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西夏千手觀音畫像與敦煌文書千手觀音崇拜及其傳承

        2017-05-13 06:57:39高國藩
        西夏研究 2017年2期
        關鍵詞:敦煌

        □高國藩

        西夏千手觀音畫像與敦煌文書千手觀音崇拜及其傳承

        □高國藩

        本文以敦煌壁畫西夏榆林窟千手觀音畫像為軸心,概括敦煌文書和唐宋俗文學古代文獻,從唐宋信仰傳承、大悲咒內核、佛道合璧以及全國古跡名勝四個方面,展現(xiàn)千手觀音崇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歷史流變。

        西夏;千手觀音;敦煌文書;千手觀音崇拜;唐宋俗文學

        六觀音,佛教用語,密宗觀音六形象:千手千眼觀音(簡稱千手觀音)、圣觀音、馬頭觀音、十一面觀音、準胝觀音、如意輪觀音。據(jù)稱,千手千眼觀音就是大悲觀音,旨在破“地獄道”三障(煩惱障、業(yè)障、報障)。何謂“三障”?梵文Tri-varana的意譯,佛教用語,謂信行佛法的三大障礙。據(jù)《大智度論》卷五等載,是:1.煩惱障(Klésvarana),即貪、瞋、癡等一切煩惱;2.業(yè)障(Karmvarana),由身、語、意所造成的一切不利于佛教修習的思想行為;3.報障(Vipkvarana),也作“異熟障”,即地獄、餓鬼、畜生等惡報。

        一、西夏《五十一面觀音像》傳承于敦煌唐人千手觀音崇拜

        藏傳佛教自松贊干布時期翻譯《千手千眼陀羅尼》[1]65佛典入藏而后漢傳,太宗貞觀年間(627—649)智通譯《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咒經(jīng)》,高宗永徽至永淳年間(650—681)伽梵達摩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千手觀音崇拜遂在唐代各地興起。千手千眼觀音,梵文Sahasrabhujasahasranetra-avalokites′vara的意譯,佛教菩薩名,六觀音之一,又名“千手千眼觀世音”。據(jù)敦煌本《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等言,觀世音在過去無量劫,聽千光王靜住如來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發(fā)誓要利益一切眾生,于是長出千手千眼。寺院一般造型是兩眼兩手下,左右各具二十手,手中各有一眼,共四十手四十眼,各配二十五“有”(三界中二十五種有情存在環(huán)境,包括四洲、四惡趣、六欲天等),而成千手千眼。

        敦煌唐人中流行密宗千手千眼觀音崇拜,傳承有絹畫,見圖1。

        圖1 敦煌藏經(jīng)洞所出千手千眼 觀世音菩薩絹畫 中唐制作[2]232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圖 彩色絹畫。Ch.lvi.0019.中唐繪制。高222.5厘米,寬167厘米。出自莫高窟藏經(jīng)洞。全圖以藍色作地,中部以圓形構圖,畫十一面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跏趺坐于蓮座上。十一顆頭作疊塔狀,中有一化佛,千手手心俱有一眼,白眼黑睛,目光炯炯。千手中執(zhí)有幾十種法器等物,有日(中畫一金烏)、月(畫玉兔在樹下?lián)v藥)、化佛、樓閣、蓮花、葡萄、弓、盾、寶珠、錫杖等。千手千眼觀音周圍,左右對稱構圖,由上而下分別畫有:十方化佛、月光菩薩、天蓋、日光菩薩、十方化佛;散花、不空絹索、如意輪菩薩、涂香;梵天王、天帝釋;摩訶迦羅、摩醯首羅天王;孔雀王、二天王、龍王、金翅鳥王;火頭金剛、功德天等。全圖內容豐富,技法工細,色彩鮮明,并有榜題標明所畫內容,字跡清楚。(楊雄)”[2]232以上介紹千手觀音絹畫,突出中國神話嫦娥奔月、白兔搗藥,是佛教中國化明證,其說甚是;但介紹忽略對千手大悲陀羅尼經(jīng)的重點,未抓住要領。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以上敦煌唐人觀音崇拜的畫像催發(fā)了西夏榆林窟千手觀音壁畫的產(chǎn)生。榆林窟第3窟,是西夏石窟藝術的代表窟之一。其中更有五十一面千手千眼觀音曼荼羅像,其西夏石窟藝術更是令人嘆為觀止,見圖2。

        圖2 榆林窟第3窟(西夏) 東壁五十一面觀音像 《敦煌學大辭典》

        西夏觀音菩薩塑像和如意輪觀音,也是六臂,但卻演繹出五十一面千手觀音畫像,真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其中奧秘介紹說:“榆林窟第3窟 代表窟之一。建于西夏統(tǒng)治瓜州晚期??邇燃姵蕽h、藏民族及顯宗、密宗的內容和藝術,是這一時期藝術最成熟、最典型的洞窟,獨具特色?!盵2]66“漢密五十一面觀音立像,頭頂五十一頭像壘疊如塔,千手自觀音背后伸出,如圓光輻射,每手有一眼,手上分托鍛鐵、釀酒、踏碓、耕作、舟船、寺塔、樂器及龍、麒麟等事物共四十余種,為敦煌石窟中所僅有。(劉玉權)”[2]66

        西夏的《千手經(jīng)變樂器圖》亦精彩紛呈。“千手經(jīng)變樂器圖 壁畫中樂器圖像。在榆林窟西夏第3窟。據(jù)《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繪制,簡稱‘千手經(jīng)變圖’。屬于密宗系統(tǒng),本圖中心繪五十一面觀音,為站立像,有五十一頭,頭有三眼,頭疊數(shù)層,最上為佛像。千手中每手各持一物,全圖布滿日常生活的器物圖形,由手工作坊、生產(chǎn)工具、交通工具、生活用具、兵器、花卉、水果以及佛教專用法器、樂器等,種類十分豐富。而樂器這一項,則有:橫笛、拍板、笙、鈸、方響、琵琶、鐘、金銅鈴、排簫、箜篌、胡琴、鼗鼓、阮、鑼、扁鼓、腰鼓等,是壁畫樂器圖像中最集中、最完善、最具寫實性的一幅。其中鳳首箜篌和扁鼓是此圖所獨有,彌足珍貴。(鄭汝中)”[2]261

