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放學回家,我正準備做作業(yè),忽然看見桌上放著一張紙。我仔細一看,原來是媽媽的辭職信。我有些吃驚,媽媽明明是個體戶,怎么還要辭職呢?她要向誰辭職呀?好奇心驅(qū)使我快速地讀下去,只見紙上寫著:
陸欣彤同志: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工作能力不強,導致你對我工作不滿,經(jīng)常不肯把飯菜吃完。所以,我準備辭去“家庭廚師”一職,請你另聘高明,望予批準!
媽媽
9月20日
我紅著臉看完了媽媽的辭職信,心里一下子明白了這是怎么回事兒。原來媽媽嫌我太挑食才提出辭職的。這可糟了,媽媽不給我做飯,我吃什么呀?想了半天,我也趕快拿出紙和筆寫了起來——
親愛的媽媽:
您的辭職信女兒已經(jīng)收到,但我懇請您繼續(xù)擔任“家庭廚師”一職。我要向您作檢討,因為我的嘴太“刁”,老惹您生氣,希望您能原諒我,我保證以后再也不挑食了。母親大人,請您原諒!
以后乖乖吃飯的女兒
不一會兒,媽媽回來了。我連忙笑容滿面地迎上去,將寫好的檢討書畢恭畢敬地遞給她。媽媽看著檢討書,先是一笑,緊接著又馬上板起臉不理我了。我只好撒嬌、道歉、保證三管齊下。最后,媽媽終于在檢討書上簽了字。我接過一看,原來媽媽在檢討書上畫了一個大頭娃娃的笑臉,笑得好開心呀!
點評
小作者筆下的辭職信可不是普通的辭職信,而是一封媽媽的“家庭廚師”辭職信。原因是“我”挑食的壞習慣讓媽媽不滿,于是媽媽采用這種別樣的教育方式,讓“我”明白了道理,作出了檢討。由此可見,這是一位聰明的媽媽,而小作者知錯就改的態(tài)度以及對媽媽“撒嬌、道歉、保證三管齊下”的討好方式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懂事、聰明的女兒形象。
(鄭國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