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潤婷
景色中最豐富的元素,就是一點天真無邪的陽光。
——梭羅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可偏偏世人皆哀吾生之須叟,羨長江之無窮,又有幾人能如同東坡居士一般享江上之清風,賞山間之明月?于是乎,人生在世,為名利而奔波勞累,為私欲而耗盡一生。
曾聽過一個十分溫情的故事,打赤腳的女孩在海邊走,浪花卷上她的裙擺,一不小心,她踩到一顆石頭。她沒有顧及自己赤裸的腳,而是先彎腰詢問那塊石頭:“你疼不疼?”多么可笑的問題,多么可愛的女孩。不禁反問,倘若一位心智已成熟的成年人會這般做嗎?倘若不小心踩到石頭,會向石頭道歉嗎?
正如林語堂先生所說:“人生在世,年事越長,心思計慮越繁,比起小孩子,總是少了一個什么說不出來的東西。”
寺院自是一個清凈無根的好地方,前來進香的富太太因為小和尚穿著破爛而認為其可憐;久居寺院的小和尚卻因見富太太緊皺眉頭而反認為富太太可憐。同是初次相見,為何兩人的看法卻南轅北轍?
自是因其視角不同。
富太太以物質(zhì)至上的視角去觀察每一個人,凡是衣著破舊,無名利加身的人便是值得同情嘆惋的。而小和尚則是以隨心隨意的視角去觀察人,只要是活得自在隨心,便是舒適快樂的;反之,則再可憐不過了。由此可見,小和尚缺的只是身外之物,而富太太缺的卻是——初心。
何為守得初心?便是保其天真,成其自然。真正殷實矜貴的人,哪一個不是如此?你看楊絳,始終笑瞇瞇的。前些年,有人張羅著給她的文集開研討會,她推托:“我本是一滴水,為何要吹出一串肥皂泡?”還有孫犁,他曾給一個想開作品研討會的同行寫信:與其開勞什子研討會,不如抽時間去鄉(xiāng)下走走……
這樣的人才算是真正快樂的人。他們不以追名逐利為人生目標,不以生活所迫為借口,一心致力于自己喜歡的事上。
林語堂還說過:“成熟的人也不要失其赤子之心,應(yīng)該留點溫情,使其心窩有個暖處?!?/p>
愿景色中永不缺最豐富的元素,愿天真無邪的陽光永存。
[作者通聯(lián):武漢大學附屬中學高三(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