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進
安徽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改革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經(jīng)過商鞅變法,秦國發(fā)展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商鞅變法的內容中,對秦國封建制度的確立起決定作用的是( )
A.國家承認土地私有
B.獎勵耕戰(zhàn)
C.廢除舊貴族特權
D.建立縣制
2.今年入夏以來,我國南方地區(qū)陰雨不斷,多個省份多次發(fā)布暴雨橙色預警,抗洪救災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下列歷史人物在治洪防災方面作出重大貢獻的是( )
①禹 ②李冰 ③王景 ④酈道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是相互影響的。在圖1中(4)處應填入的史實是( ) [(1)鑒真東渡
A.文成公主入藏 B.王昭君出塞
C.張騫出使西域 D.馬可·波羅來華
4.某歷史興趣小組舉辦歷史人物圖片展,將歷史人物按主題進行分類。下面人物不能歸類于民族英雄的是( )
考A.鄭成功 B.戚繼光 C.鄭和 D.林則徐
5.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空前強化,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強化君主專制的是( )
A.設立廠衛(wèi)特務機構
B.實行八股取士
C.設立軍機處
D.分封藩王
6.中國古代科技成就領先于世界,下面的科技成就搭配有誤的是( )
A.賈思勰——《齊民要術》
B.華佗——《傷寒雜病論》
C.宋應星——《天工開物》
D.李時珍——《本草綱目》
7.漫畫是用簡單而夸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與圖3漫畫《扯線木偶》創(chuàng)作背景有關的條約是( )
圖3
A.《南京條約》 B.《馬關條約》
C.《辛丑條約》 D.《璦琿條約》
8.2016年11月12日是我國偉大的民族英雄、愛國主義者、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紀念日。孫中山直接參與的革命活動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序正確的是( )
①成立革命團體興中會 ②建立中華民國 ③成立革命政黨同盟會 ④創(chuàng)辦黃埔軍校 ⑤武昌起義
A.①③②④⑤ B.①③⑤②④
C.③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④
9.如圖4,在20世紀初的《新青年》雜志上,文學革命派與守舊派唇槍舌劍,爭論不已。《新青年》宣傳的新思想是( )
A.自強、求富 B.維新變法
C.民主、科學 D.三民主義
10.口號是供人們口頭呼喊的有綱領性和鼓動作用的簡短句子,往往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具有明顯的特定時代氣息。下列口號中屬于五四運動時期的是( )
①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②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③取消“二十一條” ④誓死力爭,還我青島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中國共產(chǎn)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的開始是( )
A.南昌起義 B.秋收起義
C.井岡山會師 D.南京國民政府成立
12.長征精神一直以來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斷進取。如果你是“重走長征路”的導游,你選擇的路線是( )
A.中央革命根據(jù)地—遵義—湘江—金沙江—赤水河—吳起鎮(zhèn)
B.中央革命根據(jù)地—金沙江—遵義—赤水河—湘江—吳起鎮(zhèn)
C.中央革命根據(jù)地—湘江—遵義—赤水河—金沙江—吳起鎮(zhèn)
D.中央革命根據(jù)地—遵義—金沙江—湘江—赤水河—吳起鎮(zhèn)
13.史論結合是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表1中的史實與推論對應不正確的是( )
14.1937年12月,日軍攻陷國民政府所在地,屠殺中國同胞30萬人以上,而現(xiàn)在卻被日本右翼勢力稱之為“二十世紀最大謊言”的事件是( )
A.旅順大屠殺 B.南京大屠殺
C.八一三事變 D.柳條湖事件
15.圖5是人民解放戰(zhàn)爭時期某次重大戰(zhàn)役示意圖,該戰(zhàn)役( )
A.標志著戰(zhàn)略反攻的全面展開
B.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的基礎
C.推動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實現(xiàn)
D.推翻了南京國民政府的統(tǒng)治
16.2016年農(nóng)村土地確權掀起新一輪的“土地改革”,明確農(nóng)民的承包經(jīng)營權。而在1952年,我國就進行了土地改革,其意義在于( )
①廢除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農(nóng)村生產(chǎn)力,使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迅速發(fā)展 ③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④農(nóng)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小明同學利用下面三幅圖片開展研究性學習,他的學習主題是( )
A.走向社會主義之路
B.艱難曲折的探索歷程
C.社會主義建設的轉折
D.邁向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
18.“邊陲小鎮(zhèn),首批特區(qū),一夜崛起,開放窗口”描述的城市是( )
A.珠海 B.汕頭
C.廈門 D.深圳
19.圖7是鄧小平南方談話時的一張照片,如果請你為這張照片配音,應該選擇的臺詞是( )
A.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B.發(fā)展才是硬道理
C.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D.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0.2016年9月15日22時04分,“天宮二號”發(fā)射成功。1970年,我國成功發(fā)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是( )
A.“神舟一號” B.“長征一號”
C.東方紅1號 D.“天宮一號”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第21、22小題15分,第23、24、25小題10分,共60分)
21.(15分)近代列強侵華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苦難,中國人民積極尋求擺脫苦難的方案。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請你結合圖8中A、C、D三次侵華戰(zhàn)爭,說明近代中國是怎樣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3分)B處侵華戰(zhàn)爭的幫兇是哪些列強?(1分)
