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建英++許衍彬
摘 要: 傳統(tǒng)結構的低噪聲放大器的噪聲系數(shù)較高,增益平坦性較差。為了解決該問題,設計了可變增益低噪聲放大器,其由高增益模塊、中間增益模塊和低增益模塊構成。將有源負反饋低噪聲放大器作為放大器的高增益放大模塊,采集微弱的輸入信號。中間增益模塊通過電阻分壓衰減器實現(xiàn)輸入信號的衰減處理,確??傮w放大器具有較高的線性度。低增益模塊通過衰減器完成相關工作,可采集到強信號,避免三階交調量對系統(tǒng)信噪比的不利干擾。實驗結果說明,設計的低噪聲放大器在電壓增益、噪聲系數(shù)和三階交調量三方面的性能都較優(yōu)。
關鍵詞: 可變增益放大器; 低噪聲; 三階交調量; 電阻分壓衰減器
中圖分類號: TN722.3?34; TM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373X(2017)09?0099?05
Abstract: Since the low?noise amplifier of the traditional structure has the problems of high noise coefficient and poor gain flatness, a variable?gain low?noise amplifier was designed. The amplifier is composed of the high?gain module, middle?gain module and low?gain module. The active feedback low?noise amplifier is taken as the high?gain amplification module of the amplifier to acquire the weak input signal. The middle?gain module attenuates the input signal by means of the resistance?based voltage?dividing attenuator to ensure the high linearity of the overall amplifier. The low?gain module acquires the strong signal while the related work was done by the attenuator to avoid the harmful interference of the three?order intercept to the system signal?to?noise ratio. The experiment result shows that the designed low?noise amplifier has superior performance in the aspects of voltage gain, noise coefficient and three?order intercept.
Keywords: variable?gain amplifier; low noise; three?order intercept; resistance?based voltage?dividing attenuator
0 引 言
隨著集成電路向系統(tǒng)芯片方向發(fā)展和芯片工藝尺寸縮小形成的高頻性能增加,使用芯片工藝設計射頻前端電路廣泛應用于各領域[1]。低噪聲放大器是射頻接收機的首個模塊,其決定了系統(tǒng)的靈敏性。因此,放大器需要具備較低的噪聲系數(shù),并且還需要通過合理的增益限制后級電路的噪聲對系統(tǒng)產生的干擾[2]。傳統(tǒng)結構的低噪聲放大器的噪聲系數(shù)較高,增益平坦性較差。
以往設計出的低噪聲放大器存在較多的問題,如文獻[3]分析的一種多可調諧的窄帶低噪聲放大器組合,可采集到寬頻帶的信號,但其需要較多的大電容和大面積的電感,成本較高。文獻[4]設計的源極串聯(lián)電感反饋共源低噪聲放大器,可在低功耗下獲取高電壓增益,具有較低的噪聲系數(shù),但是其存在增益平坦性差的缺陷。文獻[5]采用跨導增強技術設計反相放大器,其通過噪聲抵消方法確保噪聲系數(shù)的最低化,但是需要額外的放大電路,成本較高。文獻[6]設計了電容交叉耦合低噪聲放大器,其通過電容交叉耦合方法降低噪聲系數(shù),確保共柵低噪聲放大器的線性度和穩(wěn)定性,但其需要輸入大量差分信號,容易對噪聲系數(shù)產生惡化。
