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通訊之星:李岱宸
李岱宸,人大附中高一學生。性格文雅恬淡,愛好詩詞歌賦,且成果頓豐:目前已有八篇格律詩發(fā)表于《中華詩詞》;201 5年榮獲第十六屆全國青少年“春蕾杯”作文大賽一等獎;201 6年榮獲第三屆“北大培文杯”全國青少年創(chuàng)意寫作大賽決賽一等獎……
她以這樣一段話寄托對文學的希冀:“過往榮譽都似雪泥鴻爪。沙上留痕,淘漉自有光陰。俯仰世間,愿攜翰墨為侶。大化厚貺誰能卻,展卷潑墨寫淋漓。岫壑煙霞難長久,階柳庭花露易唏。逸氣不散文字里,芬芳永凝硯上跡。章句隨流水,素心寄明月。魂乘清風任遠近,思逐孤云自歸離……”
捧起厚重的書籍,一個凝蓄著重重歷史風煙的名字赫然躍入眼簾——《三國演義》。在不容遲疑之頃,一行行鮮活的義字便讓我恍若置身風起云涌的三國時代,與書中或光榮或可恥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感受心頭跳動的節(jié)奏。透過書中的義字,我能感受到…身寒微的劉玄德心底蠢蠢欲動的野心,聽到滔滔江畔曹孟德的慷慨悲歌,看到英雄末路的周公瑾不覺流露的抑郁悲愴。然而,讀著讀著,我的心卻好似沉入了無底深淵,令我震撼的并非那金戈鐵馬的雄心壯志,而是紛飛戰(zhàn)火之下黎民百姓那慘不忍睹的倆惶與無奈,仿佛凝蓄著無窮無盡的苦澀,令我惻然。
還記得曹操在屠殺了有恩于己的呂伯奢一族后,那輕描淡寫的一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其狼子野心展露無遺。也許這便是一代梟雄的心胸,儼然一片感情的荒漠,如斯涼薄。只是扼腕之余我不免心生疑惑:不管怎么說,曹操總歸也曾博得一個“求賢若渴”的虛名,怎會偏偏對“君輕民貴”的圣人之言嗤之以鼻?我想,對曹操而言,那些能臣賢士不過是幾枚小小的棋子,雖人微言輕卻不可或缺,因而不得不適當地“討好”他們;至于一無是處的草民,無異于庸庸碌碌的螻蟻,在他眼中又何嘗不是命如草芥?思及至此,我不由得暗暗心驚。試想,倘若我生于亂世,又不幸遇到如此草菅人命的君主,一定免不了泯然于眾,成為萬千螻蟻中的一只,輕若鴻毛地逝去。于是,對權力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尊卑貴賤當真是一把魔扇,能扇起無數野心家心底熾熱的欲望,而這欲望竟能引誘一個人從福澤蒼生的“治世之能臣”淪為禍亂天下的“亂世之奸雄”。這是不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收回逸散的思緒,我重又把目光投向手邊的《三國演義》。泛黃的紙頁透著墨跡的清香,一字一句皆是滄海橫流,風云動蕩:入眼盡是兄弟反目、父子成仇,如劉琦劉琮、袁譚袁尚,如呂布董卓、呂布丁原。一部《三國演義》,俱是刀光劍影,字字血淚。再次掩卷后,我的一腔憤慨也被消磨殆盡,空余滿心悲哀。此情此境,讓我驟然明白“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之時忍心“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的真諦。原來,當權力的欲火吞噬了人們的靈魂,即使骨肉至親也不能對這角逐掣肘分毫。世上的遺憾萬種千般,而美好心靈的毀滅最是令人哀嘆,我真當為這些麻木不仁的心靈一哭!
也許,我的心聲到底是淺薄無稽了。誠然,漢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既然時局已到合久必分的危急之秋,群雄并起便是必然趨勢,而生靈涂炭亦是無法避免。畢竟,我相信不管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抑或自稱漢室宗親的劉備,他們不辭辛苦,南征北戰(zhàn),并非為了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是追求一個永恒的價值——永垂不朽。
倘若沒有這個終極追求,生命還有什么存在的理由?那個時代胸懷大志的人大都相信肉體轉瞬消亡,功業(yè)卻可以彪炳史冊。在這種世代相傳的精神傳統(tǒng)中,他們仿佛看到了永恒。
哦,我不得不承認,這是他們注定要肩負的歷史使命。但我只希望,當下所有的殺戮,都是為了不再有殺戮。世道動蕩、民不聊生已經太久了,在這樣的境況下,沒有什么功業(yè)比建立一個昌明隆盛之邦更重要了。且看三皇五帝和歷代圣賢,無一不心系天下蒼生,其最大的功業(yè)亦是讓天下百姓安居樂業(yè)。還有什么追求比這樣的功業(yè)更偉大呢?
晚上,我?guī)е@樣的愿望沉沉入睡。夢中,恍然間來到一個自己魂牽夢縈的清平世界。那里的人民俱是“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那里沒有無定河邊的累累白骨,也沒有“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的幽長嘆息。那里好似“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世外桃源。也許這終究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千載綺夢,但我仍會微笑地企盼著,執(zhí)拗地呢喃著:“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我眼中的岱宸
與其說是我的學生,岱宸更像是一位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路切磋文學,從她那里,我也常常有所收獲。岱宸滿腹詩書,錦心繡口,在同輩之中出類拔萃。更可貴的是,年紀小小的她竟對文字有著細入肌理的敏感,對文學的價值有著深刻的思考和虔誠的探尋。幾年來,我看到她胸襟與器識逐漸開闊,從一個“才女”成長為一個更加嚴肅的寫作者。她讓我看到,被文學浸潤的青春是如此沉靜、深厚。
(初中語文老師解村)
清秀溫婉沉靜如水的岱宸,文章卻自有一種不遜男兒的風骨與氣度。所謂心靜而慧生,氣骨而格高,岱宸對文字的熱愛與沉醉常讓我心生感佩。她飽讀詩書,因而她的筆下有一個廣闊的世界,雖為小女子,卻有大氣魄。愿身在數理競賽又懷揣文學夢想的岱宸能夠在她熱愛的文學之路上走得更遠。
(高中語文老師王艷)
先讀過岱宸的詩,才認識岱宸其人。
在我們還為作出一兩句打油詩而沾沾自喜的時候,岱宸已能信手寫來五律七律。當時讀岱宸的詩,看見小小的她低著頭在人群中走過,曾經錯以為她和林黛玉一般多才卻柔弱。
但其實岱宸的心里,有著眾人都沒有的恢宏和剛強。
記得在軍訓的時候,她告訴我“宸”字,代表著君王和權力。在隊列中站得筆直的她還說,她的理想,是造福人類,留名千古。
如果是旁人有這樣的夢想,或許是癡人說夢。但看著岱宸堅定的身影,讀過她力透紙背的文字,我對此毫不懷疑。
(同學郭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