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沁怡
聽媽媽說,當我還在她肚子里的時候,她就經(jīng)常念古詩給我聽;當我還未滿月時,她常常一邊哄我睡覺,一邊讀古詩詞給我聽;當我牙牙學語的時候,媽媽教我讀的第一首古詩便是《登鸛雀樓》,然后是《靜夜思》《鋤禾》……現(xiàn)在,我學習的古詩詞就更多了??梢赃@么說,幼小的我就與古詩詞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古詩詞一直伴我成長,讓我快樂地暢游于古詩詞的海洋中。今天我想說的是,在浩瀚的古詩詞中,我遇見了一首在我看來最美的詩,她就是宋代詩人王安石的《梅花》。
梅花,是最超凡脫俗的花。瞧!屈曲盤旋的枝干,片片雪白的花瓣,一叢鵝黃的花蕊,組成一朵朵玲瓏的梅花。而且她芬芳迷人,沁人心脾。難怪王安石詩中這樣寫道:“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然而,最讓我欣賞的莫過于她“凌寒獨自開”的特質(zhì)。她不畏嚴寒,傲霜斗雪,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這讓我想到了毛主席《卜算子·詠梅》一詞中的“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難怪有位作家說梅花最有品格,最有靈魂,最有骨氣。
欣賞著這號稱“歲寒三友”之一的梅花,我不禁想起了中華民族許許多多具有梅花秉性的人物:文天祥,他在宋朝破滅被捕后舍身取義,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詩句;林則徐,虎門銷煙,打擊了英國的囂張氣焰,捍衛(wèi)了祖國主權(quán);朱自清寧可餓死也不吃美國救濟糧,一代文豪竟被活活餓死;十五歲的劉胡蘭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寧死不屈……錚錚鐵骨,無所畏懼,傲然屹立,這一朵朵梅花魂,怎能不讓我肅然起敬!
我想,我應該向梅花學習,向這些具有梅花秉性的杰出人物學習,無論怎樣的境遇,都要無所畏懼,堅強不屈。
遇見最美古詩詞,讓古詩詞與我同行,讓梅花精神永遠伴我成長。
指導老師:邱少菁
【點評】小作者對宋代詩人王安石的《梅花》有著深刻的感受,她在寫對梅花的欣賞的同時,也展現(xiàn)出自己的志向,十分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