        直到西夏中后期,不少藏文佛經(jīng)才被譯成西夏文和漢文,如《圣觀自在大悲心總持功能依經(jīng)錄》譯成西夏文[3]。于是傳承了唐人以大悲咒經(jīng)為主的千手觀音崇拜。

        莫高窟第3窟(元)北壁,也有千手千眼觀音變的敦煌壁畫,見圖3。

        施萍亭對第3窟南北壁的千手千眼經(jīng)變也作過介紹,她認為:“第3窟千手千眼觀音經(jīng)變 千手千眼觀音經(jīng)變代表作之一。元代繪制。南北兩壁 均 畫 此 經(jīng) 變, 但內容略有不同。南壁正中畫千手千眼觀音立于蓮花上,身后為月輪,千手均在月輪之中。觀音菩薩為‘十一面’:最下層為三面,一正面二側面;第二層為七面,一正面,二半側面,四側面;第三層一面,為佛面。除‘佛面’以外,其余各面額上均有眼。千手之中,有四十二只大手,除當胸兩手合十、腹前兩手捧法器外,余皆空手,各手心均具一眼。菩薩之頂上為一‘化佛’,左右上方各一飛天,左右兩側站仙人、天女,左右下方為結跏趺坐于蓮花上之天女、仙人,皆雙手合十作禮拜狀。如按經(jīng)文,形狀大同小異者眾,因壁畫無題榜,上述人物為誰?難以認定。北壁之‘千手千眼觀音’雖同為‘十一面’,但第一層為五面,第二層也是五面,唯‘佛面’之安排相同而已。菩薩之千手,亦具四十二大手,最上之左右手,舉‘化佛’安于己頂,據(jù)《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jīng)》,此像應定名為‘灌頂觀自在’。經(jīng)云:‘若人欲得一切如來灌頂授記者,應修頂上化佛法,其灌頂觀自在像,相好莊嚴如上無異(指所有千手千眼觀音),唯二手舉頂上安置化佛’。中間之左右手,作蓮花合十,安于胸前。腹前兩手捧物,莫知其名。下面左右二手,左手持‘軍持’,右手持佛。菩薩之左右上方為飛天。左右兩側之仙人、天女,一似富貴長者(衣領、袖口皆黃金為飾),一似雍容華麗之夫人,歷來之出版物皆比附莫高窟藏經(jīng)洞出土之絹畫,命名為‘婆仙’、‘辯才天’(或曰‘功德天’)。但絹畫上凡有題榜之‘婆仙’皆作‘瘦皺裸形相’,與此壁畫人物相去甚遠。因此,尚難定名。就繪畫藝術而論,布局嚴謹,造型準確,仙人、天女神秘色彩較少,多為中原人物形象。其線描多樣、純熟,面部、肢體以圓潤媚秀之‘鐵線’勾勒;衣紋摺襞之厚重輕薄,用‘折蘆描’表現(xiàn);金剛力士隆起之肌肉,用頓挫分明之‘丁頭鼠尾描’;怒發(fā)、胡須用飄逸之‘游絲描’仔細描繪。此窟壁畫既是莫高窟元代壁畫代表作,也顯示了此時繪畫藝術之高度發(fā)展。(施萍亭)”[2]152施萍亭研究員也給予高度評價,并且還指出,觀自在是否就是婆仙、辯才天,尚難確定名稱。

        圖3 莫高窟第3窟(元)北壁千手千眼觀音經(jīng)變 《敦煌學大辭典》

        敦煌莫高窟還有另一種北宋時期的千手千眼觀音經(jīng)變畫:“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變 敦煌佛教經(jīng)變畫之一。位于第76窟南、北壁。北宋繪制。據(jù)唐伽梵達摩譯本繪制。這是新出現(xiàn)的一種經(jīng)變,莫高窟僅此一鋪。南壁畫以戴化佛冠的觀世音菩薩為主尊,左右配以‘得十五種善’小故事畫。北壁繪以十一面八臂觀世音菩薩為主尊,左右配以‘不受十五種惡’小故事畫。每幅小故事畫旁有墨書榜題,內容與經(jīng)文基本一致。畫面清晰如新。在南北壁對稱地畫同一經(jīng)變,而內容又不相同,這在敦煌壁畫中屬孤例。(賀世哲)”[2]152

        亦強調以上經(jīng)變畫是根據(jù)《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此經(jīng):“又名《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千手陀羅尼經(jīng)》、《大悲總持經(jīng)》、《千手千眼大悲心經(jīng)》、《千手經(jīng)》。印度大乘佛教密教經(jīng)典。唐伽梵達摩譯,一卷。北圖有始47、騰21、宿44、制48等四號,另有字82、帝63,所錄全為咒語。文字與前幾號略有參差。又北圖之藏55錄文多種,第一段系節(jié)抄此經(jīng)經(jīng)文。英、法等亦藏有S.509、P.2291等五號。屬雜密部千手法,先述因由與發(fā)愿,接著宣說依此功德可免饑餓困苦等十五種惡死。得到所生之處常逢善王等十五種善生。然后正式誦出大悲心陀羅尼,敘述其特誦功能和成就法。下面敘述觀音四十手法,每手的名稱及所代表的意義。最后說日光、月光兩菩薩擁護咒。歷代大藏經(jīng)均收。敦煌本保留了譯本較古老的形態(tài),可供???。音譯之咒語,可供音韻學研究。P.2291題記謂:‘開元二十七年(739)弟子王崇藝寫’。S.509題記謂:‘西涼府施主陰治榮寫記’。(方廣锠)”[2]701-702

        法國集美博物館還收藏有從中國敦煌莫高窟流散出去的千手千眼觀音像彩色絹畫?!斗^壽供養(yǎng)千手千眼觀音像》介紹說:“彩色絹畫。法國集美博物館MG.17569。北宋太平興國六年(981)繪制,高189厘米,寬125厘米。出自莫高窟藏經(jīng)洞。觀音跣足直立于置在供壇上的蓮座上,有背光,周圍畫多侍從和變相,如:華嚴菩薩助會、飛仙赴會、梵王助會、如意輪菩薩助會、孔雀王菩薩助會、餓鬼乞甘露時、地藏菩薩來會鑒物時等,內容繁多。下部中間為二十四行文字的一篇‘功德記’。其左側為施主樊繼壽及仆從的供養(yǎng)像。樊繼壽身著官服,手持香爐,面前直立,虔誠供養(yǎng)。此畫內容豐富,線條細膩,彩繪精工,堪稱上品。從‘功德記’和施主題名知,此畫成于六月十五日,樊繼壽其時官銜為‘節(jié)度都頭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國子祭酒兼御史中丞’。(鄧文寬)”[2]237

