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牛
偶翻劉基的《郁離子》,讀到兩則小故事,雖寫的是小動(dòng)物,卻諷喻的是人事,頗啟人心智。
其一,《郁離子·貍貪》中說:郁離子居住在山上,夜間有只貍貓偷他家的雞,便起來追趕,卻沒追上。第二天,仆人在貍貓鉆進(jìn)來的地方安置了捕捉工具,并用雞做誘餌,就于當(dāng)晚捉住了那只貍貓。貍貓的身子雖然被縛住了,但嘴和爪子仍然緊緊地抓住雞,仆人一邊打一邊奪,貍貓卻始終不肯把雞放下。郁離子不禁深嘆了一聲說:“唉,為錢財(cái)利祿而死的人們大概也像這只貍貓吧!”
其二,《郁離子·賄亡》中則講:東南地帶上好的東西中有一種是麝肚臍中的麝香。當(dāng)?shù)赜袀€(gè)人追逐麝,麝急迫中就掏取它肚臍中的麝香丟進(jìn)草叢之中,追逐的人去找尋麝香,麝便乘機(jī)逃脫了。州府長(zhǎng)官子文聽說道:“這野獸啊,人有不如它的地方。有人因?yàn)槭帐苜V賂而喪生,甚至株連他的家族,他們的智慧多么不如麝啊!”
這兩個(gè)故事,從表面看,寓意相反,對(duì)比鮮明,實(shí)際上,這恰恰是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相輔相成。劉基無非是想通過貍貓的貪婪告誡人們,如果不能抵擋誘惑,一旦貪婪成性,必然遭到滅頂之災(zāi);通過麝的敢于舍棄以自救告訴人們,有時(shí)候只有敢于割舍,敢于放棄,才能獲得新生。
(摘自《太原日?qǐng)?bào)》2016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