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 暢
收藏發(fā)軔于快樂
□ 趙 暢
收藏一定發(fā)軔于快樂。快樂于藏品本身散發(fā)出的那份厚重的文化訊息,伴隨收藏過程中不時呈現(xiàn)的尋覓發(fā)現(xiàn)、斗智斗勇的妙趣,以及護佑文物藏品所凸顯的那種可貴的責任擔當。
任何藏品尤其是文物藏品,其表象是物,背后隱藏的卻是歷史的、文化的、藝術的、精神的諸多訊息。藏品固然有物質的價值,但真正誘人而讓人表現(xiàn)出巨大熱情、產(chǎn)生無可替代的快樂的,并不是藏品的物質價值,而是深蘊其里的歷史、文化、藝術、精神等價值。因為,只有人文的東西才能潤物無聲,給人快樂?!拔镏积R,物之情也”。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眾多的文物藏品,無疑在人們面前打開了“一扇扇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的窗戶”。了解和參與收藏,可豐富和快樂人們的業(yè)余文化生活,從而享受到更富內涵的精神生活。
大凡稱得上文物的藏品,年代多較為久遠。而時間一長,特別是信息殘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等,都會給鑒定帶來一定的困難。其實,出于多種原因,古人或多或少總會留下答案的吉光片羽、蛛絲馬跡,恍如玩捉迷藏的游戲一般,快樂總是出現(xiàn)在“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之時,只要你保持初心、保持定力、保持謹慎。
自有收藏始,歷朝歷代都有造假。而今,隨著收藏者隊伍的日漸龐大,藏品市場的造假更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因而,玩收藏其實就是在跟造假作偽者們斗智斗勇,而這一過程驚心動魄,快樂無比。收藏大家王世襄先生說過這樣一句名言:“不冤不樂?!逼浣忉屖牵骸按蠓蔡煜率拢赜性?,始有樂。歷經(jīng)艱辛,人人笑其冤之過程,亦即心花怒放,歡喜無狀,感受最高享樂之過程。倘得來容易,俯拾皆是,又有何樂而言?!蓖跏老逑壬鷮Α安辉┎粯贰钡囊环忈?,也從側面道出了收藏的真諦。
收藏的快樂,更源于藏家那份可貴的責任擔當。文物藏品,是對歷史沿革、文化發(fā)展、藝術承載、精神化育的忠實記錄,收藏和保護文物體現(xiàn)著對人類文明的延續(xù)和觀照。真正的收藏家,總是以一份歷史自覺、文化自覺,責無旁貸地擔起收藏和護佑文物的重任,義無反顧,執(zhí)著前行。收藏大家張伯駒,曾花巨資先后購得北宋范仲淹的《道服贊》、展子虔《游春圖》、杜牧《張好好詩》、唐李白《上陽臺帖》、北宋黃庭堅《諸上座帖》、宋徽宗《雪江歸棹圖》、元錢選《山居圖卷》等唐宋元名跡。為防止西晉陸機的《平復帖》流失海外,他還抵押鹽業(yè)銀行股份,賣出東單3套四合院,并以夫人潘素全部首飾,共計4萬大洋購得《平復帖》。此后,他又將8件最頂尖級的藏品捐給國家。張伯駒的收藏及其捐獻之舉,都生動地彰顯了他那份“為國人洗去凡塵、為國家充盈氣血、為后世留有芳香”的赤誠之心和責任擔當?;蛟S,張伯駒的收藏過程頗為艱辛,但當一件件國寶從流失乃至消亡的邊緣被硬生生地拉回之時,當后人能夠一睹這些國寶并頓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之時,張伯駒還能不快樂?
誠然,藏品的物質價值,會讓人產(chǎn)生快樂。尤其當出現(xiàn)“撿漏”的情況時,那種喜出望外的快樂是可想而知的。收藏之可持續(xù)的快樂,必濫觴于對藏品內在人文價值的挖掘和欣賞上;必肇始于對眾多訊息的有效捕捉和精準定位中;必發(fā)軔于對假冒偽劣的較勁斗法里;必發(fā)端于對賡續(xù)民族歷史文化的自覺中。只是,獲得這樣的快樂,我們需要持之以恒的堅守和付出,否則,快樂就會轉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