        總之,千手觀音崇拜來自藏傳佛教的密宗,和漢傳佛教的觀音崇拜有較大的區(qū)別。榆林窟西夏千手觀音畫像是敦煌唐人千手觀音崇拜之傳承,涉及唐宋元各代,還聯(lián)系到藏經(jīng)洞所收藏的有關敦煌唐人千手觀音經(jīng)卷,皆是立體呈現(xiàn),是研究千手觀音崇拜不可或缺的核心內容。而就敦煌壁畫而言,西夏千手觀音畫像的藝術性,堪稱千古一絕之佳作。

        二、敦煌文書大悲觀音崇拜是千手觀音崇拜之內核

        圖4 錄文:大梵天王助大悲命,不空索[4]297

        法Pel.chin.2291 《千手千眼陀羅尼經(jīng)》(9—2)曰:“又若家內遇大惡病,百怪竟起,鬼神邪魔,耗亂其家。惡人橫造口舌,以相謀害;室家大小,內外不和者;當千眼大悲像前,設其壇場,至心念觀世音菩薩,誦此陀羅尼滿其千遍,如上惡事,悉皆消滅?!盵8]82真跡見圖5。

        圖5 法Pel.chin.2291 《千手千眼陀羅尼經(jīng)》(9—2)

        如此可以明白,“千眼大悲像前”設壇場供奉的是千眼觀音,也正是大悲觀音。祭祀大悲觀音念的咒語,當然是《大悲咒》,又稱《千手千眼咒》。因為《大悲咒》具有驅鬼的魔力。

        大悲觀音崇拜在唐代即已融入唐人信仰風俗,現(xiàn)舉出兩個方面風俗事例。

        第一,念咒驅鬼。唐戴孚撰《廣異記·李昕》曰:“唐李昕者,善持《千手千眼咒》。有人患瘧鬼,昕乃咒之。其鬼見形,謂人曰:‘我本欲大困辱君,為懼李十四郎,不敢復往。’十四郎即昕也。昕家在東郡,客游河南。其妹染疾,死數(shù)日蘇,說云:‘初,被數(shù)人領入墳墓間,復有數(shù)十人,欲相凌辱。其中一人忽云:此李十四郎妹也,汝輩欲何之?今李十四郎已還,不久至舍。彼善人也,如聞吾等取其妹,必以神咒相困辱,不如早送還之。’乃相與送女至舍。女活后,昕亦到社也。”[9]30善事,李昕念咒去瘧鬼,救了其妹的命。

        第二,女子持大悲咒就有戀愛的勇氣?!稄V異記·李元平》曰:“李元平者,睦州刺史伯成之子,以大歷五年客于東陽精舍讀書。歲余暮際,忽有一美女,服紅羅裙襦,容色甚麗,有青衣婢隨來,入元平所居院他僧房中。平悅而趨之,問以所適及其姓氏,青衣怒云:‘素未相識,遽而見逼,非所望王孫也!’元平初不酬對,但求拜見。須臾,女從中出,相見忻悅,有如舊識,歡言者久之,謂元平曰:‘所以來者,亦欲見君論宿昔事,我已非人,君無懼乎?’元平心既相悅,略無異阻,謂女曰:‘任當言之,仆亦何懼。’女云:‘己大人昔任江州刺史,君前生是江州門夫,恒在使君家長直。雖生于貧賤,而容止可悅,我以因緣之故,私與交通。君才百日,患霍亂沒故,我不敢哭,哀倍常情。素持《千手千眼菩薩咒》,所愿后身各生貴家,重為婚姻,以朱筆涂君左股為志,君是看之。若有朱者,我言驗矣?!?元平自視如其言,益信,因留之宿。久之,情契既洽,歡愜亦甚。欲曙,忽謂元平曰:‘托生時至,不得久留,意甚恨恨?!杂櫍樵疲骸笊砀附駷榭h令,及我年十六,當?shù)梅讲?,此時方合為婚姻,未間,幸無婚也。然天命已定,君雖欲婚,亦不可得?!杂櫾E去。”[9]113-114喜事,美女素持大悲咒,坦然與學子李元平一夜情,“情契歡愜”;女子主動,在唐代有簽《優(yōu)先婚前同居書》民俗。參閱高國藩著《敦煌民俗學》第十一章第一節(jié)《特殊的試婚風俗》[6]173。

        宋代大悲咒最受重視。據(jù)《宋高僧傳》記載,諸暨僧人神智“持《大悲心咒》……恒咒水杯以救百疾,飲之多瘥。百姓相率,日給無算,號大悲和尚焉”[10]869。所以流傳念誦大悲咒,托夢治病、托夢殯葬、制服鯉魚蠱、托夢見偉人、傳授法偈、自衛(wèi)和消滅禍祟等等信仰風俗。而且在宋代洪邁撰《夷堅志》中,只要一見大悲咒字眼者,通通都是千眼觀音崇拜的傳說故事,都是宋人遺留下來的千手觀音崇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當然也就是千手觀音崇拜逐漸中國化的過程。大悲咒滲透進宋代信仰風俗各個方面。

        第一種,誦大悲咒百八遍托夢治病。《夷堅志》甲志卷第十《佛就翻胃》曰:“平江僧惠恭病翻胃,不能飲食。夜夢一貍貓自項背入腹中,從此日甚。每過市見魚,深起嗜想,遂發(fā)意誦觀音菩薩百萬聲,日持大悲咒百八遍。復夢至山中,遇道人相慰問曰:‘吾與汝藥。’俄青衣童籠一雞至前,貓自僧口出,徑入籠擒雞,因驚覺,病頓愈?!盵11]89

