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羅得島州普羅維登斯布朗大學皮膚科主任Abrar A. Qureshi博士及其同事在《美國皮膚病學會雜志》上發(fā)表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飲酒的女性比不飲酒的女性更容易患酒渣鼻,其中白葡萄酒和白酒是罪魁禍首。此外,該研究還發(fā)現,飲酒量越大的女性,出現皮膚問題的風險越高。
酒渣鼻是一種慢性疾病,會導致皮膚發(fā)紅和潮紅,最常見于面頸部。早期癥狀包括鼻子、臉頰、前額和下巴等部位時常發(fā)生潮紅,還可能會出現腫脹和燒灼感。酒渣鼻患者還可能會出現皮膚下血管擴張(血管性酒渣鼻)或是進展為丘疹和膿皰(炎性酒渣鼻)。
據美國國家關節(jié)炎和肌肉骨骼及皮膚疾病研究所報告,美國大約有1400萬酒渣鼻患者。這種疾病在30 ~ 60歲的成年人中最為常見,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女性患病者較多。
Qureshi博士及其同事對1991年-2005年間參與健康研究期項目的82737名女性的資料進行了研究。每個參與者的酒精攝入相關信息包括:飲酒的頻率和酒的類型。數據每4年收集一次。所有參與者當中,被診斷為酒渣鼻的女性資料統一在2005年收集。
在長達14年的隨訪期間,共有4945名女性發(fā)展為酒渣鼻。與不喝酒的女性相比,研究人員發(fā)現那些喝酒的女性患酒渣鼻的風險要大得多。此外,研究人員發(fā)現,患酒渣鼻的風險會隨著酒精攝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研究不同種類的酒是如何影響酒渣鼻發(fā)病時,研究人員發(fā)現,白葡萄酒和白酒致病風險最大。
研究人員推測,酒渣鼻的發(fā)生可能是由于飲酒所致的血管擴張。酒精也可能會削弱免疫系統功能,這也可能有助于酒渣鼻的發(fā)生。該研究小組表示,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以更好地了解酒精在酒渣鼻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并確定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否也同樣適用于男性。
Qureshi博士說,“我們的研究結果,支持健康膳食指南的建議,應該要減少酒精的攝入。想要保持皮膚健康和身體健康的女性應該限制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