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義山++梁爍++張海洋++吳啟勇++方驊
文章編號:2095-6835(2017)10-0034-03
摘 要:地鐵車輛客室線束生產分為線纜切割和線纜成束2個部分,以往項目直接使用設計文件指導作業(yè),作業(yè)所需信息在文件中分布比較散亂,且缺乏一些有效的輔助作業(yè)信息,從而出現(xiàn)了線纜作業(yè)進度慢、錯誤率高等問題。簡要闡述了一種新型客室線束工藝文件制作方法,通過該方法制作完成的線束工藝文件具有信息集中、完整等特點,在降低錯誤率、提高作業(yè)效率、節(jié)約生產成本等方面體現(xiàn)出了獨特的優(yōu)勢。
關鍵詞:地鐵;客室線束;切割文件;成束文件
中圖分類號:G30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10.034
新型地鐵車輛設計注重各零部件的模塊化、集成化,客室線槽線束的設計也遵循了模塊化的設計思想。地鐵車輛車廂(又稱客室)比較長,是長方體形式的,線槽安裝在客室上部的4個邊上,分為一位側、二位側、一位端(僅拖車)、二位端共4個模塊化線槽,線纜按照電壓等級的不同成束,各線束分別固定在線槽內各個槽口中??褪覂纫纛l、視頻、信號設備眾多,所以,客室內線纜具有用量大、長度長、根數(shù)多的特點,這也導致了員工線纜切割、成束工作量比較大。
原始的下線模式是根據(jù)設計原理圖和布線圖上的信息,將線纜一根一根的切割,然后根據(jù)線纜兩端設備的位置,將線纜逐根捆扎在車上線槽之中,并進行相應的布線操作。后期經過改進,通過專用軟件從設計布線圖中導出線纜的設計清單,員工根據(jù)設計清單等文件,可以批量切割整車的線纜,然后將線纜逐根捆扎在車上線槽之中,并進行相應的布線。后期又制作出了成束模板圖,員工可以根據(jù)模板圖的信息,在車下成束平臺上將切割完畢的線纜逐根放置成束,然后將成束完成的線纜捆扎在車上線槽之中,并進行相應的布線。對于線纜切割、成束模式,由于設計文件中包含的信息比較散亂,缺乏員工實際作業(yè)時所需要的一些輔助信息,它不適合大批量、規(guī)?;木€纜作業(yè),存在線纜作業(yè)進度慢、錯誤率高等問題,因此,需要專門制作信息集中、完整,方便員工進行線纜切割、成束作業(yè)的文件。而本文所講述的切割文件、成束文件即是在此種背景之下應運而生的。
該客室線束工藝文件制作方法適用于地鐵車輛客室線槽為整體模塊化設計、線束按等級進行排布的車型。鑒于此,將不適合生產作業(yè)的設計文件,比如設計清單、模板圖、ETB文件等用一定的方法制作成適合員工操作的創(chuàng)新型的工藝文件。員工按照工藝文件要求作業(yè),形成了一種嶄新的線纜切割、成束模式。
該工藝文件分為2部分,第一部分為切割文件,第二部分為成束文件。切割文件用于指導員工進行線纜的切割作業(yè),成束文件用于指導員工將切割完畢的線纜進行成束捆扎。
本文講述的切割文件、成束文件的制作方法不具有普遍適用性,因其所依據(jù)的設計文件是基于中車南京浦鎮(zhèn)公司的設計體系,對于其他公司的設計文件,本文的文件制作方法和線纜切割、成束作業(yè)模式僅供借鑒、參考。
1 線纜身份信息概述
下面簡要介紹一下車輛上用于識別線纜身份的一些信息,這些信息包括以下幾點。
1.1 線號
線號為尼龍材質的帶有相應信息的套管,線纜切割時嵌套于線纜的兩端。一節(jié)車輛上的每個線號都是唯一的,代表每根線的身份信息。
1.2 連接部位號
連接部位號又稱為連接器號,為尼龍材質的、帶有相應信息的套管,一般用來表示一根線纜的兩端所連接的設備部位。一節(jié)車輛上的每個連接部位號是唯一的,一個連接部位號可包含多根線纜,連接部位號在線纜成束完之后捆扎于線纜上。
1.3 位置號
