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龍
有人說,青春是一場場考試,而考試,還給我們的是一個個不一樣的青春。桀驁不馴的少年,往往正是在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的考場歷練之后,變得從容了、淡定了,變得不慌不忙、不急不躁、不撓不折了。
人一直忙著與世界周旋,而更多的時間其實是和自己的相處。
人怎么和自己相處?朋友的一句話說到了我的心坎上:與人相處,最好的狀態(tài)就是不卑不亢;與自己相處,最好的狀態(tài)就是不慌不忙。不慌不忙,不只是物理狀態(tài),不只是顯而易見的語態(tài)、步態(tài)和姿態(tài),還是一種可持續(xù)的心理狀態(tài)。
在喧囂的時代,在急速的路口,在漫無邊際的社會大課堂里,焦慮的我、急躁的我、缺乏安全感的我,終于有一天找尋到一個自我修煉的小小平臺:站臺等車。
在大中城市的公交車站臺上,常有東張西望的人,常有拼命奔跑的人,常有努力加塞的人,他們唯恐被這個世界落下。我欣賞一種人,站成雕塑那樣的人,不偏不倚,不動聲色?,F(xiàn)在每到公交車站,我都有意暗示并訓練自己,如何站成一尊雕塑、長成一棵大樹,如何不為車來車去、人來人往而心跳加速。我也常常像許鈞唱的那樣,“與自己所處的現(xiàn)在促膝長談”:當你不能換一個環(huán)境、換一個交通方式的時候,你不妨試試換一個心情。或許,你將換一種活法。
等車,是一種對耐心的訓練。除此之外,我還試圖將不慌不忙的心態(tài)延伸到“等人”——等一個特別重要的人或一個不重要的人,“等消息”——等好消息或壞消息……不慌不忙,學會等待,學會鬧中取靜,選擇看淡、放下、遺忘,達到那種自然和諧的詩意境界:草在結(jié)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慌什么?忙什么?亂什么?每天出行途經(jīng)交通路口,我都會這樣“三省吾身”。雖然是沒有多大意義的自說自話,但我知道,不慌不忙源自人內(nèi)心平靜的能力,它需要耐心的養(yǎng)成,還需要信心、包容心、平常心的支撐。
人只有真正和自己相處好,才談得上和他人,和這個世界好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