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
任何學習中,神情最專注,思維最活躍,感悟最真實的,永遠是正在發(fā)言的那一個。因為語言是其思維的外化,是其思維的物質形式,這就決定其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思維必須高速運轉,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語言也是人們專注力的來源。所以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給以語言表述的空間、時間,鼓勵他們用數(shù)學語言表達其數(shù)學思維,是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讓每一位學生真正參與學習,讓課堂的主人一個都不少的有效手段。
一、“說”的方法要“仁”
實踐告訴我們,只要教師充分認識到學生“說”的重要性,促進學生想“說”、敢“說”,并對學生表達的各種想法或疑惑做出及時的反饋,注意有目的、有計劃地鼓勵和培養(yǎng),學生“說”的水平就會逐步提高,其思維能力也將得到不斷的促進與發(fā)展。
(一)對學生要誠心尊重
教師對待每一位學生,必須要誠心尊重,對學生任何一個好奇的態(tài)度都給予重視,盡量滿足學生求知的欲望,尊重班級中每位學生表達的權利,每個孩子都可以對不同意見提出批判。
有些教師為了不讓課堂顯得冷清,不斷地提問,又不斷地指名回答。一問一答,顯得課堂教學過程十分流暢,教學效果十分出色。在熱鬧的課堂中,過于活躍的氣氛,學生的“個性”確實得到了張揚,可同時也會失去很多,這些教師僅僅是與個別學生在進行交流,那些思維稍慢的學生根本還沒來得及考慮,就已經(jīng)有人把答案曝光,這樣做容易造成學生浮躁自負、注重外在表現(xiàn)的心理,沒有實實在在獨立思維的時間和空間,缺失的是獨立思維的習慣、品質和能力。因此,教師對學生要誠心尊重,不能忽視那些沒有“說”的孩子,也許他們心中的語言才是最靈動的。
(二)對學生要充分信任
學生的“說”之所以很重要,是因為沒有人能比學生自己更了解自己的思考、感受和情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自己的思考、感受和情感,才能讓教師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我們必須充分信任學生,以真誠的態(tài)度認真聽取學生的各種表達,在信任學生過程中,對學生表達的各種想法或疑惑做出及時且恰當?shù)姆答仯膭顚W生表達、反思,樸素學習。這種信任,不是去尋找對解題答案有“貢獻”的聲音,那樣我們就會徹底忽略學生,使大部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成為一種“群眾演員”,而不是具有獨立思維的學習主體。
(三)對學生要懂得理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對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的把握,對學生數(shù)學學習心理的了解,都是非常重要的。更為重要的是,教師是否能站在學生的立場,去思考教學內(nèi)容的演繹方式,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的關鍵。當然,學習中,每位學生都想得到教師的賞識,每位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鼓勵。適時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將是學生某個時刻的學習催化劑。
(四)對學生要適時放松
教師在組織教學法的過程中,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找到發(fā)展的最大可能和最好可能。學生“說”的過程中,任何的錯誤都應該為教師所接納,因為課堂是允許學生出錯的地方,并且,學生不是在把事情做正確的過程中學到東西,因為他們已經(jīng)知道如何做了,他們現(xiàn)在這么做,得到的只是證實他們已經(jīng)知道的東西;學生更多地需要從錯誤中學習,話不說不明,更不辯不清,正是從學生“說”錯的描述中,我們才可以發(fā)現(xiàn)錯誤背后隱匿的思維價值,讓錯誤成為推動課堂教學法的著力點,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的生長點。
二、“說”的思路要“變”
我們培養(yǎng)學生說話能力,目的是調(diào)動、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在不知不覺中會“善意”地啟發(fā)、引導學生,以至于不給或少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與機會,或通過一些明示或暗示等破解了所學知識、所要考察學生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本意,喪失了一次次讓學生獨立思考、自己摸索的機會。所以,我們要靈活運用多種形式,為學生提供“說”的機會。
(一)分小組討論,“抓兩頭,促中間”,確保“說”的全面性
按學生學習梯度、性別、性格引導學生組成三至四人為一組的學習小組,由學生推選小組長、記錄員。在“說”的過程中,由小組長確定“說”的順序,并及時做出小組反饋,組織小組反思。這樣每一位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全身心都處于主動學習的興奮中,既有利于激發(fā)基礎薄弱學生的上進心,也有利于基礎較好學生朝著思維既快又好的方向發(fā)展。
(二)同桌交流,“小步走,快反饋”,確?!罢f”的及時性
同桌轉頭即見,交流非常方便,最適用于難度系數(shù)比較低、目標比較明確的學習討論環(huán)節(jié)。例如,新授課內(nèi)容應當分成幾個環(huán)節(jié),每一環(huán)節(jié)教學之后進行的鞏固訓練,可通過同桌交流的方式交流、檢驗學生的思路,這樣安排學習內(nèi)容少、間隔時間短,能確?!罢f”的及時性,學習活動節(jié)奏感更強。
(三)讓學生小結,“敢放手,敢于等”,確?!罢f”的獨立性
這里“說”的獨立性,是指學生思考的獨立性,然后在獨立思考的基礎進行合作交流。課堂學習應遵循“學生能做的事讓學生自己去做的”的原則,話題就設置在學生的能力最接近的發(fā)展區(qū)內(nèi),敢于放手讓學生去獨立嘗試“說”出來,獨立“碰壁”“轉向”,獨立走向成功的彼岸。不要一看學生做不出來就急于講解,因為聽懂不等于學會,我們要敢于等,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全過程,這是一個思維不斷清晰化、條理化的過程。這樣的“說”,學生才能體會數(shù)學思維的魅力,獲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
三、結語
數(shù)學課堂離不開學生活躍著的數(shù)學思維,舌尖上的數(shù)學靈動,激勵每一位學生去自己思考和感悟,而不再處于“傾聽”“學習”“模仿”的被動狀態(tài)。課堂教學中,我們不能給魚,而要教漁,不僅要教漁,更要耐心地觀其漁,加以點撥,使其能善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