        第二種,閉目默誦大悲咒托夢殯殮?!兑膱灾尽芳字揪淼谑弧稄埗藧馔鲇选吩唬骸皬埗藧猓幹萑?。嘗為道士,平生好丹灶爐火。初與一鄉(xiāng)友同泛海,如泉州。舟人意欲逃征稅,乘風絕海,至番禹乃泊舟,二人不得已少留。鄉(xiāng)友者得疾死,張為殯殮,寄柩僧寺。一夕,寢未熟,而友至,呼其字曰:‘正父,公酷好爐鼎,何為也?’張悟其死,應曰:‘吾自好之,何預君事!’即閉目默誦大悲咒。才數(shù)句,友已知,曰:‘偶來相過,何為爾也!’即去。久之,復夢曰:‘我與君相從久,今當遠[永]別,不復再見,幸偕我行數(shù)步相送?!瘡堉Z之。與俱行數(shù)步,至一紅橋,友先行,語張曰:‘君且止,此非君所宜過。’揮淚而別。既覺,不能曉。后數(shù)日,廣帥王承可侍郎令諸剎,凡寄殯悉出焚。張念其故人,命僧具威儀,火之城下,收其骨。至一橋,擲水中,乃夢中所至處也。時紹興十八年。張生說?!盵11]96

        第三種,大悲巫演繹蠱道巫術治病。傳播媒介為鯉魚蠱?!兑膱灾尽繁揪淼诹陡V荽蟊住吩唬骸案V萦形祝艹址x跡咒行法,為人治祟蠱甚驗,俗呼為大悲。里民家處女,忽懷孕,父母詰其故,初不知所以然,召巫考治之。才至,即有小兒盤辟入門,舞躍良久,徑投舍前池中。此兒乃比鄰富家子也,迨暮,不復出。明日,別一兒又如是。兩家之父相聚詬擊巫,欲執(zhí)以送官。巫曰:‘少緩我,容我盡術,汝子自出矣,無傷也。’觀者踵至,四繞池邊以待。移時,聞若千萬人聲起于池,眾皆辟易。兩兒自水中出,一以繩縛大鯉,一從后棰之。曳登岸,鯉已死。兩兒揚揚如平常,略無所知覺。巫命累瓶甓于女腹上,舉杖悉碎之。已而暴下,孕即失去,乃驗鯉為祟云?!盵11]417

        第四種,誦大悲咒夢見神偉人?!兑膱灾尽繁揪淼谑摺栋矅律瘛吩唬骸扮t[饒]州安國寺長老新入院,夜率其徒繞廊誦大悲咒。明夜,夢五偉人,衣冠森整,同列而拜曰弟。”[11]509

        第五種,誦大悲咒夢觀音傳授法偈?!兑膱灾尽费a卷第十四《觀音洗眼咒》曰:“臺州僧處瑫,中年病目,常持誦大悲咒。夢觀音傳授法偈,令每旦咒水七遍,或四十九遍,用以洗眼,凡積年障翳,近患赤腫,無不痊愈。處瑫跪受而寤,悉能記憶,如說誦持,不逾時乎愈,壽至八十八。其偈曰:‘救苦觀世音,施我大安樂,賜我大方便,滅我愚癡暗。除卻諸障礙,無明諸罪惡,出我眼識中,使我視物光。我今說是偈,洗懺眼識罪,普放凈光明,愿睹微妙相?!盵11]1681

        第六種,出外云游,默誦大悲咒自衛(wèi)和消滅禍祟?!兑膱灾尽啡a《護界五郎》曰:“揚州僧士慧,素持戒律,出外云游。未至江州一程,值日暮,不逢寺舍,適在孤村林薄間,無邸舍可投歇。棲棲逮暗,得路左小廟,乃入宿。過夜半,見惡少年數(shù)輩舁一人來,就殺之以祭,旋舍去。僧惴恐不敢喘息。才曉即行,甫數(shù)里,望一廟甚雄,榜曰護界五郎。引首視其中,堆積白骨無數(shù),蓋非往來所屆通道也。僧知為妖鬼,持錫拄杖擊偶像,碎其頭。是夕,遂為五人索命,捝衣甚急,默誦大悲咒自衛(wèi),雖不敢相逼,而未嘗時刻舍置。到江州,寓普賢寺,見五物并立于門楣下,高興楣齊。以杖量度之,正滿二丈,因為監(jiān)寺言所睹。監(jiān)寺使持念火輪咒,其咒才七字,每念百十遍,神輒露現(xiàn)形狀,比初時小低一寸許。自是日削,至于僅盈一寸,泣而瀝懇曰:‘更復諷誦不已,弟子當化為灰塵,愿慈悲如釋,他日永不敢據(jù)祠宇,及與人為禍祟。’僧不答,閉目默誦愈精苦。俄旋風欻起,吹成灰灺,掃空無遺。趙子春說。《永樂大典》卷七千三百二十八?!盵11]1803-1804

        總之,千手觀音崇拜在唐宋時代引發(fā)的正是大悲咒與信仰風俗的結合,所導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流行。不容諱言千手觀音祭祀巫術成為其崇拜的重要內容。

        三、明代佛道合璧千手觀音崇拜是敦煌文書《患文》之傳承

        佛道合璧的千手觀音崇拜則流傳于唐代以后。明永樂年間流行《正統(tǒng)道藏》,收錄一本據(jù)晉干寶撰《搜神記》重新改編的《搜神記》,由明代民間無名氏改編記敘神異之事的新《搜神記》,并非晉干寶原作,姑且稱之為明代《道藏本搜神記》。其中卷三插進一篇釋道兩教合璧的《南無觀世音菩薩》,此篇特點是演繹千手觀音崇拜的道教事跡?!兜啦乇舅焉裼洝肪砣赌蠠o觀世音菩薩》曰:

        南無觀世音菩薩 二月十九日生 昔有一國王,號曰妙莊王。三女:長妙音、次妙緣、又次妙善,即菩薩也。王令其贅,不從。逐之后花園,居之白雀寺,尼僧苦以搬茶運水,鬼使代之。王怒,命焚寺,寺僧俱毀于焰而菩薩無恙如初。命斬之,刀三折。命縊以白練帶,忽黑霧遮天,一白虎背之而去尸多林,青衣童子侍立。遂歷地府,過奈河橋,救諸苦難。還魂,再至尸多林。太白星君化一老人,指與香山修行。后莊王病惡,剜目斷臂救王。王往禮之,爾時道成。空中現(xiàn)千手千眼靈感觀世音菩薩奇妙之相,永為香山顯跡云。[12]392

        真跡見圖6。

        圖6 《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外二種)》 《道藏版搜神記》

        圖7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 《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外二種)》書影

        明闕名撰《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四《觀音菩薩》,寫的也是道釋合璧的妙莊王與妙善的明代民間傳說故事。與以上《道藏搜神記》中的《南無觀世音菩薩》講的是同一個故事的更為詳盡的道佛兩教合璧的民間傳說故事。茲全文征引如下:

