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語桐
人們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我剛上小學(xué)時,身心都極不適應(yīng),常常課上到一半就想出去,想回家。可老師經(jīng)驗豐富,早早就把門給鎖了,我只能望向窗外,眼巴巴地瞅著。那小小的一扇門把世界分割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有我熟悉的小伙伴,有爸爸媽媽,有家,而我卻身處另一部分,這是一個陌生的地方,這里有許多和我一般大的孩子,但我誰都不認識,還有一個惡毒的“老巫婆”,我后來才知道她是我們的班主任,而那扇窗就成了連接兩部分世界唯一的橋梁。
我不知道其他孩子為什么能那么安靜、坦然地接受這里的一切,而我就是做不到,只能不停地鬧。后來老師實在沒辦法了,就讓媽媽過來安撫我,穩(wěn)定我的情緒。我記得當時媽媽對我說:“你長大了,該去讀書、去學(xué)知識,不可以再這么依賴我了。你要好好上課,不能隨便走動……”我說:“可是我想你啊!”她說:“我就在窗外,你想我了就往窗外看一眼,我一直都在。”
后來,媽媽真的一直站在窗外,靜靜地陪著我,無論什么時候,只要我向外看,她都在,還總是微笑地看著我。那笑容真的有安撫人心的作用,只要看上一眼,我就會覺得無比心安。
我漸漸長大了,媽媽出現(xiàn)在窗外的次數(shù)也漸漸少了,可我總覺得媽媽每分每秒都在,她一直陪伴著我。我知道,在我的心里也有那么一扇窗,媽媽一直在窗外看著我,靜靜地陪著我,讓我無比安心。
其實,所謂陪伴就是“我一直都在”。
(指導(dǎo)老師:黃 忠 吳義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