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營
楊石頭南山采石,采了半輩子,偶得一彩石,青白相間,純凈天然,狀若白菜,稍經(jīng)打磨便光澤鮮亮。楊石頭攜帶回家,視若珍寶,閑暇時常拿出把玩,取名“玉白菜”。
有一日,楊石頭老伴身體不舒服,到縣城醫(yī)院檢查,醫(yī)生說心臟異常,必須做一個大手術(shù)。手術(shù)費(fèi)和醫(yī)藥費(fèi)算下來要好幾萬,這可愁壞了楊石頭。兒女們都在外地打拼,楊石頭不想給他們添麻煩,就惦記起自己的“玉白菜”來。
楊石頭帶上“玉白菜”,找到縣城石頭坊的大老板趙德茂,請他估個價。趙德茂和楊石頭并不陌生。兩人早年曾一起南山采石場當(dāng)石匠。后來,趙德茂承包南山采石場發(fā)了財,成了縣城首富。
趙德茂托起“玉白菜”,先是一驚,后來微微一笑,看了兩眼就隨手撂在桌子上,輕蔑地說:“老楊,虧你干了半輩子采石匠,這能算上品奇石?看在我們往日的情分上,你在難處急用錢,我給你頂碼價,五千。”
楊石頭的臉,立馬羞成柿子紅。他帶著“玉白菜”悻悻返回醫(yī)院,主治大夫卻給他一個好消息。楊石頭老伴的病情,經(jīng)省城來的專家復(fù)診,已確認(rèn)并不需要做手術(shù),采用普通治療手段就能痊愈。經(jīng)過這場風(fēng)波,老伴雖然沒事,楊石頭卻有了心結(jié)。此后,那個“玉白菜”,他再沒侍弄過。
沒想到兩個月后,趙德茂竟主動上門,還帶來兩瓶三十年的陳釀,一句一個“楊哥”,直喊得楊石頭腦袋發(fā)蒙。
趙德茂問起“玉白菜”,說上次沒看仔細(xì),還想再過過眼。拿到“玉白菜”,趙德茂掏出放大鏡,從色澤到紋理仔細(xì)端詳了好久。“楊哥,這石頭雖不是絕佳上品,但也是個好看的玩意兒,成色不錯。而且‘玉白菜,就是‘遇百財,招財納寶寓意好??!我想買來送給一位新交的朋友,他名字里正好有個玉字。五萬,怎么樣?”
楊石頭拿過“玉白菜”,沉吟不語。趙德茂有點急了:“價格你還可以抬,但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可一定得賣我!”
突然,楊石頭手機(jī)響了。接通電話,他先是三個“哦”,接著是三個“好”,臉現(xiàn)喜悅。
掛了電話,楊石頭拿出旱煙袋,燃上一袋,吧嗒吧嗒抽了幾分鐘。“怎么樣啊,兄弟?”迎著趙德茂乞求的眼神,楊石頭像是下定了決心。他磕磕煙灰,把旱煙往腰間一別說:“上品也好,普通石頭也罷,我決定不賣了,我也要送人。”
趙德茂失望而去。
三天后,楊石頭獨自一人帶著“玉白菜”去了縣城,直接走進(jìn)縣政府大院,來到縣長的辦公室??h長開了門,一見楊石頭,又驚又喜地說:“爹,您咋來了?”
楊石頭不言語,大步進(jìn)屋,取出“玉白菜”,雙手捧著放到辦公桌上。桌邊沙發(fā)上正坐著趙德茂,他驚跳起來,臉色霎時變成了豬肝紅。
原來三天前楊石頭接的那通電話,就是新任縣長楊玉潔打來的,他被組織上安排回家鄉(xiāng)任職。
窗外一抹陽光灑進(jìn)屋子,照得“玉白菜”熠熠生輝。如今的“玉白菜”上,身上比三天前多了兩行醒目小字:清白堅貞,兩袖清風(fēng)。那字跡,熟悉的人一看就知道,是楊石頭刻碑常用的魏碑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