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然
摘 要:求助者陸某是一名大一新生,因不適應大學生活環(huán)境出現(xiàn)了情緒低落、人際交往不適、睡眠質量差等問題,內心痛苦前來咨詢。心理測驗顯示,求助者有輕度焦慮,其心理問題符合一般心理問題的診斷。咨詢師根據求助者的情況采用了合理情緒療法,幫助陸某糾正不合理信念,經過5次咨詢,求助者的焦慮情況基本消失,情緒和睡眠問題基本解決,能愉快地生活和學習,咨詢目標基本達成。
關鍵詞:一般心理問題 大一新生 合理情緒療法
一、一般資料
1.人口學資料:陸某,女,18歲,大學一年級學生,獨生女。家住縣城,父母均為教師,家庭條件良好。身高1.65m,體態(tài)正常,無不良嗜好,無重大軀體疾病歷史,無家族精神病歷史。
2.個人成長史:從小乖巧懂事,獨立好強。父母對其要求嚴格,自己做事要求盡善盡美,自尊心強。高考以優(yōu)秀的成績考入這所大學。入學后,感覺城市的生活很陌生,自己與周圍格格不入。且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多才多藝,自己沒有什么特長可言,從而產生自卑感,覺得自己處處不如人,事事不順心。
3.測試結果與分析:選擇測試為SCL—90。測試各因子分如下:軀體化2.2,強迫癥狀1.1,人際關系敏感2.3,抑郁1.9,焦慮2.7,敵對1.3,恐怖1.2,偏執(zhí)1.0,精神病性1.0,其他2.1;總分165分,陽性項目數(shù)50個;結果顯示,軀體化、人際敏感、焦慮因子分明顯高于常模。
二、主訴和個人陳述
1.主訴:近一個月,總是覺得心煩,學習時注意力老是分散。和寢室的同學關系比較疏淡,沒有交到什么朋友,覺得很孤單。情緒低落,睡眠質量減弱,內心痛苦。
2.個人陳述:我能夠考上這所大學非常高興。來這之前,我對大學生活充滿了期待,想要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是來到這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與我想的完全不一樣。高中的時候,我在班里是學習委員,大家都很尊重我,老師也很喜歡我。但是到了這里后一切都變了,覺得周圍的同學都多才多藝,可我除了學習外什么也不行。社團活動我也不敢參加,怕別人笑話。我不想丟臉。
我們班的女生都穿著時尚,有很多品牌我在家鄉(xiāng)那邊從未見過。與她們相比,我穿得就像個鄉(xiāng)巴佬,我覺得她們肯定瞧不起我。她們討論的話題我也大多不熟悉,總是插不上話。我想與她們快點處好關系,可又總是走不近。好像我們之間有隔閡似的。心里很著急。
我沒有告訴父母這個狀況,怕他們擔心。和以前的朋友最近聯(lián)系得少,大家剛開學都挺忙的,也沒有說過這件事。
三、咨詢師觀察和他人的反映情況
1.咨詢師的觀察:陸某穿戴整潔,舉止得體,講話聲音低沉,思維清晰;但雙眉緊鎖,神情緊張,在談到大學的生活時,情緒明顯低落、焦慮。
2.他人的反映:據輔導員介紹,該女生較內向、敏感,與班級同學來往較少。學習很努力,要求上進,有時也有想參加集體活動的愿望,但又總是因為不夠自信而退縮。
四、評估與診斷
1.評估:通過求助者的陳述以及咨詢師的觀察和了解,陸某個性好強、追求完美,因較難適應新的環(huán)境而產生了一些不合理信念,導致情緒焦慮,睡眠質量差。病程為一個月,未泛化,自知力完整,主動求醫(yī)。
2.診斷:一般心理問題
根據劃分心理正常與異常的三原則:該求助者主客觀世界統(tǒng)一,知情意協(xié)調一致,個性穩(wěn)定,有自知力,主動求醫(yī),并且沒有出現(xiàn)幻想、妄想等精神病的癥狀,因此排除精神病。
(1)求助者的心理問題是由于較難適應新的環(huán)境等明顯的現(xiàn)實原因引起,沖突是常形的,具有現(xiàn)實意義。故排除神經癥的診斷。
(2)求助者的癥狀為情緒低落、焦慮不安、睡眠質量下降等。從嚴重程度標準看,其反應強度不強烈,沒有影響邏輯思維。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習和生活,但并不嚴重。
(3)從病程標準來看,病程只有一個月。沒有超出兩個月,沒有達到嚴重心理問題的程度。求助者的心理問題只集中于不能適應新環(huán)境這一心理問題,沒有泛化到其他方面。
(4)求助者身體健康,無軀體性疾病。
根據以上依據,診斷為一般心理問題。
3.病因分析
(1)生物學因素:該求助者身體健康,沒有疾病。
