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ille
同事兼朋友Lily,前幾年突然離婚了,孩子歸她。Lily剛離婚那段時間老跟我們哭窮,前夫投資失利,幾近破產(chǎn),孩子的監(jiān)護權歸Lily,可前夫連孩子的撫養(yǎng)費都沒給過一分錢,大家聽了都十分同情。沒多久Lily的孩子考上民辦小學,學費3萬元一學期,再加上七七八八的培訓班,說開學時起碼要5萬元才能進門,手頭緊,問我能不能幫忙周轉一下,大概3個月左右歸還。剛好手頭有筆理財?shù)狡?,原本還想著買一份別的產(chǎn)品,二話沒說,立馬將那5萬元轉過去。
Lity很講信用,3個月后,準時歸還,利息什么自然是不提了,連客氣著請我吃一頓飯最后都是我搶著買單。后來有次和一位朋友共同聊起Lily,朋友輕哼一聲:“她會沒錢?雖然前夫沒付撫養(yǎng)費,但之前前夫賺的錢都捏在她手里,名下的幾套房產(chǎn)也都轉在她名下,除了一套自住,其余兩套都在出租,不說別的,單租金就夠兒子的教育經(jīng)費了。只不過她的錢都套在股票、理財產(chǎn)品里錢生錢,提前贖回太吃虧,才讓你幫她周轉,吃牢你不好意思提利息?!?/p>
我聽了,也不好多說什么,仍然是朋友,可是心里總歸存了個疙瘩。
有位多年不見的學長,新婚后,攜新婚太太請大家吃飯。那是我第一次見到他太太,學長太太好像跟我一見如故,分手后留了聯(lián)絡方式,之后就經(jīng)常約我參加各種聚會,還老送我各種禮物。
我的大部分知己朋友,都是學生時代積攢下來的,而過了這個時間段后結識的朋友,多為泛泛之交。我跟學長也不過是普通朋友罷了,他太太這樣突如其來的親密友誼,總有些不自然的奇怪感覺,只得盡力平衡,請我吃飯,總要找個機會請她吃一頓更好的;送我禮物,總想方設法挑一件更貴重的回贈……
這樣的友誼持續(xù)了小半年,有日突然收到她的一條信息,說她姐姐在老家開了一間網(wǎng)吧,貪便宜買了一批電腦,竟然是贓物,現(xiàn)在公安局查封了她姐姐的網(wǎng)吧不說,還要交一大筆罰金。姐姐不敢跟爸媽說,只有找她商量,但她手頭也沒多少錢。最后當然是開口借錢,數(shù)額不大——1.5萬元?,F(xiàn)在當然知道這借口是個騙錢的老梗,可那時真沒多想,這點錢卡里都有,就一口答應了。她感激不盡,說一會兒就把借條傳真過來,又千叮嚀萬囑咐,這事別跟我的學長說,怕他罵自己。
我突然生了疑,為什么非要瞞著學長?猶豫了一下,還是把這事跟另一位同學說了,讓她幫我拿主意。同學分析我們是先認識學長才認識她的,你愿意借錢也是因為學長的這層關系,所以穩(wěn)妥起見還是要知會學長一聲。
于是我打電話給學長,學長在電話那頭沉吟了一會兒,說:“你自己斟酌吧,但她借的錢我是不會還的。如果是我缺錢,一般會先向家人或親戚借,實在不行,才會向關系很鐵的同學或哥們兒求助,而不會跟認識沒多久的朋友借?!?/p>
同學得知后勸我:“這話明顯不對勁,你還是找個借口別借了吧?!蔽宜剂縿偛哦家呀?jīng)爽快地答應了,再找借口太矯情,索性還是直說吧,于是硬著頭皮打了一行字:“實在是抱歉,我認真考慮了一下,這錢還是不借了!”她沉默了一會兒,回復了一句:“理解,沒關系的?!?/p>
再見,像她這樣高情商的人,自然還是處理得體,像沒發(fā)生過什么似的,還是對你親親熱熱。可裂痕肯定埋下了,這段突如其來的友誼終究還是慢慢淡了。
之后聽到消息,原來這是她的慣用伎倆,看準目標接近,用各種套近乎培養(yǎng)感情,然后借錢。這種事情鬧多了,學長忍無可忍,決然離婚。
這次狗血經(jīng)歷讓我學會了拒絕,再碰到有朋友開口借錢,我會仔細衡量一番,如果所借金額是我無法承受不歸還的后果時,我會直接拒絕。
當然,我也暗暗梳理排列過一個名單,這名單上面的朋友如果向我借錢,不管何種理由,我都會毫不猶豫地盡我所能地借錢。只是,這些朋友會擺出一副吃定你的無賴相敲竹杠要我請客,出去旅行時要求帶各種手信,卻從來不開口向我借錢,甚至即便真的遇到困難,我主動要求借錢給她(他),他們都不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