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7.07.134
[摘要] 目的 應用心理認知護理干預,探討其對精神分裂癥抑郁癥狀的改善效果。方法 在山東省精神衛(wèi)生中心隨機選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接收的68例精神分裂癥抑郁患者,組間分配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觀察組心理認知護理干預,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對比護理前后漢密頓抑郁量表評分、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結(jié)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2周(20.17±1.10)分、4周(13.25±1.56)分以及8周(7.56±2.01)分漢密頓抑郁量表評分均顯著降低,護理后2周(71.24±3.58)分、4周(62.35±2.37)分以及8周(55.02±2.00)分,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評分顯著降低,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7.06%)顯著提升,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對于精神分裂癥抑郁患者,心理認知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緒,緩解患者精神分裂癥癥狀,提升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心理認知護理;精神分裂癥;抑郁
[中圖分類號] R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3(a)-0134-03
Study on Effect of Mental Cogni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Improving the Depression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DONG LI
Six Ward, Shandong Mental and Health Center, Jinan, Shandong Province, 25001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ental cogni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improving the depression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Methods 6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4 to Sept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mental cogni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HAMD score,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and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Results After 2-week, 4-week and 8-week nursing, the HAMD score and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score obviously decreas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20.17±1.10)points, (13.25±1.56)points, (7.56±2.01)points vs (71.24±3.58)points, (62.35±2.37)points, (55.02±2.00)points],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bviously increased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The mental cogni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epression, relieve the schizophrenia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which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Mental cognitive nursing; Schizophrenia; Depression
精神分裂癥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類精神系統(tǒng)疾病,患者常存在焦慮以及抑郁等負性情緒,受疾病癥狀以及負性情緒的影響患者可出現(xiàn)傷人、自傷甚至自殺等不良后果,給患者自身家庭以及社會均產(chǎn)生不可預估的影響[1]。尋求藥物治療以及各護理措施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成為臨床精神醫(yī)護界廣泛關注的問題。該次研究隨機選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接收的68例精神分裂癥患者隨機分配,進行心理認知護理與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隨機選取山東省精神衛(wèi)生中心接診的68例精神分裂癥患者,所有納入患者均為該院隨機選取,均有臨床代表性。平均分組后統(tǒng)計分析基線資料。觀察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齡22~51歲,平均(35.64±2.03)歲;對照組34例,男17例,女17例,年齡21~52歲,平均(35.60±1.98)歲。組間上述一般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對照比較。
1.2臨床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納入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②18歲以上成年患者;③納入患者對研究知情,且為自愿參與;④患者精神分裂癥病情穩(wěn)定;⑤研究上報倫理委員會獲取許可[2]。
1.2.2 排除標準 ①排除未成年患者;②排除文盲患者;③排除存在心肺以及肝腎等嚴重臟器功能紊亂的患者;④排除存在其他精神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⑤排除藥物以及酒精等上癮物服用飲用史[3]。
1.2.3 剔除標準 ①剔除護理依從性差的患者;②剔除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③剔除失訪患者。
1.3 護理方法
1.3.1 對照組護理措施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的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措施,給予患者藥物治療護理,囑患者遵醫(yī)囑按時按量常規(guī)服藥,多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與患者交流。
1.3.2 觀察組護理措施 觀察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同對照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心理認知護理干預措施。①健康心理認知宣教:患者入院診治期間,由護理人員給患者進行心理評估,向患者講解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病因素、臨床癥狀等,讓患者正視自身疾病。為加強患者對于精神分裂癥的認識以及對于自身的健康關注,可每周定期組織患者聽健康講座,進一步加深對于精神分裂癥的了解??梢圆扇柎鹉J?,由護理人員進行講解,講解完畢后由患者自主進行相關感興趣問題的提問。幫助患者通過健康宣教對自身疾病正確認識,促進其健康心理認知的建立。②準確心理認知糾正:由護理人員有針對性的對就診精神分裂癥患者建立健康檔案。根據(jù)檔案對患者進行專業(yè)的心理認知糾正護理。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心理認知糾正時要時刻保持微笑,注意自身態(tài)度,保持耐心,避免護理人員的自身態(tài)度等問題加深患者的抑郁癥狀。由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由護理人員精準的指出患者的錯誤心理認知,向患者講解其錯誤之處,讓患者對自身錯誤認知有所認識,主動接受糾正,積極建立正確的三觀認知。③“榜樣式”心理認知指導:在對患者進行心理認知護理時,可向患者講述以往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積極治療護理態(tài)度以及有效的治療效果,為患者建立治療信心。對于建檔患者進行分類,由護理人員牽線,讓消極治療護理患者多與積極治療護理患者相接觸。在患者心理以及周邊均建立“榜樣式”人物,強化患者的榜樣學習心態(tài)。④負面心理認知分散:護理人員在與患者進行交流過程中應發(fā)現(xiàn)患者的興趣所在,從患者的興趣入手,積極與患者交流,建立積極心態(tài)。同時可調(diào)節(jié)安排音樂、游戲以及郊游活動等,分散患者注意力。通過音樂熏陶、游戲娛樂以及郊游自然回歸等方式調(diào)節(jié)負性心態(tài)。⑤家庭心理認知支持:患者接受護理的同時應由護理人員向患者家屬講解精神分裂癥的危害性,告知患者家屬在正常的家庭生活中多給予患者理解與支持,在日常生活中多引導患者進行積極的思考,給予患者家庭心理認知支持。
