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彬
摘要:廊坊地理位置特殊,廊坊市依托獨特的區(qū)位和國家專項資金扶持政策上的優(yōu)勢,打造京津綠色“菜籃子”工程等方面做了不懈努力。廊坊市銷往京津市場的瓜菜主要通過兩種渠道。當前廊坊市以發(fā)展設施蔬菜為重點工作的目的在于通過不同類型的設施,充實早春、秋延和深冬蔬菜生產,實現(xiàn)蔬菜反季節(jié)和周年供應。
關鍵詞:蔬菜;進京;問題;建議
一、廊坊蔬菜生產情況
廊坊蔬菜生產情況:2015年全市瓜菜播種面積達到187萬畝,其中各種設施瓜菜播種面積105萬畝,地膜瓜菜生產面積23萬畝,裸地瓜菜生產面積59萬畝。所生產瓜菜主要包括黃瓜、番茄、胡蘿卜、西甜瓜、茄子以及多種葉菜類,蔬菜產品達到30多個種類,總產量786萬噸,大部分蔬菜實現(xiàn)了周年生產,均衡供應。
二、廊坊蔬菜進京情況
目前,全市10個縣(市、區(qū))均有蔬菜供應北京。2015年,全市供應北京市場瓜菜420萬噸,占全市瓜菜商品量的58%,其中供應量最大的為永清和固安,年供應量分別為150萬噸和127萬噸,兩縣合計占到全市供京蔬菜總量的66%。所供瓜菜種類主要隨北京市場需求而定。
三、廊坊市蔬菜進入京津市場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1、拓寬蔬菜進京津運銷渠道
當前,廊坊市銷往京津市場的瓜菜主要通過兩種渠道,一是市場批發(fā)。市場批發(fā)包括兩種方式:①京津運銷商到廊坊各大產地市場和批發(fā)市場收購,運回北京銷售。②本地區(qū)生產單位或經銷商外運到北京新發(fā)地、大洋路和天津市金鐘、何莊子、紅旗、韓家墅等批發(fā)市場進行銷售;二是直銷。所謂直銷,是指本地區(qū)蔬菜專業(yè)合作社、蔬菜企業(yè)與北京連鎖超市、餐飲企業(yè)、院校、機關單位食堂等簽訂供應協(xié)議,進入京津高端消費市場,或直接在京津社區(qū)開設直營店。直銷部分供應量近年來不斷增加,目前大約占供京蔬菜總量的4%左右。
2、大力發(fā)展設施蔬菜
2015年,全市設施蔬菜播種面積達到105萬畝,設施類型主要包括連棟日光溫室、普通日光溫室、四季棚、冷棚等。當前廊坊市以發(fā)展設施蔬菜為重點工作的目的在于通過不同類型的設施,充實早春、秋延和深冬蔬菜生產,實現(xiàn)蔬菜措季和周年供應。
3、努力提高蔬菜產品品質
通過推廣蔬菜生產“雙十”關鍵技術,落實蔬菜無公害標準化生產。同時結合加大蔬菜產地監(jiān)測和產品檢測力度,建立和完善蔬菜產品質量追溯體系。不斷提高蔬菜產品質量,使城市居民能夠吃上放心菜、安心菜,從根本上提高廊坊蔬菜在京津市場的認知度和市場占有率。
4、加強蔬菜品牌建設
在開展規(guī)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的基礎上,以供京津蔬菜園區(qū)和蔬菜生產企業(yè)為依托,結合蔬菜產地認證、三品一標認證等工作推進蔬菜品牌建設,實現(xiàn)蔬菜商品化處理和品牌化銷售。目前廊坊市注冊的蔬菜品牌有123個,其中包括“惠民”、“興蘆”、“綠華農”等省級著名商標。比較典型的是固安順齋瓜菜專業(yè)合作社申請注冊的“普春”品牌蔬菜,在京客隆北京77家連鎖超市設立了綠色蔬菜專柜,實現(xiàn)了“普春” 品牌蔬菜的超市專柜銷售。
5、加大宣傳力度
通過網絡、電臺、電視臺加大廊坊蔬菜產品和品牌宣傳,通過制作全市蔬菜宣傳圖冊、路邊廣告牌、企業(yè)宣傳冊,不斷拓寬宣傳渠道和宣傳范圍。努力提高廊坊蔬菜產品和品牌在京津市場的知名度。
四、廊坊蔬菜進入京津市場當前存在的問題
1、成本、效益問題
近年來蔬菜生產成本呈明顯上漲趨勢。由于生產資料價格大幅度上升、勞動力費用增加和土地成本的增長,造成蔬菜生產成本的大幅度上升。銷售市場的無序競爭、區(qū)域性生產過盛以及災害等諸多因素,造成生產者經濟效益增加不明顯,有的甚至出現(xiàn)效益降低甚至虧損現(xiàn)象。
從生產到消費中間環(huán)節(jié)繁雜。蔬菜從產出到消費要經過產地批發(fā)、市場批發(fā)、零售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在流通過程中層層扒皮,形成消費價格不低,但生產者效益低下的局面。蔬菜生產的低效益經營,直接打擊了菜農蔬菜生產的積極性。
2、勞動力問題
隨著近年來勞動力市場價格的提升,出現(xiàn)了有的時候種菜一年不如外出務工一月的現(xiàn)象,使得脫離土地外出務工人員大幅度增加,造成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失,而且主要是青壯年勞動力的流失,婦女、老人成為了蔬菜生產的主要勞動力。從蔬菜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來看,這事比較嚴重的潛在問題。
3、災害應對問題
近幾年來,霧霾等自然災害天氣頻發(fā),直接影響蔬菜生產的產量和品質,影響供應。由于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有限,造成應急能力不足,特殊季節(jié)期間部分蔬菜產品價格波動幅度趨大。
五、對策建議
1、逐步推進機械化、智能化、產業(yè)化蔬菜生產的發(fā)展
通過政府制定政策,扶持、引導,積極探索發(fā)展小型機械化生產和應用水肥智能控制系統(tǒng)管理蔬菜生產,大幅度減少勞動力和生產資料投入,降低蔬菜生產成本,提高蔬菜產品的品質和市場競爭力。
2、加快品種更新?lián)Q代
積極爭取財政列支新品種引進專項資金,及時引進適銷對路的名、特、優(yōu)、新蔬菜品種,在加快品種更新?lián)Q代步伐的同時使廊坊蔬菜產品更加豐富,有效提升蔬菜產量和產品品質,提高對京津大市場多樣化需求的供應能力。
3、加大力度,改善生產環(huán)境
建議政府制定相應政策,通過多渠道項目扶持的舉措,進一步加大蔬菜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逐步改善蔬菜生產環(huán)境,提升蔬菜生產抵御災害的能力。加大對加工、物流、儲藏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提升蔬菜供應應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