針對上述問題,本文設計了可變增益低噪放大器,其由高增益模塊、中間增益模塊和低增益模塊構成。其噪聲系數(shù)低,增益變化具有較高的線性度。
1 可變增益低噪聲放大器的設計與實現(xiàn)
射頻接收機的輸入信號強度波動較高,最低功率的信號應低于-100 dBm,而最高功率信號為0 dBm。為了確保接收機具備合理的動態(tài)波動區(qū)域,設計的可變增益低噪聲放大器應按照采集到的信號強度自主調整增益。設計的可變增益低噪聲放大器由高增益模塊、中間增益模塊和低增益模塊構成。其中,高增益模塊具有較低的噪聲系數(shù),可采集到信號輕度弱的輸入信號[7];中間增益模塊內的衰減器增益低于1,說明衰減器可產生低于0 dB的增益,可先完成大信號的衰減處理,確??傮w可變增益低噪聲放大器具有較高的線性度;低增益模塊通過衰減器完成,對輸入信號進行衰減處理。
1.1 高增益模塊
1.1.1 有源負反饋低噪聲放大器設計
有源負反饋低噪聲放大器的結構如圖1所示,其可破壞輸入阻抗同噪聲系數(shù)以及增益間的折衷關系,能夠提供足夠的增益,并且具有較低的噪聲系數(shù),為數(shù)字電視調諧器提供高質量的服務[8]。將該有源負反饋低噪聲放大器當成可變增益低噪聲放大器的高增益模塊。
該放大器進行電壓增益以及輸入阻抗的匹配過程中,M1管為共源放大管,其溝道電流在負載上可變換成輸出電壓,完成電壓的放大處理[9]。M2管為源極跟隨器,其可向輸入端傳遞輸出信號,并且融入有源負反饋,M2管同電阻串聯(lián)構成輸入阻抗匹配電路。MC管為共柵管,能夠降低M1管柵漏寄生電容的米勒效應,增強輸出阻抗和輸入輸出間的反隔離度。是M1的跨導,是負載電阻。是輸入電壓,是輸出電壓,二者的比值為電壓增益。
1.1.2 放大器偏置電路的設計
將圖1設計成圖2所示的結構,實現(xiàn)對跨導的控制。
圖2中共源放大管M1a~M4a同共柵放大管M1c~M4c組成四條支路,這些支路是否運行同共柵管的運行狀態(tài)相關。最高增益模式下,四條支路全部都運行,共柵管的柵極偏置電壓為:
1.3 中間增益模塊設計
中間增益模塊也可以按照高增益模塊的思路繼續(xù)控制跨導,以得到更小的跨導,可獲取更小的增益。該方法獲取的低噪聲放大器的噪聲系數(shù)惡化較少,但是其線性度提升較慢,無法實現(xiàn)低增益情況下系統(tǒng)對三階交調量的要求,并且會耗費較多資源。因為電阻衰減器具有較強的線性度,能夠對大信號進行衰減處理,降低后級電路的輸入信號,最終削弱對后級電路的三階交調量要求?;趫D2可得,高增益模塊先融入電阻衰減器,能夠在獲取中間增益的情況下確保良好的三階交調量。因此設計的電阻衰減器att同高增益模塊lna_mg串聯(lián)構成放大器的中間增益模塊結構,如圖5所示。
圖5中,在高增益模塊lna_mg前插入電阻衰減器att,lna_mg在全部增益模式下的輸入抗阻同保存匹配,此時lna_mg的為圖4中和電阻值的總和。圖5中是圖4中的Part1,是圖4中的Part2。
用Gatt和Glna分別表示att和lna_mg的增益,則Gatt包括-6 dB,-12 dB和-18 dB三個增益模式,包括具有2 dB臺階的-20~14 dB的增益,和間的組合,能夠獲取-6~14 dB的中間增益,同時具有2 dB的增益臺階。
1.4 完整的可變增益低噪聲放大器設計
將上述分析的各模塊進行匯總后可獲取完整的可變增益低噪聲放大器,如圖6所示。圖6中的lna_uhf是圖1設計的有源負反饋低噪聲放大器,lna_mg是高增益模塊,其同lna_uhf結構一致,只是反饋電阻同負載處的電感存在一定的差異;中間增益模塊lna_vhf同前二者的結構一致,但是其單元管子面積較大,并且負載電阻增加。衰減器att_u同att_v的結構如圖6所示,二者間的電阻的取值不同。
從圖6可以看出,att_v內部關斷,僅閉合開關S3,則放大器能夠獲取-22~6 dB的增益,斷開開關S3,閉合開關S0以及S2,att_u同lna_mg配合能夠獲取-6~14 dB的增益,內部關斷除了lna_uhf的全部模塊,只閉合開關S1,能夠通過lna_uhf獲取14~20 dB的增益,滿足低噪聲放大器的指標需求增益區(qū)間要求,最終完成對低噪聲放大器的降噪操作。
2 仿真實驗
通過實驗檢測本文設計的可變增益低噪聲放大器各性能參數(shù)隨增益的變化情況,測試設計的放大器的性能。
2.1 可變增益低噪聲放大器的增益
實驗分別對本文設計的可變增益低噪聲放大器和傳統(tǒng)結構的放大器,在高頻段下的增益隨控制碼波動的工作頻率是630 MHz時增益控制和增益臺階的變化狀態(tài)進行測試,結果如圖7所示??梢钥闯?,本文設計的放大器總體上增益變化線性度較好,增益臺階變化平穩(wěn)。而傳統(tǒng)結構的放大器的增益變化線性度較低,并且增益臺階的波動較高。