        觀音菩薩

        觀音乃鷲嶺孤竹國祇樹園施勤長者第三子施善化身來生,于北闕國中父妙莊王,姓婆,名伽母伯牙氏。曩者父母以無嗣,故祝于西岳香山寺。天帝以其父好殺,故奪其嗣,而與之之女。長曰妙清,次曰妙音,三曰妙善。惟妙善生時異香滿座,霞光遍室。幼而聰達,便欲了人間事。至九歲,力阻父命,誓不成姻。后因長次二女,招及二郎,俱不當肯,父乃強妙善畢(逼)偶。無奈善何始禁于后園中;善守凈彌篤再舍入汝州龍樹縣白雀寺為尼,暗命僧頭夷優(yōu)寺化喻弗從,乃阨以苦行;妙善朝吸水、暮聽釋、晨焚掃、晝柴炊,毫無難色。誠感天使,三千八部天龍、持護伽藍、掃地東海天王、掃廚六丁上香游奕、點燭伽雀、進茶飛猿、進菜白虎、銜柴飛瓊、毛嬙滋花、八洞神仙獻果。夜夜中風。風雷喧嚇,鬼神走動。眾尼懼而復命于父。父遣五城兵馬,忽必力驅兵,圍寺焚之,而妙善,口扣靈山世尊。齒嚙玉指,噴血成紅雨,滅火救寺,五百僧咸無恙焉。必力再火再息,三火三息。無奈奏聞父,怒命必力押妙善入法場,陰以母肯救之。蓋深愛三女之慈順,欲其完聚成婚,以攝國政也。殊意妙善色不變而智愈堅,乃囚以冷宮日夜,宮娥父母苦勸。妙善不聽,反失語激父。父大怒,立賜必力斬訖。土神忙奏玉帝,賜以紅光罩體。刀砍刀斷,槍刺槍截。乃賜紅羅絞死,彼時一虎跳入,負尸而去。父曰:“不孝兒,當?shù)脨簣?。”蓋不知天使猛虎,負善入于黑松林中,正所以完善之果念也。第善一時昏夢,真靈杳杳不知去處。忽一童子,手執(zhí)幢幡,請曰:“閻君有命,迎公主耳?!鄙圃唬骸昂危俊痹唬骸奥劰鞔蟠然?,十王躬侯于步天橋?!鄙疲骸叭缑??!敝灰姽黹T關上,牛首跪門,夜叉秉燭,鐵頭掃途。入見,一剮割獄刑問之曰:“以罰不忠不孝者流?!币娨霍┠バ淘唬骸耙粤P賤五谷草菅生物者流?!币娨恢~鍋刑曰:“以此待豪強也?!鄙圃唬骸胺ňW(wǎng)何密!”曰:“奚啻于是目今獄有刀林以報過口業(yè)者,冰床以報恣耳目者,有抉目刮舌刑以報唆咒者,又有抽腸刑以報腹劍舌劍者,以至推入于阱者,以奈河報以笞士女者,以鞭錘報以大壓小者,以石壓繒繳禽獸者,以虎蛇報以生前過富貴者,以餓鬼報以籠絡人者,以槍林報諸獄果報不可勝數(shù),殊謂天眼之不昭昭而寘寘可漏網(wǎng)耶已。而諸地主閻長接于金橋之上,錦蓋網(wǎng)朦,紫云布地,玉輦相迎,歌女持側。善謝之曰:“妾否德敢辱寵招!”諸王曰:“聞大慈悲,愿侍經(jīng)筵,少啟萬一。”善曰:“阿彌善哉善哉?!笔庖夂鲜忠徽b而天花亂墜,地擁金蓮,鐵獄銅枷,盡為齏粉,而八千余部之地獄,悉空矣。凡諸造業(yè)者,皆脫離地獄步天堂焉。時諸判官奏曰:“有陽即(有)陰,有善即有愿,非地獄也。何以待兇人則陽間,造惡者將何以警耶?此補陽化之所不及,未可少也。爾來大慈悲說法而地獄頹矣。似此久留,則鐵無堅獄。”天帝聞之有責矣,急請邀反陽也。諸閻車送于孟婆亭而別,命獄卒引至黑松林還魂。善醒曰:“吾已升天界矣。奈何復至于此乎。”沉吟芳草不知去向。已而釋伽如來駕云和(河)南而揖。因戲之曰:“草蘆中堪容并你吾與聊生也。”善曰:“奈何以披毛之語瀆我耶!”釋曰:“戲汝心且堅矣!愿帶往香山可乎?”善不答。曰:“非別吾釋迦是也。特示汝去處?!鄙苹追Q謝曰:“何處?”曰:“越國南海中間普陀巖,是汝去處。吾代呼地龍,化一座蓮臺,渡洋而過?!庇谑?,白虎為之咬木,伽藍推開福地,八部龍王日夜涌潮,四部天王為之柱石。善坐普陀巖,九載功成。割手目以救父病,持壺甘露以生萬民。左善才為之普照,右龍女為之廣德。感一家骨肉而為之,修行普生天界。

        玉帝見其福力遍大千,神應通三界,遂從老君妙樂之奏封為:

        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南無靈感觀世音菩薩賜寶蓮花座為:

        南海普陀巖之主賜。

        父妙莊王為善勝仙官。

        母伯牙氏為勸善菩薩。

        大姐妙清為大善文殊菩薩青獅騎座。

        次姐妙音為大善普賢菩薩白象騎座。[12]173-176

        以上記載,可視作佛道合璧千手觀音的來歷。自然,它是我國明代民間口頭文學的再創(chuàng)造,而被輾轉移錄入書,記載亦強調大悲性,故有修行的大悲觀音賜蓮花寶座之語。

        此篇中出現(xiàn)觀音菩薩誕辰亦為二月十九日,道教神太白星君指示妙善在香山修行,終獲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奇妙之相。這是道教民間俗文化之創(chuàng)造,主旨是獎善懲惡。

        以上這一系列佛道合璧千手觀音傳聞的演繹,清俞樾認為此明代佛道合璧之來歷在唐代?!段倪x·嘯賦》唐李善注引《靈寶經(jīng)》曰:“禪黎世界墜王有女,字姓音,生仍不言。年至四歲,王怪之,乃棄女于南浮桑之阿空山之中?!盵13]262

