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菁
教育孩子是一門大學問。對我而言,尤其是情緒管理,很重要,也最難。
兒子叮當小小班的第一個學期,因為各種原因,我?guī)е毦印脑缟掀鸫驳剿退ビ變簣@,下午到幼兒園接他至晚上睡覺,這幾個時間段就像打仗一樣。叮當因為剛去幼兒園,三天兩頭鬧脾氣,要么是起床后不肯刷牙,不肯洗臉,好不容易哄好坐在餐桌前,也是有一口沒一口;要么是東摸一下西摸一下;要么是晚上到點不肯睡覺。眼看斗智斗勇的一天就要結束了,情感與理智的交鋒也到了臨界點。這個時候一切的科學育兒道理都會拋諸腦后,接下來就是大可不必的對孩子的責罵。
一天晚上,叮當因為刷牙時沒有按照他的要求用檸檬味的牙膏,而是用了草莓味的,直接暴哭,把牙刷丟掉,杯子也摔在地上,一片狼藉,怎么哄都沒有用,甚至重新?lián)Q了他要的檸檬味也不行。我不停地跟自己說要冷靜下來,不發(fā)脾氣。好不容易洗漱好躺到床上,叮當又開始各種鬧騰,挖背抓癢抓耳朵,故事講了一本又一本,2個小時過去了還是在那里翻來覆去。體內的洪荒之力再也抑制不住了,我直接朝叮當大吼。孩子被我突如其來的吼聲給嚇到,眼里充滿了恐懼。也許在他看來,最愛自己的媽媽在某些時候是會變成怪物的。孩子掛著淚水入睡,睡夢中的他還突然哭著大喊“媽媽壞,媽媽壞”。很長一段時間里,我感到身心疲憊,而孩子也經(jīng)常會問:“媽媽,你是不是不愛我?愛我,你為什么老是罵我?”自己竟無言以對。
偶然看到一篇資深心理咨詢師的文章,提道:“我罵你是因為我愛你,還是因為自己情緒管理不好?”不禁想起自己在育兒過程中,因為控制不好情緒而對著孩子大喊大叫,試圖用這樣的方式去讓孩子明白,我吼你是為你好。
看著孩子那雙帶著期盼又有點恐懼的眼睛,我很慚愧。我罵孩子,不完全是因為我愛他,很多時候是因為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從此,我開始注意自己的言行。即便是孩子真的做錯了,我也對著自己深呼吸,等冷靜下來再和他溝通。同時,我鼓勵孩子用語言而非哭鬧的方式來說服我,我也保證給他辯解的機會。我和孩子找到了適合我們的溝通方式和處理沖突的模式。雖然一早一晚有如同打仗的時段,也還是有讓我著急抓狂的情形出現(xiàn),但每次情緒失控后,我都能平心靜氣地自省和改進。育兒的道路上,看起來像是我們在陪孩子成長,其實更多的是孩子陪我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