位置號又稱出線口位置號,每個等級線束在其通長的距離上有多個出線口位置,在相應的位置引出所需的線纜連向設備,在每個出線口位置都采用阿拉伯數(shù)字和對應的距離信息為其命名,稱為位置號。在線纜切割時,工作人員采用專用貼紙將位置號粘貼于線纜的始端(又稱A端)出線口位置和末端(又稱B端)出線口位置,這種做法是方便切割完成的線纜在成束平臺上成束。在線纜成束之后將貼紙去除,在該部位捆扎尼龍材質帶有相應信息的套管。采用專用貼紙的做法有利于減少扎帶和尼龍?zhí)坠艿氖褂昧?,減輕員工的工作強度。
1.4 標記
標記是帶有英文字母信息的一種專用貼紙,用來暫時代表連接部位號。由于部分連接部位號在切割時需要多次捆扎,為了減少扎帶和尼龍?zhí)坠艿氖褂昧?,在線纜切割時,暫時用專用貼紙代替連接部位號粘貼于部分線纜的端部,在線纜成束之后去除,捆扎相對應的連接部位號。
以上信息有些是設計文件中給出的,有些是為了輔助員工作業(yè)而在切割文件、成束文件中定義的,員工作業(yè)時需根據(jù)這些信息,參考文件中的其他內容和作業(yè)規(guī)范進行生產作業(yè)。
2 切割文件、成束文件制作方法和步驟
以杭州地鐵2號線二期客室線束為例,將設計文件轉化為能指導員工作業(yè)的切割文件、成束文件的方法和步驟如下。
2.1 輸入文件
輸入文件包括設計清單、模板圖、ETB文件。
2.2 輸出文件
輸出文件包括切割文件、成束文件。
2.3 完善設計文件內容
2.3.1 線規(guī)合并
將電纜型號、電纜物料號2個單元格內容合并,并添加電纜詳細規(guī)格(使用VLOOKUP函數(shù)導入)、廠家,形成線纜規(guī)
格,具體形式如圖1所示。
2.3.2 線號端子號合并
使用“&”將線號與始端點位、末端點位分別合并為A端線號、B端線號,如圖2所示(原始線號列不刪除)。
名詞解釋:
A端、B端:線纜切割時,從線盤拉出端為B端,剪切端為A端。
PAD:客室。
PAD4B:客室一位側4等級線束。
2.3.3 統(tǒng)一標題欄名稱
使用“A/B端”表示“起始端/末端”,使用“A/B端連接部位”表示連接器名稱,使用“A/B端位置號”表示出線位置,使用“A/B端標記”表示在成束過程中為識別同一連接器所作的標記。
2.3.4 設計工作表
從設計文件工作簿的“出線口位置及出線口長度”工作表中,將A/B端位置號及其對應的尺寸信息粘貼到新工作表中,刪除重復項后,使用“&”將出線位置和位置尺寸合并形成“2號出線位置 + 位置號尺寸為2500→2(2500)”的格式,并填入新建一列。在原文件中A/B端位置號列右側各新增一列,命名為“A/B端位置號(尺寸)”,并將上面合并的信息使用VLOOKUP函數(shù)導入填充。
2.4 劃分文件
2.4.1 按等級劃分文件
在一位側文件中,按照電纜等級篩選,將工作表拆分為1,2,4,5等級的4個工作表。例如,電纜等級為4A、4B,均代表4等級線纜。
2.4.2 新增內容
每個等級文件復制新增2個工作表,分別對應切割文件、成束文件,如圖3所示(舉例為客室一位側4等級)。
2.5 完成切割文件
以圖4為標準,確認客室各等級切割文件中每列所需內容。每一份切割文件全選表格內容→[數(shù)據(jù)]→刪除重復項→擴展選定區(qū)域→數(shù)據(jù)包含標題→勾選框中只選中原始線號,以此方法將雙向文件改為單向文件。
按規(guī)則對切割文件進行排序,排序情況如表1所示。
之后,將A端、B端連接部位相鄰且相同的合并單元格;添加A端、B端標記(制作方法詳見標記制作方法),標記制作表格保留至成束文件使用。
標記制作方法是:①已合并居中的A端和B端連接部位號復制(包含標題);②粘貼值到新表格;③以升序排序(不選中標題),將空格排除;④[數(shù)據(jù)]→分類匯總;⑤將內容全選后粘貼到新表格(排除總計數(shù));⑥在計數(shù)列篩選,條件為大于1;⑦新增一列,排序號并填入(小寫英文字母,去掉o和l和i);⑧將內容全選后粘貼到新表格;⑨使用VLOOKUP導回原表格的A/B端標記列(多行時僅首行有標記);⑩出現(xiàn)多行時合并單元格。
