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立崗,蒲敬偉,柳 煒,陸敬文
(1. 新疆兵團第十二師畜牧獸醫(yī)工作站,新疆烏魯木齊 830009;2. 新疆兵團第十二師五一農場畜牧獸醫(yī)工作站,新疆烏魯木齊 830088)
藥物對奶牛結核病PPD試驗結果的影響
袁立崗1,蒲敬偉1,柳 煒1,陸敬文2
(1. 新疆兵團第十二師畜牧獸醫(yī)工作站,新疆烏魯木齊 830009;2. 新疆兵團第十二師五一農場畜牧獸醫(yī)工作站,新疆烏魯木齊 830088)
為了驗證抗菌藥物對奶牛結核病PPD試驗結果的影響,對PPD實驗陽性牛,用一定劑量的鏈霉素并加以地塞米松進行刺激,結果發(fā)現(xiàn):犢牛(≤1歲),轉陰率為35.3%,88.2%的牛皮差減小;青年牛(≤2歲),76.7%的牛皮差減??;成年母牛(≥2歲),42%的牛皮差減小。這說明使用一定劑量和療程的抗菌藥并加以激素,能夠明顯影響PPD試驗的結果。因此在檢疫前要避免使用此類藥物。
奶牛結核??;PPD試驗;藥物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傳染病。結核分枝桿菌分人型、牛型與禽型3種血清型,其中人型與牛型可相互感染。為了從源頭上控制奶牛結核病傳染給人,國家規(guī)定,對奶牛每年用PPD(皮內變態(tài)反應試驗)方法檢疫2次結核病,對檢疫陽性的牛進行無害化處理。為了驗證抗菌藥物對奶牛結核病PPD試驗結果的影響,對近年來PPD試驗檢出的陽性牛,依據(jù)年齡不同,用不同劑量的鏈霉素、地塞米松進行體內用藥試驗,并監(jiān)測用藥后PPD試驗的皮差變化。
1.1 實驗時間、方法
2014—2016年,對每年春、秋兩次檢疫出的陽性牛先進行隔離,根據(jù)年齡大小進行分類,然后用藥治療,最后用傳統(tǒng)的PPD試驗方法檢測其前后的皮差變化,并與對照組比較。
1.2 實驗方案
1.2.1 對檢出的PPD試驗陽性牛。先進行隔離并根據(jù)年齡大小分類(群):犢牛(0~1歲)、青年牛(1~2歲)、成年母牛(3歲以上)。
1.2.2 對犢牛。在第1次PPD試驗20 d后,肌內注射獸用鏈霉素200萬單位/頭,連續(xù)10 d;停藥30 d后,進行第2次PPD試驗,量其皮差,分析其皮差變化。在第2次PPD試驗15 d后,第2次肌肉注射鏈霉素400萬單位/頭,同時注射地塞米松10 mL/頭。兩個療程,每個療程5 d,休藥5 d。兩個療程結束10 d后,進行第3次PPD試驗,測其皮差。
1.2.3 對青年牛。在第1次PPD試驗20 d后,肌肉注射獸用鏈霉素400萬單位/頭,連續(xù)10 d,停藥30 d后進行第2次PPD試驗,測其皮差。
1.2.4 對成母牛。在第1次PPD試驗20 d后,肌肉注射獸用鏈霉素400萬單位/頭,連續(xù)10 d,停藥30 d后,進行第2次PPD試驗,測其皮差。
1.2.5 對陽性對照牛。對檢疫出的陽性犢牛、青年牛、成年母牛組成的對照組,隔離42 d后復檢,測其皮差。對試驗后的奶牛全部進行無害化處理。
2.1 犢牛試驗結果
第2次PPD試驗結果與第1次比較,轉陰率為0,47%的牛皮差減少,53%的牛皮差增大;第3次PPD試驗結果與第1次比較,轉陰率為35.3%(皮差≤2 mm),88.2%的牛皮差減少,11.8%的牛皮差增大(表1)。
表1 犢牛3次PPD試驗結果統(tǒng)計(單位:mm)
2.2 青年牛試驗結果
通過連續(xù)10 d的鏈霉素刺激后,將第2次PPD試驗結果與第1次比較,發(fā)現(xiàn)有76.7%的陽性牛皮差減小,23.3%的陽性牛皮差增大(表2)。
2.3 成年母牛試驗結果
通過連續(xù)10 d的鏈霉素刺激后,第2次PPD試驗結果與第1次的比較,42%的陽性牛皮差減小,57.1%的皮差增大(表3)。
表2 青年牛3次PPD試驗結果統(tǒng)計(單位:mm)
2.4 對照組結果
通過復檢,發(fā)現(xiàn)有1頭牛轉陰(皮差<2 mm),4頭牛(18%)皮差減小,77%的牛皮差增大(表4)。
對犢牛2次用藥后,88.2%的牛皮差減小,35.3%的轉陰,說明使用一定劑量的“鏈霉素+地塞米松”,對犢牛PPD試驗結果影響較大。
對青年牛用藥后,76.7%的牛皮差減小。由于用藥劑量?。?00萬單位/頭),又未用激素,所以影響的效果不如犢牛。如果加大用藥劑量并施以激素,效果可能更加明顯。
對成年母牛用藥后,42.9%的牛皮差減小,但不如犢牛和青年明顯,說明成年母牛對鏈霉素的敏感性較差。這一方面與成年母??顾幮杂嘘P,另一方面與成年母牛的體質下降有關,另外與鏈霉素的用藥劑量以及沒有同時用激素干擾有關。
