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如月
大作家托爾斯泰雖然很有名,又出身貴族,但他卻喜歡和平民百姓交朋友,從不擺架子。
有一次,托爾斯泰在火車站等車。因為火車還要等很久才來,他就在月臺上散步。這時,另一輛火車已經(jīng)關(guān)上車門,馬上就要啟動了。突然,一位女士從車窗探出腦袋沖托爾斯泰喊道:“老頭兒!老頭兒!我的包就在你身后,我忘記拿上車了,麻煩你遞給我好嗎?”托爾斯泰聞言,馬上就把不遠(yuǎn)處的一個包提了過來,從車窗遞給了那位女士。女士接過包后,掏出兩枚硬幣從窗戶遞出來說:“老頭兒,謝謝你了,在月臺當(dāng)搬運(yùn)工一定很累吧,這是賞給你的酬勞。”原來,這個女士見托爾斯泰衣著樸素,還沾了不少土,就把他當(dāng)作車站的搬運(yùn)工了。
托爾斯泰先是一愣,隨后笑著說了句“謝謝”,將硬幣接過來裝進(jìn)口袋。這時,坐在女士對面的一個中年男子認(rèn)出了托爾斯泰,對女士說道:“太太,你知道他是誰嗎?他就是大作家托爾斯泰呀,你用兩枚硬幣打賞他不是在侮辱他嗎?”女士頓時驚呼起來:“老天爺,瞧我都干了些什么呀!托爾斯泰先生,真的對不起,您可千萬別和我計較,您把那兩枚硬幣還給我吧,我這樣做真是太侮辱您了!”
沒想到,托爾斯泰卻友好地笑笑說:“太太,你沒有侮辱我呀,你又沒做壞事。這兩枚硬幣是我掙來的,也是你應(yīng)當(dāng)支付給我的,我得收下,謝謝你!”話音剛落,火車就發(fā)出一聲長鳴,緩緩開動了。托爾斯泰伸手向那位女士揮手告別,女士充滿感激,也揮手向他告別。
如何對待生活中的小誤會是一門大學(xué)問。有修養(yǎng)的人在與他人交往時,不會因為誤會而加以譏諷和反駁。他們愿意用欣然的態(tài)度接受,再以輕松的方式化解尷尬。這樣做既能給他人留足情面,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尊重。
【原載《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