        李善之說與觀音菩薩本無關系。清俞樾《茶香室續(xù)鈔》卷十七曰:“《文選·嘯賦》注引《靈寶經(jīng)》,“按此疑即妙莊王女之說所自由來,姓音或即觀世音也”[14]787。俞樾將姓“音”,“或即觀世音”矣。清俞樾《茶香室叢鈔》卷十三亦強調佛道合璧的千手觀音的“大悲之事”為核心。曰:“宋朱弁《曲洧舊聞》云:“蔣穎叔守汝日,用香山僧懷晝之請,取唐律師弟子義常所書天神言大悲之事,潤色為傳,載過去國莊王,不知是何國王,有三女,最幼者名妙善,施手眼救父疾,其論甚偉。然與《楞嚴》及《大悲觀音》等經(jīng)頗相失。按:今世俗說以觀世音為妙莊王第三女,本此?!盵14]291證明大悲之事與妙善有關。

        總之,俞樾、俞正燮已證明,明代妙善是佛道合璧的千手觀音對象,具有隋唐宋元諸文獻根據(jù)。但是,二俞由于沒有看到敦煌文獻,其結論未必可靠。

        在敦煌文書中,敦煌唐人確認妙莊王的大女兒妙音是千手觀音,而非三女兒妙善。因為在敦煌民間為病人祭祀祈禱的《患文》中,祭祀祈禱時都是把觀音和妙音并提,觀音是指漢傳佛教的觀音菩薩,妙音卻是指藏傳佛教的千手觀音。珠聯(lián)璧合,相得益彰。我們可以舉出以下十例[15]。

        第一,伯二〇五八《患文》曰:“觀音、妙音,施其妙藥。醍醐灌頂,得受不死之方。賢圣證知,垂惠長生之味。”

        第二,伯二二三七《患文》曰:“官(觀)音、妙音,施提胡(醍醐)之妙藥。身病心病,即日消除;臥安角(覺)安,身心輕呂(利)?!?/p>

        第三,伯二八五四《患文》曰:“安人定國,一方早詠于堯湯??貟胶?,十道來賓而顙謁?!^音、妙音,施提胡(醍醐)之妙藥。癘疾消散,疫瘴不行。萬戶無慮,千家有慶。”

        第四,斯一四四一《患文》:“觀音、妙音,施其妙藥。身病心病,即日消除。臥安覺安,起居輕利?!?/p>

        第五,斯四〇八一《嚴病》曰:“觀音、妙音,施其良藥。醍醐灌頂,法雨潤身。萬福云臻,千災霧卷?!?/p>

        第六,斯四五三七《患文》曰:“伏惟我太保有天庭之貌,負山岳之姿。孝義兩全,文物雙備。故得安邊定國,一方早詠于還慮晨宵?!^音、妙音,施提胡(醍醐)之妙藥。身病心病,即日消除。臥安覺安,起居清麗?!?/p>

        第七,斯五五六一《尼患文》曰:“觀音、妙音,施其藥。醍醐灌頂,萬福云臻。智慧善芽,運運增長?!?/p>

        第八,斯六四一七《愿文》曰:“觀音、妙音,施醍醐之妙藥。身病心病,即日消除。臥安覺安,起居輕利?!?/p>

        第九,斯六四一七《僧患文》曰:“觀音、妙音,施其妙藥。醍醐灌頂,法雨潤身。萬福云臻,千災霧卷。身病心病,即日消除?!?/p>

        第十,北圖八四五四(地字十七)《發(fā)愿文范本》曰:“觀音、妙音,澤垂甘露。身病心病,惠以消除?!?/p>

        故可見明代佛道合璧的千手觀音崇拜,并非二俞所說的妙善,而是妙音,在明代才改變?yōu)槊钌?。而且,敦煌唐五代人在祭祀觀音菩薩的特點是:其一,漢傳佛教的觀音和藏傳佛教的妙音并提,也就是觀音和千手觀音并提,這是民俗習慣之始然;其二,敦煌祭祀觀音的媒體 ̄《患文》中必須融入弘揚中國忠孝的文化傳統(tǒng),如以上第六例的斯四五三七《患文》中就有“伏惟我太保有天庭之貌,負山岳之姿。孝義兩全,文物雙備。故得安邊定國,一方早詠于還慮晨宵”。敦煌唐人箴言“孝義兩全 安邊定國”,傳播著愛國愛家、孝敬父母的中國文化傳統(tǒng),亦即重要的是:與祭祀觀音菩薩同步,就是愛國愛家,孝敬父母。

        四、千手觀音名勝星羅棋布

        就全國而言,千手觀音名勝分布全國,數(shù)量相當可觀。北京有千手觀世音銅像。在今北京市豐臺區(qū)大井東村的萬佛延壽寺,始建于明代萬歷元年(1572),現(xiàn)已毀。在寺內后殿大悲閣廢跡處,留有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銅造像。造像莊嚴端正,神態(tài)優(yōu)美。觀音菩薩身軀高達八米,頭飾寶冠。冠下有三女像,臉型圓潤,而略清瘦。左右二十四只手,大部分殘缺。現(xiàn)存四只,姿態(tài)各異。佛像上著短衣,下著長裙,兩側垂有飄帶,是明代卓越的藝術品,可惜被毀。但現(xiàn)在重建和修復應當是可以的。

        中國人民間信仰傳承千手千眼觀音崇拜的塑畫藝術品之寺廟。福建省有多處發(fā)現(xiàn)。

        1.廈門普照寺。在福建廈門市五老山下的南普陀寺?lián)魇冀ㄓ谔拼?,最初命名為普照寺,五代時期釋清浩改建為泗洲院,宋代重建,恢復原名。元明兩代以后繼續(xù)傳承發(fā)展。清代康熙年間重建以后,改為今名。至今已成閩南佛教圣地。現(xiàn)存建筑主要有前殿、大雄寶殿、大悲殿和藏經(jīng)閣等。大雄寶殿內供有三寶,有精美的千手千眼觀音的造像,大悲閣內還有觀音坐像。1962年郭沫若游南普陀寺題詩一首,手跡仍在。