表3 成母牛3次PPD試驗結果統(tǒng)計(單位:mm)
用藥后,11.8%的犢牛、23.3%的青年牛和57.1%的成年母牛出現(xiàn)皮差增大。這一是說明在同劑量下,部分個體對鏈霉素的敏感性較差,甚至產生抗藥性;二是說明部分個體體質下降或感染了其他疾??;三是說明結核桿菌在部分個體內正處于增殖期,體內含菌量大,藥物劑量起不到抑菌作用。
表4 對照組3次PPD試驗結果統(tǒng)計(單位:mm)
對照組42 d后復檢,發(fā)現(xiàn)皮差減小或轉陰的牛多為青年牛。這一方面是由于體質增強,抗病力強,自然好轉;另一方面是因為在第1次檢測時,有其他原因造成的假陽性。
在PPD試驗中,為了減小人為誤差,在測量原皮厚與72 h皮厚時,應為同一個人操作。
抗菌藥物(鏈霉素)對奶牛體內結核桿菌有抑制和殺菌作用。劑量越大(400萬單位/頭以上)、療程延長(2個療程以上)并施以激素,對奶牛結核病PPD監(jiān)測的結果影響較大,其中對犢牛和青年牛的影響比成年母牛大。因此在奶牛結核病檢疫中,要避免在檢疫前使用鏈霉素、激素等藥物。
對于受威脅的牛群(周圍舍或鄰近牛場有結核病發(fā)生)、污染群(群中有發(fā)病畜或檢疫出有陽性畜并已清除)或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下的牛群,用一定劑量的抗菌藥物進行預防,對控制奶牛結核桿菌的感染有一定的效果。
(責任編輯:朱迪國)
Effects of Antimicrobial Drug against PPD Test Results of Cow Tuberculosis
Yuan Ligang1,Pu Jingwei1,Liu Wei1,Lu Jingwen2
(1.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tation of 12th Division of Xinjiang,Urumqi,Xinjiang 830009;2.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tation of Wu-Yi Farm ,12th Division of Xinjiang,Urumqi,Xinjiang 830009)
For the purpose of validating the effects of antibacterial drugs on PPD test results of cow tuberculosis(TB),cows tested positive by PPT experiment were treated with a dose of Streptomycin and Dexamethasone. According to obtained results,the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of calves(≤ 1 year old)was 35.3%,and the cowhide difference decreased in 88.2% of the calves. For the youth(≤2 years old),76.7% of them were observed a decrease of cowhide difference,while the ratio in adult cows(≥2 years old)was 42%.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results of PPD test could be signifi cantly effected by the usage of combination of the hormone and antibacterial drugs of certain dose and duration. Therefore the use of such drugs should be avoided before conducting TB quarantine .
cow tuberculosis;PPD test;antibacterial drugs
S855.2
:B
:1005-944X(2017)05-0106-03
10.3969/j.issn.1005-944X.2017.05.029
新疆兵團十二師科技專項(2013BA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