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江
精準扶貧助他走出生活困境
文/西江
孫立剛,今年40歲,他是農墾九三分局管理局大西江農場第五管理區(qū)的一名身患三級視力殘疾的從業(yè)勞動者,也是農場幫扶的貧困戶?!皠?chuàng)業(yè)難,作為一名殘疾人創(chuàng)業(yè)更難”。然而,半年多的精準幫扶的實踐讓他明白了,只要精神不殘疾,只要有各級組織的支持和自己的不懈努力,殘疾人也能干出一番事業(yè),實現創(chuàng)業(yè)致富的夢想。
在今年的精準幫扶工作中,大西江農場黨委、工會和第五管理區(qū)幫扶人不但為他指明了脫貧致富的出路,而且還為他搭建了創(chuàng)業(yè)奮斗的平臺,使他看到了自己實現小康生活的曙光。特別在幫扶責任人朱躍斌和張金良的關心、鼓勵、指導和幫助下,他承包了農場科技園區(qū)兩棟蔬菜大棚,面積2000平方米,并從個人手里租用了三棟小型菜棚,面積1000平方米。他在大棚里種植了西瓜、香瓜、葡萄、蔬菜等瓜果蔬菜,從此走上了創(chuàng)業(yè)致富之路。現在他的大棚出產的瓜果蔬菜已成為農場市場上的暢銷貨,深受職工群眾的喜愛。在各級組織和幫扶責任人的精心幫扶下,他不但實現了就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而且還有了實實在在的收入。
初中畢業(yè)后,由于家中經濟條件不好無法繼續(xù)供他上學,從此他成為了一名游手好閑的青年。那時,他想出去打工緩解家里經濟緊張的狀態(tài),可是因為小時候淘氣,眼睛被樹枝扎壞了,落下了一個視力三級殘疾。一只眼睛看東西不方便的人,外出打工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當時,他彷徨過、痛苦過、失望過,結婚后他一直在管理區(qū)“伺候”家里的十畝生活田,過著艱辛、困難的生活。
面對生活的困苦和殘疾的現實,他在失望中尋找著希望。外出打工,工廠不要他,他就自己創(chuàng)業(yè),靠勤勞的雙手在家也能實現致富。為此,他和朋友一起開過早餐店、包過地,可折騰了幾年不但沒有掙到錢,還賠了不少錢。這下可真把他難住了,孩子一天天在長大,家里需要錢的地方也越來越多,創(chuàng)業(yè)致富成了夢想。他曾想過:自己一沒技術、二沒資金,三沒項目,談何創(chuàng)業(yè)?。烤驮谒恢吩诤畏街畷r,農場實施的精準幫扶工程,如同一場春雨滋潤了他的心田,教技能、給資金、選項目一系列的幫扶措施,讓他在困惑和失望中看到了光明、找到了希望。
年初,農場通過精準摸底調查,把他家列為重點幫扶戶,為他家建立了幫扶檔案。然后農場工會根據他的特長,因人、因戶施策,確立了以農場副場長為主的三級幫扶人,第五管理區(qū)主任朱躍斌和機關商務局張金良分別成了他的主要包點責任人,他們經常和工會的領導來到他家,和他嘮嗑,了解他的所思、所想、所盼,幫助他制定了脫貧計劃,選準了脫貧項目。他們知道他以前有過種植大棚的經驗,為此,幫助他選擇了承包大棚種植瓜果蔬菜的脫貧項目。這說來也很慚愧,那是他失敗的經歷,2000年他曾租種了兩個大棚,可是沒掙到錢,后來就放棄不干了。
確定了幫扶項目后,農場工會和幫扶責任人特地為他送來了2萬元的幫扶資金,解決了他缺少啟動資金的難題。錢到手以后,他就和幫扶人一起尋找可供他租種的大棚,在多方的努力下,他承租了農場科技園區(qū)兩個新型的大棚和三個從個人手里租種的小型菜棚。
大棚的問題解決后,幫扶責任人張金良通過個人的關系帶領他到外地棚菜種植基地去考察、學習人家的技術和栽種的品種。通過參觀讓他學到了很多大棚栽種知識和從業(yè)本領?;貓龊螅麌L試著在一個大棚中種了一些葡萄,另一個大棚種了香瓜、小鳳西瓜等新品種瓜果,原來的小棚繼續(xù)種植一些蔬菜、秧苗、小菜等一些暢銷的蔬菜,以此緩解資金的不足問題。
在他承包大棚創(chuàng)業(yè)的過程中,農場派技術人員定期來他的大棚給他提供技術上的幫助,工會還經常給他送來栽種大棚的書籍、技術知識光盤和一些農業(yè)技術講座的視頻,為他提高瓜果蔬菜種植技術、預防各種病蟲害提供了保證。
今年年初大棚的大井壞了,他只好用車從很遠的地方拉水給大棚秧苗澆水,說實話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他的幫扶人和工會的領導知道這個情況后,主動幫助他尋找修大井的工人。在大井沒有修好時,幫扶責任人和許多熱心的人幫助他拉水、尋找新的水源,最讓他感動的是他們一起幫他澆秧苗。最后在多方的努力和協(xié)調下,農場在他承包的大棚附近重新打了一口新井,水的問題解決了,他的秧苗全都活了下來。
農場領導對他承包大棚創(chuàng)業(yè)非常關心和支持,經常組織場內和外來人員到他的大棚參觀,宣傳他的瓜果蔬菜,現場采摘,現場賣?,F在他的瓜果不光供應本場的職工群眾,附近農場和臨江四合、丹鳳等農村的人都來他這買西瓜和香瓜,他們都夸他種植的瓜皮薄個大而且還甜。今年,訥河市的一位瓜商還專程來到他的瓜棚,考察了解他的瓜果種植情況,想和他長期建立合作關系。
在農場領導和幫扶責任人的精心指導和幫扶下,他和妻子精心管理、經營、伺候著五棟大棚,讓他的創(chuàng)業(yè)致富路越走越寬,讓他的大棚碩果累累、充滿生機。
因為他在大棚里種植的瓜果蔬菜未使用任何化肥和農藥,所以生產出來的瓜果蔬菜成了農場小市場上的暢銷貨,每天都有人電話預訂,特別是早晨4點多剛摘下的瓜果蔬菜,在早市上銷售一會兒就被搶購一空。他初步算了下,今年,他的這五棟大棚差不多能掙到3萬多元。感謝領導和同志們,是精準扶貧讓他走出生活困境;是農場黨委、農場領導的關心讓他有了今天的收獲,讓他感受到了農場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今后,他還將加倍努力,多學新技術、新知識,在現有的基礎上,逐步擴大棚菜種植規(guī)模,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大棚種植園”,用勤勞的雙手,種出綠色、健康的果蔬,創(chuàng)造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