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偉
只要穿上這身警服,不管在哪個崗位,都容不得半點馬虎。前些年在戶籍崗位上經(jīng)歷的兩件事,讓我至今念念不忘。
2014年,我初涉戶籍崗位。在一次轄區(qū)走訪時,我了解到大唐莊村的一位王姓老人年近七旬,由于早年服刑出獄后到處流浪,沒有辦理任何戶口證件,給其家人和本人帶來了諸多不便。我立即向縣局領導匯報,并聯(lián)系微山監(jiān)獄查找原始檔案,利用周末時間到村里調查取證,按有關規(guī)定為王大爺補辦了戶口。老人接到嶄新的戶口簿時,激動地說:“大家都說我們的派出所能為百姓辦實事,這次我真信了!”
補錄戶口,這只是戶籍工作中的一項常規(guī)業(yè)務,是萬千瑣屑警務工作中不起眼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在出生落戶政策剛剛調整那段時間,每天工作量很大,每晚盯著電腦登記信息到零點是常態(tài)。
每當面對屏幕眼睛昏花時,每當肩頸酸痛不堪時,仍不敢稍有懈怠,唯恐錄錯一條信息。因為這看似平淡無奇的每一條信息,卻涉及當事人的入學、醫(yī)療、工作、養(yǎng)老等權益保障。工作中一點點的疏忽就可能造成一連串的問題。
有一次,轄區(qū)劉道口村的一位老太太來到戶籍室,焦急地說:“姑娘,我的戶口在錄入微機時弄錯了,比實際年齡小了十歲,這可怎么辦啊?現(xiàn)在一樣大的那些人都領到了高齡補貼,我還得等上十年,十年后我還有沒有都不好說?!笨粗@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聽完這話,我不由得感到一陣心酸,同時也深感愧疚。正是由于細節(jié)上的一次疏忽,讓這樣一位高齡老人受了不該有的委屈。
回憶起從警來的點點滴滴,回望很多早已頭發(fā)斑白的老同事,我時常想,他們多年來的崗位堅守,該經(jīng)歷過多少這樣的故事?對他們來講,或許這些事都很普通,因為選擇了警察這個職業(yè),就意味著他們愿擔起責任。
(作者系山東省郯城縣公安局李莊派出所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