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雨霆
《汪曾祺散文精選》給我的暑假帶來了一股清新之風。它以平淡、質樸的筆觸,展現了生活之美,讓我加深了對散文的認識,引導我去探尋生活中的美好與真誠……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你能發(fā)現一株草的生長嗎?你能發(fā)現一朵花的綻放嗎?你能發(fā)現平常的吃穿住行中的奧秘嗎?我做不到,于是就更驚異于作者的觀察力。他感受到那些草“在我的耳根伸起腰來了”,他觀察到“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他走遍大江南北,探索四方食事,研究風俗傳統(tǒng),表達個人感受,把深深的情誼融入字里行間。所以,汪曾祺的散文是獨特的,是真實的,它引領我們走進生活,發(fā)現生活之美。同時,他把生活的哲理表達出來,給人以啟迪。
汪曾祺善造意境,使人如臨其境?!袄ッ鞯挠昙臼敲髁恋?,豐滿的,使人動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長。昆明的雨季,是濃綠的,草木的枝葉里的水分都達到了飽和狀態(tài),顯示出過分的,近于夸張的茂盛。”你看,作者寫昆明的雨,沒有描寫雨怎么樣,而是寫草木水汪汪的茂盛的狀態(tài),而我們體會到的,卻不是草如何,而是“潤物的雨”,它沖刷一切,洗滌一切,滋養(yǎng)一切,雨也具有了生命。再看他描繪的意境:“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碧炜詹皇浅翋瀽灥?,空氣也不是沉悶悶的,一切都是明亮的。草木濃綠的顏色襯著雨水,雨變成濃綠的了,雨季也成了濃綠的了。這描寫的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景物,而是一種情感和意境了。把意境帶給讀者,讓讀者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受意境,腦海中浮現出美麗的畫面,從而達到人與自然的融合,讀者與作者的共鳴。
汪曾祺的記人敘事散文也別具一格,大多講述西南聯(lián)大的師生以及他自己的經歷,內容豐富,真實親切。比如寫沈從文先生,不是寫先生的生平、成就,而是從沈從文學生、友人的角度,寫沈先生教書特點和為人,讓我們從一位作家眼中認識另一位文學巨匠。這種故事性的散文,讓我真正走進書中。
汪曾祺文風淡泊從容,但是,他卻沒有如此平淡從容的生活。他曾被打成右派,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經歷了那么多折磨和摧殘,然而這不公平的生活,他卻能夠平靜地接受,樂觀地看待,在那些困難和挫折中,找到生活的快樂。所有的困難都不是困難,在樂觀的心態(tài)面前,它們都變成了人生的助推劑,成了成功的墊腳石。
留心生活,享受生活,平淡從容,隨遇而安。汪曾祺先生創(chuàng)造了屬于他自己的散文,也創(chuàng)造了積極樂觀、詩意盎然的文學人生。
【作者系山東省曲阜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