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婷 王珉鑫
摘要:目的:對乳腺超聲評分系統(tǒng)聯(lián)合超聲造影在乳腺惡性腫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方法:對于2015年3月-2016年5月在我院就診發(fā)現(xiàn)乳腺實性腫物的60例患者共計61個實性腫塊進行常規(guī)超聲檢查,依據(jù)超聲乳腺影像學報告與數(shù)據(jù)系統(tǒng)(BI-RADS)評分標準加以分級診斷,再行超聲造影,做出診斷。對比BI-RADS分級、BI-RADS分級聯(lián)合超聲造影這兩種方法診斷的差異所在。結果:BI-RADS分級診斷結合超聲造影組與超聲造影組間的數(shù)據(jù)結果對比,在靈敏度、特異性以及準確率方面比較,差異皆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乳腺超聲評分系統(tǒng)聯(lián)合超聲造影在乳腺惡性腫塊中的應用可進一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
關鍵詞:乳腺超聲評分系統(tǒng);超聲造影;乳腺惡性腫塊
中圖分類號:R445.1;R737.9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1-0270.2017.03.16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ultrasound scoring system combined with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malignancy. Methods: 61 solid masses of 60 patients with solid breast tumors were collected from March, 2015 to May, 2016.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BI-RADS Score to be grading diagnosis, then ultrasound contrast, make a diagnosis. Contrast BI-RADS grading, BI-RADS graded ultrasoun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these two methods of difference.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between the BI-RADS classification and the contrast-enhanced sonography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breast ultrasound scoring system combined with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malignancy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
Key Words: Breast Ultrasound Scoring System;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Breast Malignant Tumor
乳腺癌作為女性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直接威脅到其身體健康,可見,提高乳腺腫塊診斷的精準性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基于乳腺腫塊良性、惡性特征間有部分交叉性存在,因此也為臨床診斷帶來一定困難。雖然乳腺影像學報告及數(shù)據(jù)系統(tǒng)(BI-RIDS)中有乳腺超聲的分級標準,在一定程度上為超聲工作提供了可借鑒的標準。但通過該標準來對病灶的良、惡性進行判斷還存在較高誤診率[1]。隨著超聲造影的發(fā)展,本文就對在乳腺惡性腫塊中應用乳腺超聲評分系統(tǒng)聯(lián)合超聲造影的診斷價值進行分析,以期可進一步提高診斷的精準性。
1 研究資料及方法
1.1 研究資料
2015年3月-2016年5月在我院就診發(fā)現(xiàn)乳腺實性腫物的60例患者共計61個實性腫物,患者皆為女性,進行手術切除?;颊吣挲g在18歲-79歲,平均年齡為48.7±6.3歲。腫塊直徑在0.5-12.0cm,平均為6.1±0.8cm。
1.2 方法
對常規(guī)超聲發(fā)現(xiàn)的61個病灶進行BI-RADS評分,以4a分作為界點值,低于4a分判定可能良性,4b-5分判定可能惡性。之后對其腫塊做超聲造影。方法為:先借助于常規(guī)彩色多普勒超聲將乳腺中的病灶全部顯示出來,多病灶確定可疑病灶,選擇病灶血流顯示較為豐富的這一切面,隨后轉換造影模式,經(jīng)肘靜脈注射2.4ml造影劑,再沖注5ml的氯化鈉溶液。持續(xù)對病灶的動態(tài)灌注過程進行觀察3分鐘以上。
1.3 造影評價[2]
①病灶邊界規(guī)則與否、與周圍組織界限清晰與否;②病灶周圍是否可見粗大/扭曲血管進入病灶;③病灶有無顯著增強;④病灶中是否可見充盈缺損區(qū);⑤病灶呈不均勻的增強;⑥增強后,病灶面積有無顯著增大。符合上述三條以上,或者是與1、2條同時相符,則判定為惡性。
1.4 統(tǒng)計學
實驗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采用X2檢驗及[n(%)]來表示,結果P<0.05作為有顯著性差異。
2 結果
2.1 病理結果分析
在61個腫塊中,良性腫塊與惡性腫塊分別為35個、26個。良性腫塊中,23個為纖維腺瘤、4個為導管內乳頭狀瘤、2個為乳腺腺病,其余乳腺膿腫、乳腺慢性炎癥、漿細胞性乳腺炎、顆粒細胞瘤、葉狀腫瘤與積乳囊腫各1個。
在惡性腫塊中,浸潤性導管癌20個、浸潤性小葉癌2個,其余導管內癌、黏液腺癌、炎性乳癌、淋巴瘤各1個。
2.2 不同方法診斷乳腺腫塊良、惡性的結果分析
由下表1、表2中數(shù)據(jù)可見,BI-RADS分級診斷結合超聲造影組與BI-RADS分級診斷組間的數(shù)據(jù)結果對比,在靈敏度、特異性以及準確率方面比較,差異皆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乳腺病變存在多樣化的聲像圖表現(xiàn),對其良、惡性病變的診斷主要是依據(jù)其病變形態(tài)、病變內部與后方回聲、邊緣等方面來做綜合性的判定,當前臨床主要以BI-RADS評分標準進行對乳腺病變的評分,共分5個等級,其中的4分包括a、b、c三級,低于4a則判斷為可能良性,高于4a則判定為可能惡性[3]。但BI-RADS3級與4級良惡性病變有一部分是重疊的,如果僅依據(jù)其難以做出明確的判斷。
超聲造影在近些年來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且檢查方法日漸成熟,它是建立在二維影像以上的判斷[4]。
在本次研究的35個良性病灶中,單純BI-RADS評分評估正確的為26個,而與超聲造影結合評估正確的有33個。在這其中5個并未能正確評估的病灶分別是乳腺膿腫、慢性炎癥、導管內乳頭狀瘤與腺瘤伴梗死,它們在影像學上的表現(xiàn)特點有些相類似于惡性病灶,若與病史診斷相結合則還可以進一步提高準確性。同時,兩者相結合使用的診斷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都要比單純使用BI-RADS的高,這樣一方面不僅可減少不必要的病灶活檢,而且還能盡早發(fā)現(xiàn)病灶、及時治療,提高患者治療效果。
總的來說,乳腺超聲評分系統(tǒng)聯(lián)合超聲造影在乳腺惡性腫塊中的應用可進一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徐珍望,呂志紅,韓鄂輝等.超聲彈性成像聯(lián)合超聲造影在[1]乳腺BI-RADS4級腫塊良惡性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實用[1]臨床醫(yī)學,2016,17(7):74-77.
[2]王華,姜玨,李小鵬等.超聲造影在彈性評分>3分乳腺良性[1]腫塊中的診斷價值[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5,(20):3033-[1]3035.
[3]朱鋮.自動乳腺容積成像系統(tǒng)結合超聲造影評分在乳腺病[1]變中的價值[D].溫州醫(yī)科大學,2014.
[4]宋媛麗.超聲彈性成像在探測乳腺腫瘤上的價值探討[J].[1]影像技術,2015,27(6):17-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