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順利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空間交會對接嗎?空間交會對接就是在字宙空間里,讓兩個航天器慢慢糞近,然后把它們相互連接任一起,就好像兩個巨人在太空握手一樣。但是,要讓兩個高速運轉的航天器連在一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空間交會對接的概念及原理
我們知道,一列火車是由一節(jié)節(jié)車廂組成的,前邊一節(jié)車廂把后邊一節(jié)車廂連接起來,這就是對接?;疖嚳渴裁磳幽??靠掛鉤,這個掛鉤還是我們中國人發(fā)明的呢!我們都知道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設計和修建京張鐵路的故事,其實,詹天佑除了設計“人字形”鐵路外,還發(fā)明了鐵鉤式機構,靠這種鐵鉤把兩節(jié)車廂在地面上對接起來,后來人們還把這種鐵鉤叫作“詹天佑鉤”。
當然,火車的對接比較容易,兩節(jié)車廂都在地面上,對接時放慢速度,又有鐵軌制約,所以不會走偏。但是,空中對接就困難多了,空間的軌道是無形的,兩個航天器又都在高速運動,不能因為對接讓它們停下來。在對接的時候,一個航天器會保持著相對固定姿態(tài),同時也保持著自身原有的速度,這個航天器叫目標飛行器。還有一個航天器是追蹤目標的,準備主動與目標對接,它叫作追蹤航天器。目標飛行器一般是空間站或大型航天器,追蹤航天器一般是地面上發(fā)射的宇宙飛船、航天飛機的軌道器等。
那么,空間對接采用什么原理呢?同學們都知道,我們家房門邊上會有個金屬“舌頭”,我們關門時,用力一帶門,“砰”的一聲,門就關上了。這其實就是撞鎖原理。門和門框發(fā)生碰撞,門上的金屬“舌頭”先縮回去,再彈出來進入門框的凹槽里,這樣就把門和門框就緊緊碰在一起了。空中對接也是采用這個原理進行交會對接的。
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用途
空間交會對接技術有什么用途呢?
第一,這項技術可用于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的天地往返運輸。我們建立一個空間站,讓它在軌道上運行幾年甚至十幾年,在此期間,要用宇宙飛船不斷地接送航天員,還要不斷地
給空間站運送食品、實驗設備等物資。因此,空間站就好像是茫茫宇宙中孤零零的小島,宇宙飛船就好像是運送人員和物資的運輸船。
第二,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可以用于空間站的建造。空間站的體積很大,如蘇聯(lián)的“和平號”空間站重達120噸,這個龐然大物是沒辦法一下子用火箭發(fā)射上去的。所以,要把建造空間站的材料通過多次發(fā)射,一點一點地在空中對接組裝起來。
第三,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可以用于載人登月。把航天員送到月球上去,他們在月球上完成預定的科學考察任務后,再返回地球。
空間交會對接技術要求極高,稍有不慎,就會出現(xiàn)重大事故,蘇、美兩國在這方面都有過慘痛教訓。
中國的空間的交會對接
天宮一號是我國的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它由兩艙組成,最前面有一個對接機構,對接機構后面是實驗艙,實驗艙后面連著資源艙。
第一個與天宮一號對接的航天器是神舟八號飛船。要讓它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實現(xiàn)空間對接,首先要精心選擇神舟八號的發(fā)射時間,使它入軌時和天宮一號基本處于同一平面,然后才能通過神舟八號的一系列變軌,使得其軌道高度和飛行速度與天宮一號保持一致,并追上天宮一號,實現(xiàn)空間對接。2011年11月17日,神舟八號完成了與天宮一號的兩次對接任務后,與天宮一號分離,進入返回階段,并與當天晚上安全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上。
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的首次空間交會對接,實現(xiàn)了六項突破:第一是創(chuàng)造出中國火箭入軌精度最高的紀錄;第二是硏制出新型火箭整流罩(即火箭前端罩住航天器的設備);第三是載人航天能力變強;第四是航天器飛行時間最長;第五是技術難度最大;第六是國產化的程度最高。
在此之后,我國的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先后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實現(xiàn)了交會對接,神舟一號也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實現(xiàn)了交會對接。我國的空間對接交會技術雖然起步較晚,但進展速度快,而且精度高、耗資少,這些成就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也初步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多年的飛天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