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王朝大體是依材料治國的。八九成皇帝都生于深宮之內(nèi),長于婦人之手,他何以知曉民情民生?沒辦法嘛,只能看材料。
知縣,古稱親民官(皇家離民千萬里,縣官離民百十里,是謂親),踏出門檻便可見稻花,但大都不想邁足,何況知府、巡撫?官府與民間聯(lián)系,便只好全托匯報材料了。文字材料報上去,領(lǐng)導(dǎo)批示發(fā)下來,帝國管理體系,便全拜托一扎扎、一本本、一捆捆的材料了。古來稱某皇上勤民聽政、宵衣旰食,無非是說喜歡看材料、批材料。朱元璋廢寢忘食,乾隆帝通宵達旦,不是在開會聽取匯報,便是在關(guān)門批閱材料。
匯報說什么,便是什么;材料如何寫,便是如何。路路都有凍死骨,往上匯報謂家家都是酒肉臭;官民如水火難容,千里無雞鳴,材料上卻寫道政通人和、百廢俱興。皇上只好信,還挺高興,又給獎賞又給提拔。有些皇帝將信將疑,不好表揚,批評又無從談起,便含含糊糊在材料上批“已閱”,或“知道了”。
看慣了千篇一律的皇帝批示,再去讀雍正皇帝的批語,如久居鮑魚之肆,突入皇家衛(wèi)生間,不勝馨香之至。
雍正的批語,確乎有味,如批田文鏡折:“朕就是這樣漢子!就是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皇帝!爾等大臣若不負朕,朕再不負爾等也。勉之!”如批蔡廷折:“李枝英竟不是個人,大笑話!真笑話!有面?zhèn)骺谥I,朕笑得了不得,真武夫矣?!比缗撵陶郏骸跋惨矐{你,笑也任你,氣也隨你,愧也由你,感也在你,惱也從你,朕從 來不會心口相異?!比缗罹S鈞折:“大奇!大奇!此人乃天日不醒的一個人。朕當(dāng)日在藩邸罵他玩,都叫他‘球,粗蠢不堪,于登極后不記出仕何地。”
有某官任職湖南,干得一塌糊涂。尤有一年,湖南遭遇大洪水,四水同時滿注,一瀉千里,千萬農(nóng)田被沖了個底朝天,萬千房屋被刷了個天栽地。這廝卻向上寫材料匯報:巡撫如何堅強領(lǐng)導(dǎo),知府知縣如何深入第一線,抗災(zāi)取得了偉大勝利,災(zāi)民都搬了新居,糧食獲了大豐收,預(yù)計比去年增收八千萬石。當(dāng)然,他也報了些災(zāi)情,如洪水淹死了好些百姓,不過,廣大災(zāi)民已得到妥善安置,目前情緒穩(wěn)定,云云。
雍正翻讀這則材料后,大發(fā)脾氣:“汝以朕為可欺乎?汝忘朕即位之時,已年過四十矣,官吏情偽朕盡知之。朕在藩邸時,即知汝名曾列彈章,汝又送朕禮物,冀朕在大行皇帝前轉(zhuǎn)圜。汝此后其小心謹慎,一舉一動,不能逃朕之洞鑒也。”大災(zāi)之后,還能大豐收?你把朕當(dāng)小孩子逗著耍???
有貪污犯某,大概是還在看守所,抓是抓起來關(guān)了,并沒正式判,便在牢房里寫起懺悔書。材料寫得很感人,說自己犯了這等事情“辜負天恩,羞懼交并”,云云。雍正讀了這般檢討書,冷笑:“知汝懼死實甚,然羞則未必也?!北碇沂羌伲獋€認罪態(tài)度好,早求出獄,才是真。
雍正批語治國用力甚勤,乾隆時出版過其批示選集,“有六巨冊之多”。但雍正特別之處,有二:
一是露了真性情。不是寫那些“已閱”“酌處”,他把個人的喜怒哀樂,有時全展現(xiàn),不避俚俗,不避抒情,甚至還很萌,如“朕躬甚安,已痊愈。朕之親切寶貝,爾等俱好么?”古來批示,還有哪個大官能這樣展示真性情的?
其二,雍正批示中敢較真、敢批評,敢戳穿官員哈哈鏡與花花心,這是難得見的。你好我好大家好,你哄我哄大家哄。匯報材料字字假、句句大、數(shù)數(shù)空,官員不知嗎?雍正四年,甘肅大旱大半年,七月下了點毛毛雨,巡撫石文焯立馬匯報豐收在望,雍正揮筆批此“喜報”:“經(jīng)此一旱,何得可望豐收?似此粉飾之言,朕實厭觀?!?/p>
雍正料理材料,人謂真出奇。有甚出奇處?動點常情,寫點常識嘛。
(摘自《四川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