        2.泉州興教寺。在福建泉州市西街,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初名蓮花寺。唐長壽元年(692)改稱興教寺,盛唐時期,開元二十六年(738)詔以年號改今名。五代至宋,旁設分支寺院120所,盛極一時。元代時期寺僧“食指常萬”,占地50畝,是福建最大的佛寺。現(xiàn)存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寶殿、甘露戒壇等等,房舍500余間。規(guī)模宏大,布局嚴整。氣派雄偉,金碧輝煌。與北京戒臺寺、杭州昭慶寺,合為我國三大戒壇。壇分五層,供有釋迦牟尼、阿彌陀佛、千手千眼觀音以及金剛等,下座環(huán)立戒神牌位64座。藏經(jīng)閣藏經(jīng)近萬卷,其20余卷宋版經(jīng)書,為稀世之寶。

        3.天竺寺。在福建晉江縣安海鎮(zhèn)北面。始建于隋末,初名普賢殿,又名天竺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靖海侯施瑯等捐資重修,并擴建山門、華表、殿堂門、鐘鼓樓等,改名龍山寺?,F(xiàn)存建筑規(guī)模宏大,具有濃厚的閩南風格。此寺的重要性在于其支派源遠流長,尤以臺灣為最,至今在臺灣尚有400余座大小龍山寺,并與此寺形制相仿。寺內大殿供奉千手千眼觀音,俗稱“安海觀音”,高有4.2米,榕木雕成,身披蓮服,足立蓮臺,兩脅旁支1008只手,造型精湛,名噪海外。殿前有一對雕龍青石柱,形狀好像騰云。殿內還保存著明代書法家張瑞圖書寫的“通身手眼”匾額,寺內古樹參天,芳草蔓合,景色宜人?!鞍埠S^音”亦跨海傳承到臺灣。在今臺北西南,臨淡水河,有座龍山寺。清乾隆三年(1738)創(chuàng)建,至五年建成,是臺北著名佛寺。寺內供奉主神也是安海觀音。也是舊泉州晉江縣安海鄉(xiāng)龍山寺供奉。每年農歷二月十九日觀音誕辰,寺中舉行盛大祭典,四周民眾皆趕來赴會。

        4.福建泉州南安市水頭鎮(zhèn)成美村獅子山碧云巖禪寺,始建于隋朝,名冠八閩,寺內供奉御賜七寶觀音銅佛。民國三年,著名高僧會泉法師來此重建。2006年釋果華法師前來主持重修重建,遂使圓通閣內十二米高禪座式的銅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已經(jīng)莊嚴地坐落在這里。見圖8。

        圖8 泉州南安市碧云巖禪寺 千手千眼觀音像 《大觀緣起》

        5.福建泉州市洛陽鎮(zhèn)堂頭村有一座云蓋寺。始建于唐朝貞觀年間(641)。香火之盛,冠于閩南各寺。南宋高宗年間(約1160)丞相梁克家曾避難于此,故有“靈神護國”之譽。廈門大觀院住持釋果華毅然前來,集資重建。2007年11月4日,安座在圓通殿的千手千眼觀音銅塑,重19噸,高7.32米,為閩南最大。見圖9。

        圖9 云蓋寺千手千眼觀音像 《大觀緣起》

        在山西有4處千手千眼觀音像。

        1.崇善寺。太原市東南隅,有一座崇善寺。初創(chuàng)于唐,初名白馬寺,后改名延壽寺、宗善寺,至明代改為今名。東西寬250余米,總面積達14萬平方米的大禪院。其中大悲殿面寬七間,進深四間,殿內神臺上供千手千眼十一面觀音塑像,以及千缽文殊和普賢三尊巨像,高8.5米,金光閃耀。

        2.靜寧寺。大同市城西北破魯堡內,為明嘉靖年間所建的一座小型佛教寺院,稱靜寧寺。大殿內東西兩壁繪有壁畫,其中就有一幅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的壁畫。

        3.華嚴寺。大同市西部有一座華嚴寺。在其西北隅的大雄寶殿,始建于遼,保大之亂(1122)毀于兵火,金天眷三年(1140)依舊址重建。殿身東向,大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面積1 559平方米,佇立在4米余高的臺基上,是現(xiàn)存遼金最大的佛殿之一。殿中華嚴寺壁畫,畫面高達6.4米鴻篇巨制。就有一幅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采用山石、云樹、樓閣隔聯(lián)的傳統(tǒng)手法,設色以石青、石綠為主,附以瀝粉貼金,色彩艷麗,保存完好。[16]135-136

        4.崇福寺。朔縣城內東街北側有一座崇福寺。創(chuàng)建于唐代。有觀音殿,規(guī)模宏大。藏經(jīng)閣處殿前,為他處所罕見。殿內塑像高大,中為阿彌陀佛,兩側為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均為金代原作。四壁滿繪壁畫,就有千手千眼觀音壁畫,畫幅巨大,技法純熟。設色以紅綠藍三色為主,藝術價值很高。觀音殿內佛臺寬廣,塑造觀音菩薩,還有文殊、普賢像。

        此外,發(fā)現(xiàn)有千手千眼觀音的寺廟塑像、壁畫等省份不少。

        1.安寧曹溪寺千手觀音像。在云南安寧縣城西北5公里的螳螂山西岸,溫泉附近,蔥嶺山腰,有一座曹溪寺。建于宋代,歷代屢有修葺。在其大雄寶殿內供有千手千眼觀音和木雕觀音、文殊、普賢像。

        2.平武報恩寺千手觀音像。在四川平武縣城內,有一座報恩寺。始建于明正統(tǒng)年間,后曾重修。占地面積約有27 900平方米。寺坐西朝東,分前中后三進。在其大悲殿內,供有千手千眼觀音一尊,高7.2米,楠木雕成,兩側有壁塑,堪稱藝術精品。整個建筑富麗堂皇,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開封相國寺千手觀音像。在河南開封市自由路,有一座相國寺。原系我國戰(zhàn)國時代魏公子信陵君故宅,北齊天保六年(555)改建成相國寺。南北朝時毀于戰(zhàn)火。唐睿宗時重建,延和元年(712)賜額“大相國寺”。因為睿宗舊封相王,故寺因以改名,為我國唐代著名佛寺。其中八角琉璃殿,由外廊和中心亭組成,外廊高9.8米,中心亭高16.9米,中有天井院,中心亭內安置有四面千手千眼觀音像,高約7米,全身貼金,為清乾隆時期雕塑遺物。[17]167

