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浙江最早探索河長制的長興縣"/>
◎本刊記者 吳凌云
治水更要治人心
——走訪浙江最早探索河長制的長興縣
◎本刊記者 吳凌云
在這份文件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河長”二字。
“通過改革,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更便利了,許多貧困地區(qū)孩子們上學條件改善了,老百姓異地辦理身份證不用來回奔波了,一些長期無戶口的人可以登記戶口了,很多群眾有了自己的家庭醫(yī)生,每條河流要有‘河長’了……這一切,讓我們感到欣慰?!?/p>
在國家主席習近平發(fā)表的2017年新年賀詞中,我們聽到了一個讓所有浙江人倍感自豪的詞語——河長。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并發(fā)出通知,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2016年12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為此舉行專門的新聞發(fā)布會,可見這一文件的重要性。在發(fā)布會上,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fā)言人胡凱紅還專門強調:“這個《意見》非常重要?!?/p>
這個意見中,有一段話很有意思:“近年來,一些地區(qū)積極探索河長制,由黨政領導擔任河長,依法依規(guī)落實地方主體責任,協(xié)調整合各方力量,有力促進了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環(huán)境治理等工作?!?/p>
“一些地區(qū)”實有所指,浙江位列其中。
長興縣則是浙江省最早探索河長制的地區(qū)。
2016年12月13日下午,記者在長興縣水利局會議室看到了一份發(fā)布于2008年9月5日的文件,文件上清楚地提到了“河長”二字。
時間退回到十年前。2007年五六月間,江蘇無錫,太湖藍藻暴發(fā),無錫發(fā)生水危機。大量死亡藍藻污水團進入了無錫貢湖水廠的取水口,一般凈水工藝無法消除,臟水進入了千家萬戶百姓水龍頭,停水近一周,致使居民、工廠的生產和生活無法正常進行,造成了巨大損失。
研究顯示,太湖流域是全國社會經濟最發(fā)達的地區(qū),人口密度是全國平均的9.8倍,創(chuàng)造的人均GDP是全國平均的2.5倍,同樣,單位面積排放的污染物量也是全國的9倍。正是因為大量污染物進入太湖,造成適宜藍藻生長的富營養(yǎng)化環(huán)境,才引起藍藻暴發(fā)。
長興縣位于太湖西南岸,太湖的上游,杭嘉湖平原北端,境內河網水系發(fā)達,共有河道547條。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長興在這場藍藻事件中不僅不能坐視不理,更要主動出擊。2008年8月,為深入推進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全面改善長興縣生態(tài)環(huán)境,在全縣開展“清水入湖行動”,當時配套出臺了《“清水入湖”二年行動總體實施方案》《“清水入湖”二年行動工業(yè)污染治理方案》《“清水入湖”二年行動污水管網建設方案》《“清水入湖”二年行動農業(yè)污染治理方案》《“清水入湖”二年行動河道清淤實施方案》等五個文件。
“早在2008年,長興就在全省范圍內率先推行了‘河長制’?!遍L興縣“河長制”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吳海華說,為了深入開展太湖流域水環(huán)境整治,當年8月,長興出臺文件明確提出實行“河長制”,由4名縣領導任河長,牽頭協(xié)調4條主要入湖河流(長興港、合溪港、夾浦港、楊家浦港)的整治工作。
實踐證明,作為改善水環(huán)境的有力措施,“河長制”成效明顯。2010年,也就是“河長制”實施兩年后,4條河道水質全面改善,6個污染物指標均符合水功能區(qū)劃要求。