(2)社會性因素:由于剛進入新的環(huán)境而引起的不適應;缺乏社會支持系統(tǒng)。
(3)心理因素:自我要求過高 ,做事追求完美。缺乏自信,存在絕對化要求等不合理信念。
五、咨詢目標的制定
根據以上的評估與診斷,與求助者協(xié)商,確定如下咨詢目標:
1.近期目標。改善不良情緒,調整其認知方式,改善睡眠。
2.長期目標。完善求助者的個性,增強其自信心以及人際關系適應能力,使其形成正確的自我觀念,達到人格完善。
六、咨詢過程
大致分為三階段:診斷階段,咨詢階段,鞏固階段。
1.第一次咨詢:
目的:了解基本情況,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商定咨詢方案,確定咨詢的目標。
方法:會談法,心理測驗。
過程:詢問陸某基本情況,介紹心理咨詢的性質和設置等;攝入性談話收集資料,了解求助者求助原因,求助目的,陳述問題,咨詢期望;進行心理測驗。與求助者一起協(xié)商,確定咨詢目標;
2.第二次咨詢:
目的:加深咨詢關系,確認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向求助者初步介紹ABC理論。
方法:合理情緒療法
過程:加深咨詢關系。向求助者簡單介紹合理情緒療法的基本理論模型(ABC模型),讓求助者認識到誘發(fā)事件A并不能直接導致情緒反應C,是她對事件的認知和想法B引發(fā)了情緒反應C;布置家庭作業(yè):強化求助者對ABC之間關系的理解。
3.第三次咨詢:
目的:深度分析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學會與不合理信念辯論,幫助其改變認知模式;教會求助者運用放松技術。
方法:合理情緒療法,放松訓練
過程:反饋家庭作業(yè)。分析求助者列出的關于自身心理問題的ABC模型,共同深層挖掘,探究其不合理信念。分析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并進行辯駁,初步改變求助者的認知偏差。教會求助者運用肌肉松弛放松技術。布置家庭作業(yè):(1)記錄此次咨詢對自己認知轉變的啟示,將原來不合理的信念和建設性信念列表對比;(2)與同學真誠溝通,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請他們評價自己,并對未來的四年生活進行討論;(3)進行放松訓練的練習。
4 第四次咨詢:
目的:幫助求助者進一步擺脫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維方式,鞏固學習新的合理信念
方法:合理情緒療法
過程:反饋家庭作業(yè),正確看待自我。經過將自己先前的不合理信念與咨詢中建立的合理信念相對比,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認知模式上的錯誤,積極進行了自我反思。
5.第五次咨詢:
目的:鞏固咨詢效果并結束咨詢
方法:會談法,心理測驗
過程:反饋家庭作業(yè):(1)求助者覺得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轉變后,做事變得更加積極,心情也放松多了;(2)發(fā)現(xiàn)自己有諸多優(yōu)點,并且成功地進入了系里的編輯部,成為了一名新聞編輯,自信心得到提高。進行心理測驗。做好咨詢回顧和總結,幫助求助者接受離別。
七、咨詢效果評估
1.求助者自我評估?!拔业那榫w已經基本平靜下來。近幾天心情也好多了,睡眠狀況也好了。上課可以集中精神聽講了。而且我與室友的關系改善了許多,前幾天一起出去逛街了?!?/p>
2.咨詢師評估:通過回訪,了解到求助者目前心理狀態(tài)穩(wěn)定,焦慮情緒消失,睡眠質量提高,人際關系恢復正常。咨詢已基本達到預期目標,咨詢過程完整。
3.他人的評估:在隨后的隨訪中,經求助者的輔導員反映,求助者現(xiàn)在情緒比較穩(wěn)定,學習比較努力,積極參加社團活動。經班上的同學反映,求助者很有親和力,與大家相處融洽,學習認真刻苦,活潑大方,和之前有較大改變。
4.心理測驗評估:
(1)SAS:粗分36分,標準分45分,提示焦慮情緒基本消失;
(2)SCL—90:軀體化1.8,人際關系敏感1.8,焦慮1.9,總分121分。減分率:27%。減分率大于25%,說明該咨詢有效。
說明求助者的心理問題已經基本得到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