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璞+++趙發(fā)平
摘 要:文中闡述了一起斷路器機構箱凝露缺陷,查找并確認了機構箱凝露原因,該機構箱底部的檢修孔蓋和通風孔設計不合理,機構箱通風不良,同時容易進水。針對凝露原因,對機構箱增加了擋雨屏和通風孔,經過檢驗處理效果良好。
關鍵詞:斷路器機構箱;凝露;擋雨屏;通風
引言
作為斷路器操作機構的保護部分,機構箱起到了防風、防雨等防止外界環(huán)境影響的作用,保證了高壓斷路器的穩(wěn)定運行。2015年8月5日,某220kV變電站在雨后巡視中,發(fā)現263和264斷路器機構箱內凝露嚴重。263和264同為柱式斷路器,配用CT20型彈簧機構。作者總結處理過程,對該220kV變電站斷路器機構箱凝露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治理,供各位同行參考。
1 凝露原因查找
1.1 密封性檢查
檢查該斷路器機構箱,未發(fā)現有密封不嚴的地方,機構箱內壁也沒有雨水流下時的水漬痕跡。對機構箱門和各檢修孔、電纜孔檢查,發(fā)現該類型斷路器底部的檢修孔有進水的痕跡。
該檢修孔位于機構箱底部,目的是便于檢修機構。檢修孔門采用了蓋裝結構(圖1),孔門向下開,檢修孔周圍無擋雨措施,雨天時雨水沿機構箱外壁很容易流入檢修孔(圖1中紅色箭頭曲線路徑),導致機構箱底部積水。長期的積水會使機構箱內部濕度增大,容易產生凝露。
1.2 通風性檢查
該類型斷路器機構箱分為前后兩部分,前面部分是端子排、SF6表及管路、繼電器等,后面部分是彈簧機構,兩部分之間是連通的。
機構箱前后只有兩個百葉窗式的通風孔,不能形成有效對流通風,導致通風不良(圖2)。
2 處理方法
2.1 加裝擋雨屏
為了防止雨水再次進入機構箱,必須對機構箱底部的檢修孔蓋進行改造。如果改動原有的檢修孔,則工作量太大,且影響斷路器機構檢修的方便性,所以最好的改造方法是不改動原有的檢修孔,在原來的基礎上改造檢修孔蓋。
通過認真分析,設計了新型的220kV彈簧機構斷路器檢修孔擋雨屏裝置(圖3),安裝時利用原廠的檢修孔。其具體情況如下:
(1)新的防雨蓋裝置保留了原有的檢修孔,保證了機構檢修的便捷性;
(2)擋雨屏安裝在檢修孔的外面,雨天時能較好地阻擋沿機構箱流下的雨水;
(3)防雨蓋上有4個排水孔,機構箱內積水可從排水孔流出,不會在機構箱底部積存。
2.2 增加通風孔
機構箱兩側開通風孔,保證對流良好,使機構箱內部潮氣容易排出。
3處理效果驗證
處理完畢后,經過人工淋雨以及幾次雨天的檢驗,斷路器機構箱內無凝露出現,說明處理方法得當,有效阻止了凝露的產生。
4 結束語
高壓斷路器機構箱擋雨、通風性能對設備的可靠運行至關重要,改造增加的擋雨屏和通風孔,經過驗證,對斷路器的機構箱凝露能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所以,在設計、制造階段應采取針對性措施,避免該類型高壓斷路器在運行中出現凝露情況。
作者簡介:王紹璞(1981-),男,河南洛陽人,主要從事變電運維技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