最后的工作是,將所有文件的字體改為宋體、14號、加粗,行高40,切割文件制作完成。
2.6 完成客室成束文件
完成客室成束文件包含以下幾個步驟:①以圖5為標準確認客室成束文件每列所需內容;②根據(jù)連接部位刪除重復項;③根據(jù)標記制作表格內容添加標記;④添加電纜描述信息,格
式為“電纜數(shù)量+電纜型號”;⑤更改所有文件字體為宋體、14號、加粗,行高40,客室成束文件制作完成。
2.7 添加文件名稱和頁腳
每份文件完成后,需要添加文件名稱和頁腳。首行增加一行,添加文件名、文件編號,即“項目名稱—車型—底架/客室—部位—電纜等級—文件種類—版本”,比如“杭州地鐵2號線二期MP1 MP2車客室PAD4B 切割文件 RevA”;確認第一行內容是文件名稱,第二行內容是標題欄后,使用[頁面布局]→打印標題,在“頂端標題行”中選中第一行和第二行,即可實現(xiàn)打印出的文件每一頁擁有相同的標題;點選工作簿右下角頁面布局按鈕,在每頁下部居中添加頁腳信息,內容為“第N頁/共N頁”。這些步驟全部完成后,地鐵車輛客室單個等級完整的切割文件、成束文件即制作完成,可用于指導員工的線纜切割、成束作業(yè)。
3 新型線束作業(yè)模式簡介
員工根據(jù)切割文件、成束文件的信息進行線束生產,形成了一種新型的線束作業(yè)模式。新模式的線束生產作業(yè)步驟如下:①根據(jù)切割文件中的線纜規(guī)格信息,找到相應規(guī)格的線盤,從線盤中拉出該規(guī)格的線纜。如果文件中相同規(guī)格的線纜連續(xù)出現(xiàn)多根,則可以準備多個該規(guī)格的線盤,一次可以拉出多根相同規(guī)格的線纜。線纜切割時,由2名員工共同配合完成,分為拉線工和剪線工。②剪線工在線纜的B端依次套入A端線號套管和B端線號套管,粘貼B端標記貼紙和屏蔽代碼等。拉線工根據(jù)切割文件中B端出線尺寸拉出對應長度的線纜,剪線工在線纜上粘貼B端位置號貼紙。拉線工根據(jù)切割文件中的總長度拉出線纜的總長,再根據(jù)切割文件中的A端出線尺寸,拉線工返回粘貼A端位置號貼紙。在此過程中,剪線工始終握住A端線號套管,保證該套管不隨線纜移動,最終該套管穿過整根線纜到達了線纜的A端。拉線工在線纜的A端粘貼A端標記貼紙和屏蔽代碼等,同時,剪線工繼續(xù)步驟①的操作。③當切割文件中單個A端連接部位所對應的線纜全部切割完畢后,在線纜的端部捆扎連接部位號套管(線纜端部粘貼標記貼紙的除外),然后對該部分線纜進行打卷,形成一個子線束。當所有子線束全部切割完畢后,該等級線束即切割完畢。④根據(jù)成束文件中的位置號和尺寸信息,在成束平臺相對應的尺寸上固定馬蹄鉗,以方便線纜在成束時進行固定,在每個馬蹄鉗處放置相應的位置號套管。⑤員工根據(jù)子線束上的A端、B端位置號對應成束平臺上的位置號,將所有子線束放置于成束平臺上捆扎。去除線纜上的位置號貼紙,捆扎位置號套管。根據(jù)成束文件中的標記信息,去除線纜端部的標記貼紙,捆扎相應的連接部位號套管。⑥根據(jù)成束文件中的線纜描述信息,核對每個連接部位號所對應的線纜根數(shù)和線纜規(guī)格是否正確;根據(jù)成束文件中防護長度、防護物料等信息,對線纜進行防護。⑦打包防護完成的線束,并標注線纜等級、車型等信息。
至此,一個等級的線束即制作完畢。當單個車所有等級線束均制作完成后,即可以整體裝車。
4 結束語
本文提出的切割文件、成束文件制作方法,以及使用該類型文件而形成的新型的線束作業(yè)模式,已應用于杭州地鐵2號線二期項目。目前,該項目已試制成功1列車,正常生產5列車。與原有項目相比,線纜切割、成束時間減少了近1/4,異常問題數(shù)量也大幅減少,效果非常顯著。這些充分證明了新型線束作業(yè)文件和模式的可行性、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