在低頻段中,放大器的增益隨控制碼波動的工作頻率是150 MHz,在該種情況下兩種放大器的增益控制和增益臺階的狀態(tài)如圖8所示。能夠看出,相對于傳統(tǒng)結構的放大器,本文放大器的增益變化線性度更高,雖然二者的增益臺階都出現(xiàn)一定的波動,但是本文放大器的增益臺階的波動幅度更低,說明本文放大器的控制穩(wěn)定性更高。
2.2 可變增益低噪聲放大器的噪聲系數(shù)
低頻段中頻率低于100 MHz情況下,噪聲系數(shù)受到噪聲的干擾。高頻段下,隨著頻率的不斷增加,帶寬的約束力不斷增強,增益降低,使得噪聲系數(shù)惡化。高頻段工作頻率是630 MHz情況下,本文放大器和傳統(tǒng)結構的放大器的噪聲系數(shù)隨增益的波動情況如圖9所示。低頻段,工作頻率是150 MHz的情況下,兩種放大器的噪聲系數(shù)隨著增益的波動情況如圖10所示。
分析圖9和圖10可以看出,本文設計的可變增益低噪聲放大器在高頻段和低頻段的噪聲系數(shù)隨著增益的下降都呈現(xiàn)出增加的趨勢,抗噪性較高。而傳統(tǒng)結構的放大器在高頻段和低頻段的噪聲系數(shù)隨著增益的降低而降低,抗噪性能弱。
2.3 可變增益低噪聲放大器的三階交調量
在高頻段和低頻段下,本文放大器和傳統(tǒng)放大器在全部增益下的/三階交調量//P3隨增益的變化分別如圖11和圖12所示。分析結果可得,本文放大器隨著增益的降低,//P3也逐漸增大。并且當信號較強時,增益降低,此時電路由無源電阻衰減器構成,//P3達到最高值,輸入信號達到0 dBm量級。而傳統(tǒng)結構的放大器隨著增益的降低,//P3也降低,說明其對三階交調點的控制能力較差,穩(wěn)定性弱。
綜合分析上述實驗結果可得,本文設計的可變增益低噪聲放大器在電壓增益、噪聲系數(shù)和三階交調量等方面的性能都優(yōu)于傳統(tǒng)結構的放大器,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
3 結 論
本文設計的可變增益低噪聲放大器包括高增益模塊、中間增益模塊和低增益模塊。通過實驗檢測結果可以看出,本文設計的放大器的電壓增益變化線性度高,增益臺階變化平穩(wěn);在高頻段和低頻段的噪聲系數(shù)隨著增益的下降都呈現(xiàn)出增加的趨勢,抗噪性較高,并且能夠避免三階交調量對系統(tǒng)信噪比的不利干擾。
參考文獻
[1] 李文娟.基于白光LED驅動電路中誤差放大器的設計[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15,38(18):155?157.
[2] 鄭世程,呂志強,陳嵐.一種10 GHz高增益低噪聲放大器設計[J].微處理機,2014,35(1):1?3.
[3] 于金鑫,王志功,徐建.一種指數(shù)增益控制寬范圍可變增益放大器[J].中國集成電路,2014,23(8):39?42.
[4] 魏淑華,戴瀾,苑林.高性能開關電容可變增益放大器的設計[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14,26(3):28?34.
[5] 徐建,于金鑫,曾賢文,等.GSM?R光纖直放站低噪聲放大器模塊的設計[J].高技術通訊,2014,24(9):957?962.
[6] 賴積斌,任國強,王明富,等.高頻非對稱EMCCD增益驅動電路設計[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15,38(22):111?114.
[7] 王一冰,彭安金.一種射頻寬帶低噪聲放大器的設計[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1(3):383?390.
[8] 王曉東,趙月圓,梅麗.基于白噪聲擾動的CS?BP網(wǎng)絡的波動率[J].西安工程大學學報,2015,29(6):761?764.
[9] 陳昌銘,李巍,李寧.一種新型X波段5 bit本振移相器設計[J].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54(2):156?167.
[10] 趙思棋,李斌.寬帶電臺中的CMOS自動增益控制設計[J].無線電工程,2016,46(3):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