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小博,好長好長的故事
張蕓欣,80后女作家,青春言情的織夢人,已出版《未見螢火蟲》《云朵上的歌》《月光漫過珍珠夏》《若是涼夜已成夢》《你來自彩虹天堂》等作品。
蕓欣:大家好,我是你們永遠16歲的小姐姐張蕓欣。
鵬修:哈哈,你這么說,那我也得重新介紹一下自己了,我是你們永遠26歲的大哥哥……你跟小博是怎樣的一種緣分?
蕓欣:小博是我最初的“伯樂”,是我青春的回憶,沒有小博,就沒有后來的我。
初中的時候我們班長買了一本小博,全班傳看,大家都非常喜歡。我想如果能在這本雜志發(fā)表文章,那得多有面子?。≌f干就干,那時候我沒有電腦,就用聽寫用的活頁紙寫稿,然后寄到雜志社。從開始的滿懷期待到后來的杳無音信,大概過去了幾年的時間。
上高中后,有一天中午下課吃完飯沒事兒,鼓起勇氣給編輯部打了個電話,電話是鵬修哥接的。我就問,有人收到我的投稿了嗎?
鵬修哥說雜志社每天收到的信件太多,你的稿子就像老鼠掉進米缸里,立刻就被淹沒了,以后你直接寫給我就行。那天和鵬修哥一直聊到下午打上課鈴才掛掉電話。晚上回家我立刻寫了一個打電話到編輯部的小故事給鵬修哥寄了過去。得知稿子被采用的消息后,我激動得一晚上沒睡,覺得自己變成了最偉大的人,做了別人都做不到的事情。第一筆稿費是60元,我連杯飲料都沒買,真的舍不得花?。?/p>
鵬修:想不到那么久遠的事情,你還記憶猶新。那個時候誰也沒有想到,默默無聞的小寫手如今已成長為青春女作家。
蕓欣:我曾經(jīng)說過,再愚笨的人,只要用心去做一件事,總會被人看到。
青春,在迷霧中彷徨
現(xiàn)在,張蕓欣在青春言情界早已風生水起,大家都知道她光鮮亮麗的一切,卻鮮少有人知道她原來的名字叫鄭苗苗,也有一段未曾被知曉的暗黑歷史和迷惘青春。
那時候,爸媽還沒有離婚,爸爸搞建筑,媽媽是公務(wù)員,一家人和和美美,苗苗也和別的孩子一樣無憂無慮。
然而小學的一天,安寧祥和被突然打破了,爸爸媽媽離了婚。陽光躲進了云層,陰云開始籠罩苗苗的童年。
上中學后,“沒有背景”的她開始受到同學的排擠,女同學都不愿意跟她玩,男同學時時捉弄她:自習課上,拿紙團丟她;體育課上,故意在她頭上放朵花,站好了隊會被推出去……她像個小丑般被人戲弄,恨不得變成一只小小的蝸牛,蜷縮進自己的世界里。
那時她的學習成績更是每況愈下,除了語文,其他科目都慘不忍睹。漸漸地,她也無心向?qū)W了,于是,有事沒事往書店、租書店跑。席娟、寄秋、于晴、凌淑芬這些言情小說家成了她的最愛。除了在那個纏綿繾綣的世界,她不知要到哪里尋找溫暖和愛;除了看小說,她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更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何方。
看多了小說,她也開始嘗試著去寫。結(jié)果被人看到了,又少不了一頓冷嘲熱諷:“呦,這是要當作家的節(jié)奏啊?”