(2)面對列強的入侵,下列勇士發(fā)出了震天“怒吼”。請把下列英雄反抗外敵的英雄事跡補充完整。(3分)
材料二 19世紀中后期到20世紀初期的近代化探索歷程中,有人將先進的中國人展開的一場場救亡圖存運動比喻成“自我療傷”“溫藥慢治”“猛藥重治”“開顱洗腦”。
(3)請你依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寫出為“自我療傷”“溫藥慢治”“猛藥重治”“開顱洗腦”相對應的歷史事件。(4分)并歸納中國近代化探索歷程的特點。(2分)
(4)學習中國近代屈辱史和探索史后,你有何感悟?(2分)
22.(15分)中國共產(chǎn)黨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堅強領導核心。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國共產(chǎn)黨是代表整個中華民族利益的無產(chǎn)階級政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人民經(jīng)歷了28年的浴血奮戰(zhàn),終于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所以,“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這一論斷是經(jīng)過實踐檢驗的真理。
(1)根據(jù)中國共產(chǎn)黨的革命歷程,完成表2。(10分)
(2)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共產(chǎn)黨打敗的勢力有哪些?(2分)
材料二 20世紀50年代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人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由此開始了中華民族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經(jīng)過20多年的探索和建設,新中國不僅贏得了政治上的獨立,還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制度。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起點,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
——中央電視臺電視政論片《復興之路》解說詞
(3)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中國20世紀發(fā)生了哪些歷史性巨變?(2分)
(4)回首中國共產(chǎn)黨的奮斗歷程,總結中國革命道路和建設道路的共同點。(1分)
23.(10分)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在經(jīng)濟建設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曾有學者將新中國六十多年的歷史分成兩段,“前三十年收獲的是民心,后三十年收獲的是美元(發(fā)展經(jīng)濟)”。
(1)舉例說明新中國成立后的前三十年,取得了哪些“收獲民心”的重大成就。(2分)后三十年為發(fā)展經(jīng)濟,中國加入的區(qū)域性組織和國際性組織有哪些?(2分)
材料二
(2)分析表格中數(shù)據(jù)的變化,我們能得到什么信息?(2分)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結合新中國68年的發(fā)展史實,你認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2分)
24.(10分)正確處理歷史問題,敢于開拓創(chuàng)新,構建和諧中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一、西藏人民團結起來,驅逐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出西藏,希望人民回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祖國大家庭中來。二、西藏地方政府積極協(xié)助人民解放軍進入西藏,鞏固國防……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xié)議》
(1)西藏和平解放是在什么時間?(1分)有何意義?(1分)
材料二 1997快些到吧,我就可以去香港;1997快些到吧,讓我站在紅勘體育館…… (2)鄧小平提出的什么構想使“我”的“香港夢”變成現(xiàn)實?(2分)
材料三 2016年4月29日,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前往金門出席紀念“汪辜會談”23周年活動,并為“兩岸和平紀念碑”揭碑。他在致辭中表示,在昔日戰(zhàn)地金門立下“兩岸和平紀念碑”,紀念過去8年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重要成果,期許臺海和平繁榮能繼續(xù)維持,具有重要意義。
(3)結合所學內容,填寫海峽兩岸的交往史實。(4分)
(4)上述三則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題是什么?(1分)對此,你有何認識?(1分)
25.(10分)新中國的外交充滿了艱辛,也閃耀著智慧,實現(xiàn)了從外交大國到外交強國的轉變,贏得世界的贊譽。某歷史小組開展“新中國的外交”主題探究活動,請你來參加。
【中國聲音】
材料一 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舊中國屈辱外交的歷史。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積極同鄰近國家和新興獨立國家發(fā)展友好關系,參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動并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國際政治舞臺開始有了“中國的聲音”。
(1)20世紀50年代,國際政治舞臺的“中國聲音”有哪些?(2分)
【梅開三度】
材料二
(2)寫出三幅圖各自反映的事件及意義,并說明三個事件的共同原因。(4分)
【世紀超越】
材料三 2001年,我國在上海成功舉辦亞太經(jīng)合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2001年11月,中國經(jīng)歷15年的艱苦努力,成功加入世界貿(mào)易組織。
(3)新世紀以來,我國外交在堅持原有外交方針和政策的基礎上不斷發(fā)展,又有了什么新的特點?(2分)
【外交強國】
材料四 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G20)在浙江杭州舉行。峰會主題為“構建創(chuàng)新、活力、聯(lián)動、包容的世界經(jīng)濟”。二十國集團成員和嘉賓國領導人及有關國際組織負責人應邀參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會議,并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非正式會晤等有關活動。
(4)從外交的角度來看,中國成功舉辦G20峰會說明了什么問題?(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