘮叨聲喚醒。我知道,我又要泡在您的嘮叨里了。不過,我要仔細聆聽,把握住一聲聲溫情的問候,一份份深切的牽掛,一句句真摯的關愛。
媽媽,您的嘮叨我愛聽。
祝您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您的女兒:玉梅
【評點】
文章運用書信形式,拉近了讀者與文中人物的關系,利于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和情感的抒發(fā)。另外,作者敘寫了由母親的嘮叨引發(fā)的矛盾及矛盾巧妙解決的過程,可謂視角獨到,小中見大,顯得較為真實可信,能夠打動讀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