        4.正定隆興寺千手觀音像。在河北正定縣城內,有一座隆興寺。創(chuàng)建于隋代初年,原名龍藏寺,宋代改名為龍興寺,清康熙年間定名隆興寺。寺內有天寧閣,高33米,五檐三層,面闊七間,深五間,建于北宋開寶年間。閣內有銅鑄四十二臂大悲菩薩像,人稱千手千眼觀音,高22米余,佛身碩長,比例均稱,是我國現(xiàn)存銅像中最高的一座。在修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的摩尼殿的后壁,有懸塑的明代彩色觀音像,姿態(tài)端莊優(yōu)雅,形象生動自然,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貴藝術品,與銅鑄千手千眼觀音,相映成趣。

        5.甘肅拉卜楞寺千手觀音像。在甘肅夏河縣城西一公里處的“聚寶盆”(泥沙沖刷成的小盆地)內。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始建起一座拉卜楞寺,是我國喇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規(guī)模宏偉,占地1300余畝。喇嘛住宅有萬余間。拉卜楞寺內就有一座專門的千手千眼觀音殿。

        6.南京觀音閣千手觀音像。在江蘇南京市中山門外孝陵衛(wèi)的觀音閣大石壁,有一處明代永樂年間建立的觀音閣,正德五年(1510)焚毀,僅剩遺址。今遺址上僅剩大石壁和須彌座。須彌座上有千手千眼觀音像,頭部被毀,但是雕刻精細,為明代初年石刻藝術之佳品。

        7.桂林白龍洞千手觀音像。在廣西桂林,摩崖石刻上有明代僧人刻寫的《塑觀音像記》文,非常珍貴之古跡。《明僧祖圓塑觀音像記》載稱:

        桂林府靈川縣第四都見居在城 奉

        佛 功德主唐鳳同妻鄧氏、大男唐觀護合家等,發(fā)心備資,命匠鼎新塑裝南無千手

        千眼觀音。全堂在白龍洞永遠供奉。祈夫妻:偕老永偕,鸞鳳之和。男女無刑,消除剋害。先祖高超,子孫長盛。

        成化庚子年十月辛未日 塑住持僧祖圓 泰昊

        右摩崖在南溪山白龍洞。高一尺九寸,寬二尺九寸。真書,徑一寸一分。

        成化十六年庚子,公元一四八〇年。[18]29

        8.西安大興善寺木雕千手觀音像。在陜西西安市城南約三公里,創(chuàng)建于西晉始至泰康年間,為佛教密宗發(fā)祥地,是西安現(xiàn)存最古老的寺院。初名遵善寺,隋開皇二年(582)建大興城,寺占城內靖善坊。一坊之地,雖改名大興善寺。隋初,印度僧人那蓮提黎耶舍等“開皇三大士”在此傳播密宗法旨。唐玄宗時,印僧善無畏等“開元三大士”在寺內翻譯密宗經(jīng)典500余部。寺內藏有宋代木雕千手觀音像一尊。

        五、結 語

        在《中國巫術通史》研究的內容中,對于藏傳佛教的千手觀音崇拜而言,千手觀音的祭祀巫術是頗有特點的。很顯然它和漢傳佛教的水月觀音崇拜并不完全一樣。但是它們的影響力,卻可以說是平分秋色,一樣地面廣量大而深入人心。敦煌千手觀音崇拜流傳于唐宋以后,尤其是西夏王朝的大悲經(jīng)典,是直接從藏文翻譯為西夏文,所以它在榆林窟的千手觀音像也更具有藏傳佛教的特色而其藝術性也顯現(xiàn)為一個高峰,也是西夏王朝對中國文化杰出的貢獻。

        [1]松贊干布.瑪尼全集:大悲觀音千佛大史(藏文)[M].西寧:青海民族出版社,1991.

        [2]季羨林.敦煌學大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

        [3]呂建福. 中國密教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4]Pel.chin.3352千手千眼觀音壁畫榜題稿[M]//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國國家圖書館,編.法藏敦煌西域文獻:第二十三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2002.

        [6]高國藩. 敦煌古俗與民俗流變[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89.

        [7]Pel.chin.3457河西節(jié)度使司空造大窟功德記(2—1)[M]//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國國家圖書館,編.法藏敦煌西域文獻:第二十四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2002.

        [8]Pel.chin.2291千手千眼陀羅尼經(jīng)(9—2)[M]//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國國家圖書館,編.法藏敦煌西域文獻:第十一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2002.

        [9]戴孚,撰. 廣異記[M].方詩銘,輯校.北京:中華書局,1982.

        [10]贊寧. 宋高僧傳[M].《大正藏》第五十冊.

        [11]洪邁,撰. 夷堅志[M].何卓,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1.

        [12]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外二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3]蕭統(tǒng),編.文選[M].李善,注.北京:中華書局,1977.

        [14]俞樾,撰.茶香室續(xù)鈔[M].貞凡,顧馨,徐敏霞,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5.

        [15]黃征,吳偉. 敦煌愿文集[M].長沙:岳麓書社,1995:53,172,265,308,664,672,674,694,703,709.

        [16]國家文物事業(yè)管理局. 中國名勝詞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

        [17]任寶根,楊光文,編著.中國宗教名勝[M].卿希泰,曾召南,審校.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18]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員會. 桂林石刻[M].內部資料,1977.

        (責任編輯 鄭 玲)

        高國藩(1933—),男,江蘇南京人,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合作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民俗文化學、敦煌學等。

        猜你喜歡
        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敦煌壁畫中的消暑妙招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敦煌
        敦煌之行
        學生天地(2020年35期)2020-06-09 03:01:06
        亮麗的敦煌
        當代陜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2
        在敦煌,感受千年絲路的不同開放
        金橋(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22
        敦煌,跨越千年的美
        金橋(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22
        絕世敦煌
        金橋(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18
        釋敦煌本《啓顔録》中的“落?”
        精品国产迪丽热巴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久久色悠悠综合网亚洲|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yy6080| 国产精品18久久久| 男女射精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4hu44四虎www在线影院麻豆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免费a级毛片18禁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av成人网| 国产91吞精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 精品不卡视频在线网址| 亚洲一级无码AV毛片久久| 亚洲国产毛片|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下载|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 日本一区二区三级在线|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专区| 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av在线看| 色avav色av爱avav亚洲色拍| 欧美大片va欧美在线播放|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人人| 国产av乳头久久一区| 亚洲VA欧美VA国产VA综合| 一本色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777777|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99久久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夫妻精品自拍视频|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盗摄|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不卡软件| 未满十八勿入av网免费|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综合网| 插插射啊爱视频日a级| av天堂最新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女同人妖熟女|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