夾浦港是長興最早實行“河長制”的一條河道。緊鄰太湖的夾浦鎮(zhèn)曾是輕紡重鎮(zhèn),一度擁有3萬多臺噴水織機。2013年12月,時任夾浦港鎮(zhèn)級河長徐誠說:“通過幾年整治,所有機器用水全部納入污水管網,全鎮(zhèn)所有的污水實現(xiàn)了回用,徹底切斷了污染源?!?/p>
當年負責楊家浦港的河長陳富強現(xiàn)在是長興縣水利局副局長。對于那段“河長歲月”,他依然歷歷在目:“那時,我是長興縣環(huán)保局總工程師,定期會去巡河。有時,還專挑晚上去,十點以后進行突擊檢查,看看是否還有工廠在排污?!庇幸换?,同為河長的丁火良在檢查企業(yè)污水處理設施的時候,因為也是在晚上,還重重地摔了一跤。
2013年9月,已有實踐基礎的長興縣率先將河長制延伸到村級。吳海華介紹說,“河長隊伍一直在壯大,從最初的4位現(xiàn)在已發(fā)展為514人?!比缃瘢L興縣有縣、鄉(xiāng)、村三級河長??h四套班子領導擔任縣內主要河道河長,鄉(xiāng)鎮(zhèn)領導擔任轄區(qū)內主要河道或跨村河道河長,村干部擔任行政村內河道河長。
2013年底到2014年底,那一整年,吳海華記憶猶新,當時長興縣已全面實行河長制。時任長興縣委書記章根明提出要一年清淤1000公里。實際上,長興縣域內河道總長1659公里,其中,平原河道為1200余公里。也就是說,那一年,長興縣域內平原河道幾乎全部完成清淤?!?013年有一段時間,加班到凌晨成了家常便飯?!币驳靡嬗谀菚r候河長制工作的扎實推進,現(xiàn)在的長興已經實現(xiàn)了“全流域全地域逢水必治逢水必清”。
2016年2月29日,長興縣、湖州市雙雙捧得浙江省治水最高獎——“大禹鼎”。
8年多來,長興“河長制”工作不斷深化,有力助推了長興水環(huán)境質量的持續(xù)改善,營造了全民治水護水良好氛圍。來自長興縣治水辦的數(shù)據,截至目前,該縣縣控以上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100%,同時全面清除了垃圾河、黑臭河。湖州市治水辦專職副主任朱榮偉說:“長興的先行先試,為‘河長制’在全國的推行積累了寶貴經驗?!?/p>
2016年6月,514位河長收到了一份專屬禮物——每人一臺手機,這不是一臺普通的手機,而是一臺河長制管理信息化系統(tǒng)終端。手機內安裝的“河長制APP”成了河長們每日必點的軟件。按照規(guī)定,縣級河長每半個月巡河一次,鎮(zhèn)級河長每10天巡河一次,村級河長每周巡河一次。而河長們只有在河道兩邊100米范圍內,該APP才能感知有效,也就是說,終端的存在是為了更好地督促河長巡河,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長興縣河長辦工作人員吳欣欣說,河長在巡河過程中,可以把相關情況通過“河長制APP”即時上傳至信息化平臺,由平臺管理員根據問題分類及時分解至相關部門和鄉(xiāng)鎮(zhèn)街道,大大提高了巡查治水效率。
長興縣太湖街道辦事處常務副主任盛國慶是楊莊港陳塘段的鎮(zhèn)級河長。每隔十天,他就會到自己的責任河道查看情況。該河道是城區(qū)河道,周邊工廠較多。沿著河道,盛國慶一邊仔細查看,一邊把情況記錄在手機上的“河長制APP”中。2個小時之后,1000多米的河道巡查結束,“現(xiàn)在企業(yè)的環(huán)保意識都很強,已看不到偷排的情況了?!蓖砼缘那迩搴拥?,盛國慶臉上露出笑容。
據了解,2016年9月,有10多位村級河長由于履職不到位被上級河長約談。河長履職情況的考核結果已作為黨政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業(yè)績突出的河長會得到獎勵,工作不力、考核不合格的,會被行政約談或通報批評;而因履職不到位或失職瀆職導致發(fā)生垃圾河、黑河、臭河嚴重反彈或重大污染事故的,依法追究河長責任,同時,還要追究當?shù)攸h政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治水難嗎?
治水難,這是一項涉及水利、環(huán)保、農業(yè)等多方面的工程,需要群策群力。
治水簡單嗎?
有人說,水里的問題根子在岸上,只要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把“治水工程”當做“治心工作”來抓,就沒什么難的了。
長興的“河長制”好在實行早,貴在“治河先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