拂去歲月的塵埃,蕓欣每每回想起當初的經(jīng)歷,心依然像浸在冰冷的海水中。
蕓欣說,那時候沒有想過當作家,只是把寫作當成了一個出口,一個不至于把自己悶壞的出口。如果當時有外人看到她的快樂,其實都不是真的快樂……
媽媽看到陰郁的女兒,想讓她陽光一些,于是把她的名字改成了張蕓欣,希望她這株孤單的小苗以后會葳蕤繁茂,遺世而獨立。
作家,看上去很美,其實沒那么簡單
如果說人有命運,那么蕓欣命運的轉(zhuǎn)折出現(xiàn)在第一篇作品在《中學生博覽》發(fā)表后,她在無邊的黑暗中看到了希望的星星燈火。
從此,她更加筆耕不輟,而命運女神也開始垂青這個在孤寂中壓抑太久的女孩兒了,她的作品開始一點一點受到廣泛認可。到了最后,她每月拿的稿費能有三四百塊,要知道那時候在學校食堂吃一頓飯才一塊五,簡直都能做土豪了。
此后,她創(chuàng)辦了“微暖”論壇,認識了一眾喜歡小博的孩子,還和戴覓文、高原等很多當時很紅的小博人氣作者成了朋友。大家經(jīng)常在上面發(fā)文章交流,互相促進,互相依偎取暖。
高二那年,蕓欣參加了美文雜志社舉辦的作文大賽,并進入了決賽。
在西安的決賽現(xiàn)場,蕓欣認識了五湖四海喜歡寫文的朋友。這時她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那點小才華在他們面前是如此的渺小,一些人已經(jīng)可以熟背《紅樓夢》,一些人把《哈利·波特》英文版都看了數(shù)遍……那次旅行,她更加堅定了自己要多學習的信念,畢竟未來的路還很長。
到上海讀大學的時候,蕓欣已經(jīng)陸陸續(xù)續(xù)把市面上的青春雜志都寫了一遍,并且有人開始邀請她寫長篇。
寫稿絕非易事,有時候斃掉一個稿子就要重寫,重寫了又斃掉,斃掉再重寫。
那時候她和幾個女生在外面租房子住,大冬天也沒空調(diào),她一個人坐在清冷的客廳里哆哆嗦嗦地打字,渴了就穿著拖鞋去夜宵攤買薏米水喝,坐在食閣的小角落里,看一眼夜色中城市迷離的燈火,回來接著再寫。某天半夜有個同學出來上廁所,見到了如下情景:電腦前蕓欣竟然困得一邊閉著眼睛一邊打字……
多少個夜晚,當別人在香甜的夢中,她依然在電腦前編織那些唯美、溫暖又憂傷的少男少女的純愛故事。
這樣的日子雖清苦,卻也愜意,成為青春最美的回憶。
2009年4月,留學新加坡期間,蕓欣的第一部長篇青春言情小說《未見螢火蟲》問世,并由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某個夜里,我睡不著,就想起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很貧瘠的小鎮(zhèn),最閃光的就是這樣兩個漂亮得像螢火蟲一樣的少年,他們可以陪伴孤獨又脆弱的羅小末度過她自卑又隱晦的童年,他們會成為她的世界里一直遙不可及,卻又一直指路的明燈。”在《未見螢火蟲》的自序中,蕓欣如是寫道。
每一個人在這個故事中都領(lǐng)悟到了成長的真諦。疼愛自己的父母,重情重義的朋友,以及年少時為愛做的那些沖動的傻事,都成了記憶里永不磨滅的印記。
同年10月,她的作品《云朵上的歌》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此后,她又陸續(xù)出版了《月光漫過珍珠夏》《若是涼夜已成夢》《你來自彩虹天堂》等作品。
她對校園中的愛戀有著孜孜不倦的傾訴欲,這些少男少女的純愛故事,唯美、溫暖又憂傷,如她心中所渴望的一切。
現(xiàn)在,我們看到那個當年在暗夜中孤苦掙扎的柔弱女孩,已羽化出堅硬的翅膀,在流年的洗禮中,已開成一朵嬌艷的花。她可以在位于上海徐匯區(qū)的家中眺望黃浦江,吹海上徐來的風;可以在繁華的南京路上徜徉流連,體味人情冷暖,尋找創(chuàng)作靈感,尋找愛……
她的筆下依然是那些為愛奮不顧身的可愛少男少女。
她現(xiàn)在依然希望帶著心愛的人和狗周游全世界。
那些無數(shù)走進小博、又從小博走出的花兒們,你們在哪里,過得好嗎?有怎樣的心酸,怎樣的喜悅,怎樣的故事?無論世事滄桑,光陰荏苒,我們始終在牽掛、在關(guān)注著你們。小博全新欄目“那些花兒”,期待你們回家,期待你們的參與。把你的故事發(fā)送給鵬修哥的QQ郵箱:271728024@qq.com,精彩將繼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