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有早搏的患者本無自覺癥狀,平常身體很健康,而是在升學、就業(yè)或體檢時無意中發(fā)現的早搏。這樣的早搏通常是良性的,一般不需要治療。
良性早搏對人的影響很小,一般不會發(fā)展,不會造成其他心臟病,也不會增加心源性死亡的危險性,預后良好。主要避免一些誘發(fā)因素如吸煙、咖啡、過度疲勞及緊張等。如果癥狀不明顯,良性早搏可以不治療;但是如果對生活影響很大,可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一些藥物,適當控制早搏。不過,如今沒有一種藥物能完全抑制早搏,良性早搏沒有必要長期甚至是終身用藥,而且用藥還會有副作用。
一般來說早搏的人只要是感覺可以耐受,那么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去過正常的生活,進行正常的日常工作,不要有什么心理負擔。常有不少良性早搏患者,每日不停觸摸自己的脈搏,越摸越緊張。其實早搏的次數與心臟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不少醫(yī)生或患者反復使用費用較高的24小時動態(tài)心電圖記錄分析早搏的多少,又沒有正確認識早搏的意義,既浪費醫(yī)療資源,也增加患者的精神負擔。
若是合并有心臟病的早搏,則需要治療。這種治療首先是對原有心臟病的治療,比如有冠心病,心臟供血不好,就應該首先解決心臟供血的問題;比如甲亢性心臟病引起的早搏,首先要控制甲亢。
總之,絕大多數人都會有早搏,包括正常人。關鍵是弄清早搏的性質:良性還是病理性。良性早搏一般不需要治療,避免引起早搏的誘因;而病理性早搏,首先治療基礎性心臟病。很少針對早搏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