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得強
【文題呈現(xiàn)】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經(jīng)歷了許許多多的事,也遇到過許許多多的人,我們曾經(jīng)快樂過,痛苦過,遺憾過,也有過戰(zhàn)勝困難后的幸福,也有過一段美好的回憶……曾經(jīng)的日子,永遠是我們最珍貴的收藏。
請以“我曾經(jīng) ”為題寫一篇作文,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
【寫作指導】
通過閱讀提示語“曾經(jīng)的日子,永遠是我們最珍貴的收藏”,我們可以知道,所寫的內(nèi)容必須是內(nèi)心深處那些值得回憶的事情,中心應該是積極向上的。所以在選材時最好選擇帶給你幸福的、快樂的、使你思想覺悟得到提高的人或者事。因為某個人或者某件事帶給了你深遠的影響,所以作文的重點應該在最后的感悟上面。通過審題還可以知道,“曾經(jīng)”是寫過去,最好采用倒敘的寫法,這樣能很好地突出“曾經(jīng)”二字。
在寫作方法上,需要同學們做到“以小見大”,寫一個人,感受一種品質;寫一件事,表達一種認識;寫一個物品,抒發(fā)一種情感等。如“我曾經(jīng)獨自旅行”“我曾經(jīng)讀過的一本書”“我曾經(jīng)與你一起走過”等,都能很好地從小處著手,表現(xiàn)深刻的思想。
在文體上同學們還要學會創(chuàng)新。比如在準確理解文題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采用童話形式,把“我”想象成一個小動物或植物,用動物或植物的眼光來審視我們這個社會;也可以采用日記體,通過展示幾則相關的日記,來表達“曾經(jīng)”的情感等。
孩子個子長高了,他把一條只穿過一次的秋褲給扔掉了。我忍不住把秋褲收藏了起來,知道沒人穿,但仍是舍不得扔掉。關于秋褲,我曾經(jīng)有過一段難忘的記憶。
1981年,我上小學三年級,本來每天都是快快樂樂地去學校上學,但這天早晨起床,我卻為如何去學校發(fā)了愁,我唯一的一條褲子爛得露出了屁股,不能再穿了。
當時買東西都要票,國家限制購買,買肉要肉票,買布要布票。我有兩個姐姐,每年分到我家的布票就不夠用,總是姐姐穿小的衣服給我修修改改再穿。母親聽到我在床上喊著要褲子,她就把二姐穿的一條褲子丟給了我。我堅決不穿,倒不是因為褲子大,主要是那時候女孩子的褲子是偏開口,男孩子的褲子是前開口。直接穿女孩子的褲子,這樣站在同學們面前不被笑話嗎?我小小的自尊心有些受不了。
母親說:“你穿上試試?!蔽覜]辦法,總不能一直待在被窩里吧,就別別扭扭地穿上了褲子。母親看著我笑了:“哎喲喲,看不出來,比你那條好看多了?!比缓笥止膭钗业膬蓚€姐姐說,姐姐們就捂著嘴笑,笑完了都說好看。
我被姐姐們的“善意”所鼓勵,也就高高興興地穿著“女式”褲子上學去了。課間上廁所,我有些后悔了,要是被同學們發(fā)現(xiàn)我的秘密,那該多丟人呀。于是我就忍著,等上課了,再請假去。
轉眼到了1982年,父母依舊是忙,但明顯看出家里開始有錢了,一次父親和我聊天,說:“要是你也能抱回來一張獎狀,我就給你買一條新褲子?!?/p>
一句話刺激了我,我不知道買來的褲子是個什么樣子,但是不影響我對它的向往。那一學期我很努力,果然給父親拿回來了大紅的獎狀。父親也不食言,一次進城,特意給我買了一條紅色的褲子,父親說,城里人都穿這個,叫作秋褲。
絨布做的秋褲摸起來軟軟的,很舒服,而且褲縫處有兩條白色的鑲邊,非常好看。我想,全班同學能穿上這種秋褲的恐怕只有我一人吧。我把姐姐的女式褲子套在里面,把秋褲穿在外面。等我穿好出去炫耀時,見多識廣的二嬸捂著嘴笑:“傻孩子,秋褲是內(nèi)褲,要穿在里面,不能單穿。”
我心中有些遺憾,這么好看的內(nèi)褲,沒法展示出來,二蛋他們都不知道,不是等于沒有穿嗎?
但機會就那么翩然而至了,學校召開運動會,我作為800米中長跑的參賽運動員,那一天,我只穿了那條紅色的秋褲。在奔跑時,我跑得像一陣風,我驕傲地把頭昂得高高的。我相信,我那紅紅的秋褲,一定是跑場上最亮麗的風景。
時光荏苒,一晃幾十年過去了,偶爾和老父親談起我的第一條紅秋褲,70歲的父親呵呵地笑了起來:“當年看著你穿得破破爛爛的,我心里也不舒服,要不是國家實行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恐怕再過幾年也給你買不來喲?!备赣H的話很輕,我心里卻如被重錘敲了一下,想不到我曾經(jīng)擁有的那條紅秋褲,卻具有劃時代意義。我們國家走向市場經(jīng)濟,人們走向富裕,對于我,是從一條紅色的秋褲開始的。
編輯點評
三十多年前是一個物質匱乏的時代。魏老師根據(jù)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以小見大,表面上是寫自己從沒有褲子穿到擁有一條新秋褲,實際上卻是展現(xiàn)了新中國建設的成就?!案Q一斑知全豹”,祖國各個方面的變化都是巨大的。通過閱讀魏老師的這篇文章,我們也能從中懂得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懂得感恩,懂得節(jié)儉。文中用姐姐的女式褲和紅秋褲進行對比,突出了中心。同時,起伏的情節(jié),幽默的語言,也讓我們?nèi)炭〔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