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芳+張明常
【一技】
先看下面兩個片段:
我吃了一嚇,趕忙抬起頭,卻見一個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里細腳伶仃的圓規(guī)。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錢,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錢……”圓規(guī)一面憤憤的回轉(zhuǎn)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順便將我母親的一副手套塞在褲腰里,出去了。
這是選自魯迅《故鄉(xiāng)》里的兩個片段。第一段給主人公的體型打了一個比喻,突出了一個“瘦”,像圓規(guī)。她是誰?是楊二嫂,或者說是豆腐西施。而在第二段卻用“圓規(guī)”直接代替了她的名字,成為了一個臨時符號。原來的喻體,直接替換了本體。
這個新的名稱,突出了比喻的效果,更直觀,讀起來印象更深刻。潛移默化地揭露了當(dāng)時小市民困苦的生活,也反襯了社會經(jīng)濟的每況愈下。
運用這種方法要注意:首先,把比喻打好,本體和喻體有較高的相似點。其次,在比喻的基礎(chǔ)上,順手牽羊把喻體直接當(dāng)作本體用。比喻是前提,借用是必然結(jié)果,銜接要自然。