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源
千年前的重陽節(jié),詩人王維曾揮毫寫下這樣的名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九重陽節(jié),人們聚在一起喝酒品茗,把盞邀月,不亦悅乎。在這樣美好的時節(jié),怎么能只有酒而無美食呢?事實上,這個時候,不同水土孕育出的美食各不相同,絕對能夠滿足各位不同的口味和需求。
陜西羊肉蕎麥面
說起陜西省,首先闖入你腦海的是什么?是大羊肉蕎麥面片的黃土高坡、荒涼的土地?還是包著白頭巾的老大爺,一邊吐著煙圈一邊趕羊?
這里就像《白鹿原》里的那個世界,柴火喧天,草木枯榮,看似蕭瑟,卻有著生命原始的力度。
這里的食物也一樣。
在陜西重陽節(jié)的餐桌上,有一道很受歡迎的美食——羊肉蕎麥面。鮮滑嫩白的羊肉,配上嚼勁十足的蕎麥面,熱騰騰的樣子極易引起人們的食欲。蕎麥性涼,能健胃、止汗,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羊肉性溫,能益氣補虛,進補防寒。二者搭配而食,不僅味道鮮美,營養(yǎng)價值也十分豐富。
當然,陜西人喜愛在重陽佳節(jié)食用羊肉蕎麥面,不僅僅因為它美味,更是因為陜西的水土能夠孕育出優(yōu)秀的蕎麥面。
蕎麥面的原材料來自于蕎麥,而蕎麥對于土壤的要求并不嚴格,即使是在不適宜其他作物生長的、貧瘠或帶酸的土地上,蕎麥也能健康生長。這樣“不挑食”的農(nóng)作物,對于土壤資源不那么好的陜西地區(qū)而言,簡直是雪中送炭。
而且,蕎麥要想開花,多需要晴朗無風的天氣,且晝夜溫差要大。而陜西地區(qū)地勢高,氣候干燥晴朗,夜間冷而白天氣溫高,簡直是為蕎麥量身打造的氣候。
此外,陜西的土壤富含有機質(zhì)、排水良好、通氣性好,可以讓蕎麥生長得更加優(yōu)質(zhì)。所以,當秋風漸起,碧波蕩漾的時候,去陜西吃一碗當?shù)氐难蛉馐w麥面吧。熱氣騰騰的面湯,鮮嫩爽口的羊肉,一定能讓你度過一個難忘的重陽佳節(jié)。
福建重陽米果
吃完熱氣騰騰的羊肉面,不來一盤甜點中和一下嗎?這時候,來嘗一嘗福建地區(qū)的重陽米果吧,你一定會喜歡的。
福建的人們每逢重陽佳節(jié),都會制作一道美食——重陽米果。將優(yōu)質(zhì)的晚米淘洗浸泡后瀝干,磨成稀漿,加入糖汁等材料后攪拌,蒸熟后即可出籠。這樣做出來的米果晶瑩剔透,爽口彈牙,讓人胃口大開。當然,做出如此美味的必要條件,除了需要師傅高超的制作手法外,更重要的是優(yōu)質(zhì)原材料的采用——晚米。
晚米是在霜降節(jié)后成熟的稻米,生長周期較長,一般在秋高氣爽的時候成熟,有利于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堆積。而福建地區(qū)處于我國的南方,一年四季氣候溫暖,即使是霜降后的溫度也不太低,易于稻米的成熟。另一方面,福建江河較多,水資源豐富,很適宜稻米類作物的生長。所以,福建地區(qū)產(chǎn)出的晚米晶瑩剔透,光澤良好,吃起來松軟可口,細膩綿密。用這樣的優(yōu)質(zhì)晚米做出來的米果,怎能不讓人食指大動呢?
鮮美的羊肉面加上甜美的糕點,如此美味,你還不趕緊試一試?
江蘇大閘蟹
李白曾有詩云:“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著名學者章太炎的夫人寄居吳中的時候,也曾留下名句:“不是陽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蘇州。”由此可見,螃蟹作為一道經(jīng)典美食,對國人的吸引力是無窮大的。而每到重陽登高之時,食蟹也成為代代相傳的習俗。其巾,陽澄湖大閘蟹更是年年吸引著人們的眼球。
陽澄湖出產(chǎn)的大閘蟹馳名全國,青背、白肚、金爪是它顯著的標志。這兒出產(chǎn)的大閘蟹,肉質(zhì)鮮嫩飽滿,個頭大而結(jié)實,究其原因,還是和這一方水土息息相關(guān)。
陽澄湖地處江蘇省,湖面十分寬闊。它的湖水活性特別好,周圍遍布生態(tài)綠地,水質(zhì)十分清潔,透明度也高。水中不僅富含鈣、鎂、硅、氧,水體還呈弱堿性。還記得某種“有點甜”弱堿性礦泉水嗎?堿性食物相比其他食物,口感上會更加甜美哦!另外,陽澄湖的湖底質(zhì)地優(yōu)良,水草豐茂,飼料充足。在這種條件下生長的大閘蟹不僅肉質(zhì)細膩,營養(yǎng)價值豐富,還含有氨基酸,口感甚是出眾。
看,這紅艷艷的蟹殼,金燦燦的蟹膏,仿佛和秋天的顏色更配呢。重陽節(jié),你要不要來只螃蟹嘗嘗?
秋風漸爽,佳節(jié)又重陽。我們慶幸自己生在這廣闊而又各具特色的中華大地上,能在這個清朗的時節(jié),帶著大地贈予我們的祝福,感受一番別樣的重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