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云帆+郭艷青
“我一直認為自己應該寫出一部更好的作品,讓它真正成為世界文學的經(jīng)典,每次寫的時候都是卯足勁兒,但是往往寫著寫著,感覺像爬一座高山一樣,爬不到頂氣就泄了。寫這樣的經(jīng)典是對一個作家毅力、精力等的考驗。現(xiàn)在人過60,依然還是有寫偉大文學的夢想。經(jīng)常在夢里面一部經(jīng)典作品要收尾了,也經(jīng)常在夢里面對自己寫出來的句子嘆為精品?!?/p>
2017年初,浙江出版聯(lián)合集團、浙江文藝出版社在北京舉辦了“莫言長篇小說系列最新版暨莫言作品獨家授權新聞發(fā)布會”,會上正式宣布莫言全集定稿本出版,這引起猜測,定稿版都要發(fā)布了,難不成大師要封筆?于是莫言對媒體記者講了上述話。
“我一直在努力,很努力”
“我一直在努力,很努力?!蹦院芨锌?。這幾年,媒體好多次預告了他的新作內容,甚至是題目和出版時間,但總是千呼萬喚不出來。莫言回應:“今年能不能出來呢?我覺得今年還出不來。可能還要過一段時間?!?/p>
他直言,自己對文學的夢想力度沒有減弱,對寫經(jīng)典文學的準備從未停止,這幾年一直在搜集各方面材料,甚至也悄悄地到一些準備呈現(xiàn)在小說中的人物生長地去做了調查和采訪。
他用“千方百計做準備”來形容自己的良苦用心?!氨M量想把這個作品寫得好一點,但愿我的新作出來不會辜負大家的希望?!边@是莫言對自己的要求。
莫言筆下的高密鄉(xiāng)是他諸多作品里的地標,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筆法一直是莫言創(chuàng)作的獨特之處。總有人問,新作品是否會延續(xù)舊作品的這種風格?會有什么新的變化嗎?莫言表示,一個作家的寫作是連續(xù)的,新作不可能完全切斷與舊作的關系。他把自己的作品比作同一父母生的孩子,“每一個孩子看起來面貌都有差別,有的甚至很大,但是要找出兩個完全不像的孩子完全不可能,因為都是同樣的父母生出來的?!?/p>
他認為,未來的新作與已經(jīng)發(fā)表的所有的作品都有一種內心的聯(lián)系,“應該有一些永遠不會變的東西,因為我這個人沒有變;但是肯定有一些新的變化,因為時代變了我也跟著變了?!?/p>
眾所周知,莫言十分善于從普羅大眾真實生活中汲取素材與語言的營養(yǎng),他的那些精彩紛呈的鄉(xiāng)土題材小說為影視劇導演們青睞,《紅高粱》、《白蓮花》、《幸福時光》這些作品都被張藝謀等知名導演搬上了銀幕。
發(fā)布會上有人向莫言提議,IP是個賺錢的利器,新作品如果按影視劇方式創(chuàng)作,利潤將源源不斷。莫言似乎很淡然,他說,他并不否認自己是一個天然對戲劇非常感興趣的作家,受兒時所看地方戲的影響,他的小說中對場景、舞臺的描寫、對話的設置以及對人物戲劇性的刻畫,都受到戲劇很深的影響。曾有話劇導演跟莫言提到過,《生死疲勞》里面,西門大院一幫人喝酒那一幕,簡直就是話劇,不用怎么改就可以拿到舞臺上演。
但莫言認為,雖然IP對于一個作家從物質回饋層面來講是一件好事,但于他而言,當下的核心還是要回歸到小說上去?!白罡具€是把小說寫好,至于什么IP不IP,這不是我的事情?!?/p>
期盼中國第二位諾貝爾文學獎得者
雖然獲得諾獎已是往事,但總是有人問莫言獲獎的一刻心里在想什么。莫言當年總告訴別人獲獎時刻“腦子一片空白”,但隨著時間的沉淀,他發(fā)現(xiàn)好像并沒有那么簡單,他想多補充一點兒感受。在這次發(fā)布會上,他回憶道:“實際上,腦子一片空白是不可能的?!薄拔蚁氲轿易鳛橐粋€農民的孩子,能夠在這樣一個富麗堂皇的華貴的禮堂領取全球矚目的獎確實很不容易。當然,我內心深處也充滿著感激,感激我的讀者,感激我的老師,也感激我的親人和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p>
距離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已經(jīng)過去了5年,這5年,莫言的身份已然不再只是一個單純的作家,他參加各種各樣的社會活動,做過無數(shù)場演講,常常忙得不亦樂乎。他同樣在為中國作家再獲諾獎做一些事情。他說:“作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我有向瑞典學院推薦認為得獎候選人的權利,我也會好好行使這個權利?!彼寡裕约捍_實推薦過,但至于是誰,“要保密50年”。
莫言表示,他十分期盼,甚至可以說比任何一個人都更期盼著中國出現(xiàn)第二個中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說起原因,臺下笑聲一片:“因為一旦出現(xiàn)以后,熱點、焦點都會集中在他身上,我就可以集中精力寫小說了。”
打趣網(wǎng)上雞湯文:“要是我寫的該有多好”
近年來,微信流傳著很多打著知名作家旗號的雞湯文,像假借楊絳的百歲感悟、白巖松的“我的世界沒有你,很久了”等,當然,作為迄今中國唯一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諸如“莫言語錄”等也層出不窮。
莫言說,有次與朋友吃飯,他才知道了網(wǎng)上傳得沸沸揚揚的《你若等我該有多好》的文章,朋友還當面夸他寫得好,這讓莫言十分愕然,因為自己從未寫過。他當即跟朋友打趣:“要是我寫的該有多好?!?/p>
莫言沒有否定互聯(lián)網(wǎng)上流傳的此類立志小文、箴言警句和詩歌,他說:“我覺得其實都非常好,我也很感嘆這些寫友們,為什么要把自己這么好的作品放到我的名下呢?不怕萬一哪天我把他們結集出版嗎?會不會跟我打官司?” 莫言的風趣與幽默再次引得哄堂大笑。他自己邊笑邊說:“我希望這些朋友們趕快正名,把自己的孩子認領回去。要不然哪一天演變成書怎么辦?你來認領的話,首先是你侵權了,還挺麻煩的這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