1.4護理觀察指標
①護理前后漢密頓抑郁量表評分[4-5]:采用漢密頓抑郁量表評價患者抑郁情緒、有罪以及自殺等共計17項癥狀指標,量表評分與疾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②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評分:共評價軀體健康、焦慮、情感交流障礙以及概念紊亂等共計18項項目,總分共計126分,量表評分與疾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③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采用該院自制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價量表進行評定,量表已通過信效度檢驗,應用合理可信。
1.5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統(tǒng)計分析資料;其中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并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漢密頓抑郁量表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4周以及8周分時間段比較,觀察組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4周以及8周分時間段比較,觀察組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7.06%)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患者長期受到來自自身以及社會的壓力,加之患者常長期住院,與外界溝通交流極少,封閉的環(huán)境極易加重患者病情,抑郁等相關負面情緒的產(chǎn)生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高達50%,長此以往,惡性循環(huán),給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社會功能以及心理認知均造成嚴重的損傷[6-7]。對于精神分裂癥抑郁患者臨床常給予抗精神分裂癥以及抗抑郁藥物治療,但由于患者依從性差以及藥物的不良反應等,臨床治療效果欠佳[8-9]。尋求有效的護理方式,側(cè)面提升患者的自我認知,提升其積極主動接受治療的意向極為重要。潘世麗[10]在臨床研究中對比認知療法與常規(guī)治療護理的差異,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研究組漢密頓抑郁量表評分(22.3±8.6)分、各癥狀評分[焦慮/軀體化(1.91±0.67)分、認知障礙(1.23±0.64)分、日夜變化(0.38±0.33)分、阻滯(1.64±0.63)分、絕望感(0.68±0.35)分]、簡明精神病量表評分[2周(59.5±7.40)分、4周(50.3±8.20)分、6周(42.8±9.20)分]、陰性癥狀量表評分[2周(16.2±5.40)分、4周(12.4±4.70)分、6周(9.38±3.90)分]均顯著居優(yōu)。為精神分裂癥抑郁患者的治療護理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思路。
該研究選取68例患者平分兩組對照分析。經(jīng)結(jié)果分析:觀察組護理后2周(20.17±1.10)分、4周(13.25±1.56)分以及8周(7.56±2.01)分漢密頓抑郁量表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評分,說明心理認知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況;觀察組護理后2周(71.24±3.58)分、4周(62.35±2.37)分以及8周(55.02±2.00)分,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說明心理認知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患者精神分裂癥臨床癥狀;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7.06%)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說明心理認知護理干預可有效提升護理質(zhì)量。該次研究與潘世麗的研究存在高度的一致性。
綜上所述,心理認知護理干預措施的實施可有效提升精神分裂癥抑郁患者的治療護理效果,提升臨床護理質(zhì)量,其應用為臨床精神分裂癥抑郁患者帶來福音,應進一步研究推廣,以造福更多患者。
[參考文獻]
[1] 李玉梅,林春元.分散內(nèi)觀認知干預對精神分裂癥病人心理狀態(tài)及康復效果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6,14(28):2957-2959.
[2] 陳曉燕.綜合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伴強迫癥狀患者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11):3057-3059.
[3] 劉艷.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恥感與焦慮、抑郁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30):3716-3719.
[4] 楊淑芬,鄔東紅,張玉娥,等.心理護理干預在精神分裂癥后抑郁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9):20-21.
[5] 林滿香.人性化護理管理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影響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4(9):170-171.
[6] Katakura N,Matsuzawa K,Ishizawa K,et al.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self-management of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 in community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settings: A qualitative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Practice,2013,19(Suppl.s2):24-33.
[7] 高翠蓮.循證護理健康教育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外醫(yī)療,2014(25):175-177.
[8] 王玲,俞瑋,孫喜蓉,等.個性化護理在促進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心理康復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32(11):6-9.
[9] 郅鳳蓮.心理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抑郁狀態(tài)的影響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3(5):28-29.
[10] 潘世麗.認知療法在精神分裂癥伴抑郁障礙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8):29-30.
(收稿日期:201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